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枚印章里牵出的一段旷古之恋情

 小儒家 2013-01-31
一枚印章里牵出的一段旷古之恋情

  这方“百岁千秋”印,是陈巨来在1948年刻的。这方印章似乎不是陈巨来最精彩的印章,但它背后的故事却是那样的凄绝哀怨,令人扼腕长叹!

  刘汉春(生平不详,或是张大千寓居北京颐和园时的友人)在印拓边有个题跋说明当时大致的情况:大千居士张爰旅沪,客居李薇庄府,与三小姐秋君莫契。君沪上才女,诗词书画皆妙,尝与爰合作绩画,侍爰起居,殷勤周至,关怀尤切,爰引为平生唯一知音。而君一生未嫁。爰与君同庚。戊子岁,友集沪为合庆百岁寿诞。陈巨来治“百岁千秋”印往贺,妙将大千几秋君之名,合庆百岁之义并蕴乎印。爰以斯印为惬意之贺礼,与君即兴挥毫并钤此印。二人相约合绘百仍钤是印纪之。旋因烽火,人各一方,未遂其愿。辛亥祀君病逝沪申。爰在香江,闻之为服心丧焉。

  这其中的“三小姐”就是李秋君,和张大千相识在20世纪20年代,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倾佩”,经常在秋君的欧湘馆画室中论画,切磋琢磨。虽然“恨不相逢未娶时”,然而他们却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是把彼此的挚爱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如张大千所说:绝无半分逾越本分的事,就连一句失仪的笑话都没有讲过。彼此以“三妹”、“八哥”相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秋君照顾着张大千的生活起居,养育着张大千过继给自己的心瑞、心沛。在张大千云游四方时,代选门徒。在李秋君的鼓励一下,张大千远赴敦煌写生.从而奠定了张大千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48年9月,李秋君与张大千同庆五秩寿诞,张带着新婚夫人徐雯波,由重庆飞抵上海,又住在李家。那天,李府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张大千、陈巨来为李秋君同刻印章,张大千仿瓦当文“千秋万岁”田字格朱文,而陈巨来刻“百岁千秋字,竟不谋而合。“千”、“秋”两字暗含两人名,百岁刚好是两人的岁数之和。喜庆席上,张大千和李秋君合绘了一幅山水,并盖上这方新章,还相约:今后再合作50幅,另外各人绘25幅,凑满百幅,到百岁整寿,在上海开个画展。同年,大千与秋君互写墓碑,相约死后邻穴而葬,以示他俩誓为“生死画友”。然而12月张大千去了台湾,那一衣带水的浅浅海峡,就这样无情地割裂了“百岁千秋”的旷世绝恋。从此一别,李秋君就再也见不到这位“生死画友”了。但是不管张大千在哪里,他们从未中断过联系,梦牵知己,正是“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尘蜡苔痕梦里情”啊。1971年,张大千知道李秋君去世时,“惊痛之余,精神恍惚,若有所失”,长跪不起,几日几夜不能进食。“古无与友朋服丧者,兄(大千自称)将心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其苦痛怎不令人肝胆摧裂!

张大千与李秋君

  他们之间的恋情,超越了普通人想象的肌肤之亲,虽生不能同床,死亦不能同穴,却互相爱护,互相敬重,互相砥砺,亦兄亦妹,亦师亦友,纯洁、高贵、忠贞。徐悲鸿感叹“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与李秋君的恋情不也是五百年来难得一见吗?

]]>

  这方“百岁千秋”印,是陈巨来在1948年刻的。这方印章似乎不是陈巨来最精彩的印章,但它背后的故事却是那样的凄绝哀怨,令人扼腕长叹!

  刘汉春(生平不详,或是张大千寓居北京颐和园时的友人)在印拓边有个题跋说明当时大致的情况:大千居士张爰旅沪,客居李薇庄府,与三小姐秋君莫契。君沪上才女,诗词书画皆妙,尝与爰合作绩画,侍爰起居,殷勤周至,关怀尤切,爰引为平生唯一知音。而君一生未嫁。爰与君同庚。戊子岁,友集沪为合庆百岁寿诞。陈巨来治“百岁千秋”印往贺,妙将大千几秋君之名,合庆百岁之义并蕴乎印。爰以斯印为惬意之贺礼,与君即兴挥毫并钤此印。二人相约合绘百仍钤是印纪之。旋因烽火,人各一方,未遂其愿。辛亥祀君病逝沪申。爰在香江,闻之为服心丧焉。

  这其中的“三小姐”就是李秋君,和张大千相识在20世纪20年代,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倾佩”,经常在秋君的欧湘馆画室中论画,切磋琢磨。虽然“恨不相逢未娶时”,然而他们却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是把彼此的挚爱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如张大千所说:绝无半分逾越本分的事,就连一句失仪的笑话都没有讲过。彼此以“三妹”、“八哥”相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秋君照顾着张大千的生活起居,养育着张大千过继给自己的心瑞、心沛。在张大千云游四方时,代选门徒。在李秋君的鼓励一下,张大千远赴敦煌写生.从而奠定了张大千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48年9月,李秋君与张大千同庆五秩寿诞,张带着新婚夫人徐雯波,由重庆飞抵上海,又住在李家。那天,李府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张大千、陈巨来为李秋君同刻印章,张大千仿瓦当文“千秋万岁”田字格朱文,而陈巨来刻“百岁千秋字,竟不谋而合。“千”、“秋”两字暗含两人名,百岁刚好是两人的岁数之和。喜庆席上,张大千和李秋君合绘了一幅山水,并盖上这方新章,还相约:今后再合作50幅,另外各人绘25幅,凑满百幅,到百岁整寿,在上海开个画展。同年,大千与秋君互写墓碑,相约死后邻穴而葬,以示他俩誓为“生死画友”。然而12月张大千去了台湾,那一衣带水的浅浅海峡,就这样无情地割裂了“百岁千秋”的旷世绝恋。从此一别,李秋君就再也见不到这位“生死画友”了。但是不管张大千在哪里,他们从未中断过联系,梦牵知己,正是“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尘蜡苔痕梦里情”啊。1971年,张大千知道李秋君去世时,“惊痛之余,精神恍惚,若有所失”,长跪不起,几日几夜不能进食。“古无与友朋服丧者,兄(大千自称)将心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其苦痛怎不令人肝胆摧裂!

张大千与李秋君

  他们之间的恋情,超越了普通人想象的肌肤之亲,虽生不能同床,死亦不能同穴,却互相爱护,互相敬重,互相砥砺,亦兄亦妹,亦师亦友,纯洁、高贵、忠贞。徐悲鸿感叹“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与李秋君的恋情不也是五百年来难得一见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