分享

品味人生

 李灏 2013-01-29


心怀天下的隐者
居轩冕之中,有山林气味
    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
    在朝为官显达之时,必须要山间隐士那股清高的志趣。闲居在野的处士和隐者,也应怀抱治理国家的长才,不可忽略国家大事。
    所谓“山林的气味”,是指达官显贵的人,在胸臆中应保有一点天地的清气。因为富贵荣华易使人迷失本心。而沾染上许多物恋。若名利的欲望太重身心不得自在,就很难保证不会假公济私,做出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来。
    难道隐居山林的人是最“清高”的吗?倒也未必。因为,他们只能独善其身,而无法兼善天下。隐士中如吕尚、诸葛亮者,可说是能处林泉而怀廊庙经纶的人了。他们即使居轩冕之中,也不失其山林气味,因此,既能不老死于山林,徒然过一生,也能不沉溺于轩冕,完成志业。


学问与修养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才华和智慧敏捷出众的人,最好能用学问来收摄浮躁之气。志气和节操过于激烈高亢的人,应当修养德性来融合个性偏激的地方。
    才智英敏的人反应很快,由于天资聪颖,对事情可能不爱多加考虑。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往往他们所作的决定显得操切或浮躁。因为自恃聪明才智,在追求学问上,可能较为偷懒,不肯脚踏实地学习,反而变得志大才疏。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是良材,只是没有好好琢磨而已。如果他们肯努力在学问上脚踏实地扎根,而不那么急切地想跑想飞的话,成就一定会比许多人都要大。
    志节激昂的人嫉恶如仇,对社会的看法,往往是正反黑白过于分明。他们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鸣和支持,很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他们对人性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宽恕之情。因此,只有通过本身的修养和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才能缓和个性中过于激昂的部分。


天地的大文章
声应气求之夫
    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句一字之奇。
    心意相投的好友,绝不必经由文字斟酌才能互相了解。自然天成的文章,不在于一句或一字的晦涩奇特。
    心意相投的两人,绝不在寻行数墨上了解,因为,文字所能表达的非常有限。有时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能使双方尽在不言中。我们说两个人声应气求,等于说他们的频率很接近一样,好像是同一个电台似的。别人怎么拨都找不到那个频道,如同寻行数墨一样,就算找到了,声音也不清楚,甚至根本听不懂呢!
    以“风行水上”来形容文章,可见是出乎自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至于“拈断数茎须”之句,虽然不乏警字奇句,但大多有些苦涩之味,若是刻意推敲一字一句之奇,所以文章必忸怩造作之态,终不能成风行水上之文。所谓风行水上之为,大概要像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不可不止。?那样的文章才堪当吧!


天下莫柔弱于水

 
刚强,终不胜柔弱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
    舌头还存在的时候,往往牙齿都已掉光了,可见刚强总是胜不过柔弱。当门户已朽败时,却不见门轴为蠹虫所侵毁,可见偏执总是比不上圆融。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说明了柔弱中的生意,以及刚强中的死意。牙齿极坚硬,我们用它来咀嚼食物,然而它却很容易毁损。舌头虽柔软,却受牙齿的保护,发挥味觉的功能。滴水可以穿石,却依然是水。由此可知,柔能克刚。因此,老子力主“柔弱胜刚强。”
    门之易损,在其不动;而枢之不蠹,在其常动。因为不动,蠹虫才有机可乘;因为常动,蠹虫才无法入侵。枢因为圆,所以仅损磨擦的表面,且能照应各面;门因为方,所以两面皆损,而只能照应一方。偏执与圆融的差别就在此。行事刚强偏执的人应引为借鉴。


云本无心而出岫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秋天树枝上黄叶,即使将要落下,仍然眷恋着枝头。屋檐下的野鸟,除非死去,否则不肯离开它的巢。人生在世,就像这秋叶与野鸟一般可怜。
    秋叶和野鸟着一“恋”字,所以可怜。黄将落不落,在秋风中颤抖摇曳,令人望之酸苦。野鸟一饮一啄,死守旧巢;飞既不及数里,生也不过数年。老鸟死去,幼鸟又如此终其一生。反观大多数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呢?
    谁能视生命如浮云,无所留恋?谁又能像浮云,以天为家?而谁又能阻止生命不像浮云一般消逝?云本无心而出岫,人却有情相挽留。一个要走,一个要留;一个短暂,一个却要长久。生命的可怜与无奈就在这里。然而,又是谁在可怜呢?无非是人让自己可怜罢了!


活着是大修行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人,谁堪语此?
    在还未遭受贫穷或显达的境遇时,便先确立自我生命的方向;在还未受到年老和疾病的折磨时,预先看破生死的道理。在现今的社会上,能和谁谈论这些呢?
    一般人总要经过种种波折后,才能看透生命的真相,对自己该怎么活才是最好的方式,才会有某种体任。然而,到了有这种体悟的时候,已是中年以上的人了。青春不再,而错误早已铸成。只能在午夜梦回时,顿足长叹:“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低迷,红泪偷垂。”有的人一生就在不经意中度过,过得懵懵懂懂,不知不觉。
    其实,每个人都有智慧,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敢确认罢了。因此,随戏迷情,终要悲叹于白发衰鬓,而对生命有种种悔恨,死犹不甘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倒该想想“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居安思危方为宜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在平安无事时,要有所预防,好像随时都会发生事情一般,这样才能消弭意外发生的变化。在发生危机时,要保持镇定的态度,好像没有发生事情一样,才能化险为夷。
    人在安定之中,往往不能看到危急之时;而危急之时,心思又被眼前的危机所震慑,不能定下心来思考解决之道。这都是由于只看到眼前,而不能考虑到另一面的缘故。人的眼光应常常看到事情的相反面,才能考虑得较为周全,“防患于未然”,“既来之,则安之”。前人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


超逸绝俗的心态
有假兢业的心思
    学者有假兢业的心思,又要有假潇洒的趣味。
    求学的人应该既要有认真对待学业的心情,又要有不拘泥,不迂腐的态度。
    这里所说的“假”,并不是虚假的意思,而是一种趣味性和自我收束。对于学问、事业,抱着兢兢业业的态度固然不错,然而变成紧张就不好了。如果学者通达生命的真实与非真实性,便可知事情并无绝对的严重。因此,所谓的兢业,无非是在悠然之中假借的一种戒慎态度,不但不会使我们的精神过度紧张,反而可以适当地激励自己,使学问、事业有所增进。
    所谓超逸绝俗,有时只是基于对世俗的憎恶,以为绝俗方有真实,而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这就是另一种严重的心态了。因为,那样便失去了幽默感和趣味性。没有什么真正可憎,也没有什么能真正脱离世间独自存在,生命应在不严重与不放逸中,才是最佳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