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缘入邮票 邮票送祝“福”
 “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吉祥的文字。其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其福字本义就是福运。再从“福”字的结构看,它是由“衣”字、“一”字、“口”字、“田”字组成,“衣”字旁又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的意思就是“一口田,衣禄全”。从人的本性诉求而言,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 福之佑也,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皆为“福”。
 “福”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憧憬与夙愿, “福”就是幸福与福气,祈福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华民俗丰厚的吉祥文化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中,也同时演绎成为东方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福文化。由此,“福”字亦接连不断出现在中外邮票与邮品之中。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这习惯还源于古代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的时候,他的老婆也前来讨封。姜太公一身正气,哪里容得,便生气地把他老婆封了一个“穷神”,并限制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串门。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除夕。百姓知道了这个情节,于是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了“福”字,不让穷神进家门。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多为手写,不仅一展书法之风采也是一种福溢天下的人为所向。

清朝的康熙皇帝有每年过年时写“福”字的习惯,他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震烁古今的“福”,这字刚劲有力,颇有气势,右上角的笔划很像一个“多”字,下边为“田”字,暗含着“多子多才多衣多田多福多寿”的寓意,而右偏旁极似“寿”字,其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寿之福,至今被堪称天下第一“福”。
当然,在邮票上我们看到的“福”字写法各异,也显其百福具臻。

有将"福"呈现出民间花体字,内载精描有寿星、寿桃、祥蝠、五谷丰登等各种吉祥图案的;

也有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与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的书法艺术大家于右任墨宝“福”字;
还有以电脑合成的用红色彩带飘舞成一个倒写的“福”字,而且这个福字还嵌入到2011年中国生肖虎年邮票中,与虎共达“福威”。
 
亦有选用民间百福的篆刻字等等这些跃然于邮票中的“福”字不仅传递着洪福齐天,也让邮票留下了令人神怡的福蕴。
 在民间流传福禄寿三星中的福神,是道教所传“三元大帝”中的“天官”,即“上元一品赐福絷微帝君”,旧时戏班子开场必演“天官赐福”戏。在邮票上我们看到吉祥之神的天官面容慈祥,头上有象征幸福的蝙蝠,其右手托福娃纳福迎祥,以祈求福运绵长。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迎新道“福”成为民间固有的习俗,而不少国家发行的生肖贺年邮票中,都有“福”字形影相随,无不显现福至福连。

祈福驱祸、祥和美好,这是人们的期盼和愿望,无论是欢度新年,还是追求卓越,有“福”左右便会安在。十分有趣的是在斐济发行的体育竞技题材邮票上,也要挂个红红的福灯笼来天佑赛手。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对美好的向往和祝愿,在民间有倒挂或倒贴“福”字的说法,主要是取其谐音“福倒(到)了”。

写福字托福意,有福神显福气,贴福联送祝福。愿我们集邮者在邮票上看到 “福”, 品到“福”,为我们集邮者增添与享受更多的福缘与福分。

(2012年“福”字邮票设计者陈宜思签名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