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霁翠群峰(山水一) 张大千国画 [转载]

 紫依天地 2013-01-30
 张大千青年时代学画从石涛、八大入手。二十年代张大千致力于石涛作品的临摹和研习,他的艺术悟性很高,在不长的时间内,已把石涛的笔墨方法掌握得得心应手,能造出形神毕肖的假石涛作品来,以至他画的一幅假石涛竟然蒙住了鉴赏名家黄宾虹先生的眼目。张大千在主学石涛的同时,兼学八大、石溪和渐江。

    张大千有对联“立脚莫从流俗走,置身宜于古人争”。他重视“师法造化”,数十年间,遍游大江南北、东疆西域的高山名胜,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养,“丘壑存于胸中”,故而下笔深得自然山川的真趣。从而与那些一味玩弄传统笔墨形式,“闭门造车”式的复古画家划清了界线。四十年代就在画坛上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博得“南张北齐(白石)”和“南张北溥(儒)”的声誉。

    张大千曾言:“山水画不独要可以观,可以游,且可以居,乃臻上乘。”这是他的创作思想,亦是山水画的灵魂。较之于花卉、人物的创作,张大千的山水画是其艺术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艺术题材。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27年作  幽江独钓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2年作  黄山百步云梯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2年作  拟大滌子画意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4年作  宝积寺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  拟石涛山水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5年作  石磴连云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8年作  拟渐江笔意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39年作  霁翠群峰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0年作  仿古人诗意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  抱琴观云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4年作  阳朔小景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  仿石溪山水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  秋水野航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5年作  松山隐居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7年作  仿石涛松山读书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8年作  峨眉金顶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8年作  黄山松泉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48年作  山林隐居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51年作  登高怀故乡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52年作  罗浮飞云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63年作  峡江劲桨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1970年作  登山临水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东村隐居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仿石涛山水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仿石溪山水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黄山松云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落日采薇归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秋山寒林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山水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山中鸣籁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天都万仞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洗砚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向晚垂钓图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崖上青山崖下泉

霁翠群峰(山水一) <wbr>张大千国画 张大千、溥心畬  江寺静远图//题识:旧与心畬合作,题与喜媺子留之,爰。(八卦一下:题识上的山田熹媺子,是张大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日本东京时侍侯其起居者。为当时东京画材店“喜屋”的店主介绍给张大千,是位喜好书画的寺庙住持的女儿。山田极得张大千喜爱,原想收为第七位夫人,终未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