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目的的幸福生活

 乡下老太 2013-02-01

 

 

无目的的幸福生活

 

 

常有人羡慕我幸福。

 

“幸福吗?”不觉得,于是大家不以为然。

 

儿女成才,孝敬父母;夫妻和睦,琴瑟鸣和……这是一般人的终极目标,可我以为“幸福”的内蕴绝不止于此。

 

幸福是一种感觉,身心愉悦;幸福在于过程。正如啸老师所言:“幸福是一种个体化、自我化的感觉”。“无目的”即没有任何功利和负担,不管做什么,都随心随意随己,所谓生命之轻,当然家国之重在此时已经内化,也就是不给家人及国家增加负担,快乐并健康的活着。

 

目前我正在享受这种“无目的的幸福生活”。

 

 

 

时间在当下

 

小时候天天盼着长大。

 

节日里,妈妈总把我爱吃的糯食端开:“不许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秋风起,肥肥的大闸蟹一出笼,香味四溢:“小孩不许吃,太凉!”经不住我的死缠,妈妈剔一些蟹肉给我尝尝。

 

“回自己房间看书去,大人说话小孩不许听!”

 

“八点半了,熄灯。不许看书了,小孩不能熬夜!”

 

这么多的“不许”,让我多么羡慕“大人”的自由自在。

 

但是时间是个白胡子老人,耳聋眼花,步履蹒跚,磨磨蹭蹭,横亘在我与“自由幸福”之间。

 

开始读书、打拼,时间迈开大步,紧追慢赶却始终揪不住它的尾巴。

 

大量的时间投入了考文凭,评职称;抓题型,争高分;开讲座,多扒分。有的放矢,箭箭中靶……

 

时间轴显示为百分之百的绿,我的大脑也被“格式化”了。没有了空白,无法周延,人生的那一段窒息了。

 

朱自清说“日子它有脚啊”!轻轻巧巧地从床尾来到床头,瞧着它那伶伶俐俐的样子,我忽发奇想:挽着它跳一段中三如何?!

 

其实,时间和我一样,不喜欢按部就班。

 

有了半个多世纪使唤它和被它使唤的经验,当下,我和它配合默契。

 

清晨是慢四,有八点档990早新闻伴奏;喝着咖啡,啃着面包,它蹲在我身边耐心地等着,也学会听莫扎特了。

 

一天里,有时它带着我转“快三”,让我血管喷张,激情洋溢;有时我挽着它跳“中四”,步履变化、轻盈;两步交叉,我们会心一笑;移步旋转,时间腰肢轻摆……

 

当我不必拿时间做筹码,用目的切割它时,时间舞步轻快,心情愉悦,神情轻松,时间在当下实在是美妙绝伦。我游弋于它的旋律中,自在自如。

 

 

 

随心所欲的生活

 

我和时间联袂打造的快乐生活由三大块构成:旅游,边读书边听音乐,战斗在电脑工作台前。

 

老师说:“无目的”应理解为对社会承诺的消解,即不再寄托社会承诺,尤其是政治理想的承诺,而反求诸己……对目的的解构同时又在建构,即建立起“为己”的目的……于是这个“为己”目的涵盖了所有:学问是“为己之学”,求善是“为己之善”,舍得放下是“为己之静”……确实,那怕是为写博客,为制作图片,甚至是为网友聚会,衣带渐宽,白发渐生;腰酸腿痛,脖颈发硬……这个世上真是再也没有为己之计划、己之爱好、己之突如其来的一念,自由劳作,自由受累,自由支配时间,自我欣赏更加自得其乐了!

 

其实,我每天要给自己安排很多事,目标明确,目的性很强,但都是我自己钻进去的,而且暂时还不想出来。埋身于这些旁人看来毫不值得的一切中,我欣然、跃然、坦然、怡然……

 

旅游让我在爱与美中徜徉。

 

在地老天荒中,我似乎感到大地在诉求着。阳光一缕缕地,成了它们连接天地的琴弦,微风拨动着这弦。我分明听到了千年的哀怨和此刻的希冀。年年岁岁的相似,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也许它们呼唤的正是“千年得一回的”变化!耐不住寂寞的我们,去寻求寂寞,然而又破坏着寂寞;寂寞中的它们每一次摆动都送来了叹息,让我们为之心旷神怡!

 

写博客,倾吐心声。

 

如若一味地觉得老天不公平,把伤和痛都强加给你,心情苦闷,一定会越过越觉得辛苦;但换个角度,坦然地接受,把它当成恩赐和历练,把曾经的一切写下来,不独是一种人生经历的清理,更是因为曾经的已经过去,正经历着的是后来的曾经。为了不再为这些曾经脸红,不再为这些曾经羞愧,虽然也许还会为它们心跳,会为它们失落,但是回首是一串“曾经”,抬头,将走出新的曾经。即使无法预知曾经,至少可以减少为曾经遗憾。

 

做图片是我的至爱。

 

从拍摄到制作,我为朋友们做了一集集电子相册。在他们没有欣赏之前,我反复修改,从中提高技艺;瞬间的定格——旅行中的景观,发自内心的欢笑,美丽的倩影……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人在家,我一遍遍自我欣赏。这也是一种情感的满足。

 

我开始尝试做诗与画,做视频。为了做出“自己的”作品,开始练习朗诵,纠正一个个字的发音,并且为着语调太硬而苦恼,这可不能我行我素,要根据诗文的需要。为了保证质量,我限定自己在今年完全掌握“会声会影”的制作……

 

时间常会骑在我的肩头,让我肩头沉重,手臂发麻,不得不站起来溜达溜达;有时它还让我髋骨疼痛,我不得不讨饶,不敢再一坐三四个小时。

 

退休后我被返聘了十年,仍然过着朝五晚九的日子,说实话前九年我干得欢天喜地。忽然想自由出行,想种好我那一亩三分地——yanyan的博客,任凭校长如何挽留,我执意离去。没有想到当下的时间更为“匆匆”,而且是这样的随心所欲,“衣带渐宽终不悔”。以致我得时常告诫自己:慢慢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天学一点,此生不蹉跎!

 

 

 

找到了“灵魂伴侣”

 

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人群的沙漠中。人生的盛宴过后,一地鸡毛,几番落寞。精神与情感流浪着,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港湾。虽然不乏亲人的笑容、关切,但依旧孤独。习惯于倾诉:对亲人,对朋友;用日记,用信件;在歌声中,旋律里……总是努力走向对方。

 

闲在家里,常常彳亍于暮色笼罩下的街道。匆匆的行人,亮起的车灯,我漠然注视着,深感置身其外;静静地坐着或躺着,心绪蔓延,浮想联翩。仔细聆听激情在血管中奔腾,细细咀嚼回味自我的需求与感受。我快意于此时灵魂伴侣的升腾而起,让我仔细打量,耐心研习;让我倾心,让我靠近;让我消化内在的各种情绪……

 

在流逝着的每一刻,灵魂伴侣隐现在意识的分分秒秒之中,我因此开始珍视自己:身体的保养,衣着的得体,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似乎他时刻在打量着我,纠正着我,升华着我……

 

灵魂伴侣陪我一起了解未知的世界,解读自身的奥秘,享受自然的无限、音乐的美妙;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为自己学识浅薄、思想空洞而羞赧;我诚恳地告诉他,我正在完成由外向内的转化,虽然之前被“物化”了,“觉今是而昨非”。

 

在漫漫求索的路上,我一点点走向灵魂的伴侣——真实的我自己。

 

从书架上拣出搁置已久的宝贝们,让我发现对这些“宝贝”的垂青本不是一朝一夕,只是在与时间抢道时,将它们忽略在一旁。我的床头、沙发、工作台旁尽是加了书签的一摞摞书:历史、文学,小说、诗歌,名家的、新生代的,看得懂的,看不懂的……

 

我专拣喜欢的,把那些即使蜚声中外但我消化不了的置于一旁,或者挑几章我能懂的翻翻,灵魂伴侣总是笑着鼓励我……

 

我甚至开始做摘记,兴致勃勃地。

 

我在靠近自己,走向自己。精神与情感安静地停泊在灵魂伴侣的胸怀中。

 

寻寻觅觅大半生,终于明白,我的灵魂伴侣就是对自己的发现与珍爱。人没有另一半,只有完整、完美的自己。这让我安然、恬然,沉静、平静,心气平和,内心充满了对自己的爱,欣赏,和对完美的憧憬与追求;也让我从心底感动着,哪怕只是一首歌,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一张有着内在韵律的照片,一次社区联欢……

 

脸上天天挂着灿烂的笑容,心底每每赞叹着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我的作品:图片、博文,甚至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家居。我的灵魂伴侣时刻与我分享一切,并总是提醒着我还有“更美好”,伴着我去寻觅那一切!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好更幸福的呢!

 

这种无目的的美好生活还刚刚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