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薄姬:野百合也有春天

 sungaoqun 2013-02-01

薄姬:野百合也有春天

  那时周亚夫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有天在某处碰上了一个叫许负的老太太,这老太太貌不惊人,出身平常,她能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原因在于,她是当时最牛的相面大师,经手的大多案例成了江湖传说,她的神机妙算和命运的诡谲叵测一道为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命运这东西总是有些轻慢的,周亚夫也不例外,他也上前凑趣,心里却是有当无,当许大师对他说,他三年后将封侯,八年为相,位极人臣,却在第九年饿死时,他简直要笑出声来。      
  封侯?我没那个命啊!他排行老二,从未想过取代哥哥继承父亲的爵位,至于饿死云云,更是可笑,于是,他饶有兴致地问,你既然说我会封侯,怎么还会饿死呢?      

    许负没有计较年轻人小小的挑衅,她的眼珠从干瘪的眼窝里翻出来,平静地看着他的脸,说,你鼻子两侧有纵纹入口,这是典型的饿死之相!  
  周亚夫哈哈一笑,该干嘛还干嘛去了,三年后,他阴差阳错间封了侯,八年后做了宰相,他的命运如同一程一程的长途,千转百折地终于到了许负指定的地点,第九年,他因锋芒太露得罪了汉文帝而下狱,绝食三日饿死狱中之前,不知他眼前可有小老太太那张皱纹重叠的面孔闪过。      
  除了周亚夫,许负还这么预言过邓通,那会儿邓通是当红炸子鸡,汉文帝的宠臣,听许负这么一说,皇帝老儿先就不爽了:我的人还能饿死?      
  汉文帝把四川的铜山封给了那小子,允许他自个在家造钱,等于现在印现钞啊,可邓通还是饿死了,皇帝的权力也有到不了的地方,首先他就不能保证自己万寿无疆,汉文帝这边一伸腿,汉景帝那边就把邓通的命革了,存心给许大师当托似的。      
  单看这两个案例,好像许负专攻饿死相,其实她也预言过如花美景似锦前程,可惜天机半掩半露,容易叫人会错意,刻意逢迎的结果未必就比漠然忽略好多少,魏王豹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那时天下未定,楚汉相争,刘邦项羽皆有逐鹿之心,就是外围的诸侯军们,也各有各的打算,当此际,来自命运的一丁点提示都是那么激动人心,算命先生成了最有前途的职业。      
  许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魏豹面前的,他的面相看不出什么名堂,他那个小老婆薄姬却让她眼前一亮,此人日后必生天子,她斩钉截铁地说。      
  虽然没有做进一步阐述,但这预言已经如一团腾空而起的火焰,照亮了魏豹迷茫的心灵,他本来是跟着刘邦混的,这下立即倒戈降楚,也许对他来说,许负的预言有如一笔重要的注册资金,可他也不想想,薄姬最后生下的,就一定是你魏豹的儿子吗。      
  头脑简单的人注定要丢人现眼,他没搞过狡猾的韩信,后者三下两下就把他给摆平了,送到刘邦的帐中,刘邦也没跟他计较,还让他守荥阳,倒是他两个同事很不厚道,认为他反复无常,很难共事,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给杀掉了。      
  在史书中,魏豹从头到尾都像一个笑话,野心大,本事小,迷信又盲动,但是仔细地搜寻字缝,我总怀疑这并非真相。      
  魏豹真的是被一个预言弄得意乱情迷吗?甚至于,真有这么一个预言吗?我看未必,魏豹背叛刘邦之后没有自己出来做,而是跟了项羽,换了个大佬对他的皇帝梦能有什么帮助?相对于这个扑朔迷离的传言,魏豹跟郦食其的一段对话更能展露他的心迹。      
  还是魏豹刚背叛刘邦的时候,刘邦让郦食其给他带个话,只要肯回头,马上封个万户侯。魏豹没有心动,他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别的先不说,我喜欢他这样的表达,是啊,人生是如此短暂,可不可以活得稍稍好看一点?他并非不晓得自己身处险境,只是,追求“身段”的他,非如此不可。
  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压力,到底哪个更重要?很多年后赵传这样唱道,魏豹断然选择了前者,和当时很多识时务者迥然不同。      
  比如说黥布。      
  那一年黥布背叛了项羽投降刘邦,刘邦一边洗脚一边接待他——没看出这厮有洁癖啊——黥布携了身家性命而来,吃不准,很敏感,当即就怒了,又没法回头再奔项羽,盘算着回去死掉算了。到了旅馆一看,吃的用的跟刘邦都是一个标准,就连服侍的小姑娘的脸盘都不比刘邦的差耶。黥布喜出望外,从此对刘邦死心塌地。
  对于黥布和刘邦手下的大多数人来说,待遇比脸色更能证明尊严,这就如同尽管老板黑面黑口,却一路给你加薪,总好过老板笑容可掬,你的薪水却在全公司垫底。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一切都可以被化解。粗鲁可以被忽略,傲慢可以被原谅,他们早学会了豁达地对自己说:他就是那么一个人,我跟他较什么真呢? 
  但魏豹不一样,他不像黥布他们,出身于盗贼流民,对于利益有饥饿感,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魏国的公子,虽然不能拿豌豆上的公主类比,但无疑,他没有黥布那么皮实。他拘谨,容易受伤,没有在现实里腾挪闪躲的工夫,也没有在同事中长袖善舞的本事,反复无常云云,听起来太像一个借口,真实的情形可能是,他的贵族做派,他的那些穷讲究,让他们讨厌,起了杀机。      
  若是在太平盛世,魏豹即使不算一个可爱的人,也算过得去,起码他懂礼貌,但这是乱世,粗砺的生物更有生命力,所以他在史书中没有出现几次就死掉了,而且大多数出场都不无狼狈。      
  唉,我的写作似乎也犯了博士卖驴的毛病,其实我决定写这篇文章时,想讲的是薄姬而不是魏豹,魏豹的故事草草结束了,可薄姬的还没完呢。请您也找出家传的霉绿班驳的铜香炉吧,点上一柱香,听一段关于这个寻常女子的不太寻常的人生。      
  魏豹被韩信打败那回,他的女人照例被收了编,接收者是韩信的领导刘邦,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著名的好色之徒,他家里的美女资源多到泛滥,如此一来就不免挑三拣四,拔尖的那一拨被挑出来另有任命,剩下的则送进了织室这类地方。 
  薄姬就进了织室——由此更可见许负相面之说的虚妄,若薄姬真有必生天子的名头,刘邦咋会这样怠慢她?薄姬在织室这一段人生,可以参看韩剧《大长今》,里面的女人名义上仍算皇帝的妾,实则终生服着锦衣的劳役,寂寞的时候,一日长于百年,白发之后回首,这单调的一生又如三天两日,如花生命就在这长与短的缝隙里打发掉了,如果没有意外,薄姬将成为这个群体里的一个。      
  但不知怎的,那天刘邦拨冗来到织室,也许他指望沙里淘金?看见薄姬薄有几分姿色,就把她给挑出来,带走了。      
  不能算一见钟情,那情形更像女人逛街,随手买下一件小衣服,也不是很喜欢,但或者领口、或者袖子有那么一点别致的地方,妙在价钱便宜,于是顺手捞走,到家就丢在脑后,朝黑咕隆咚的衣橱里一丢,小吊牌都忘了拆去。      
  那时节刘邦左拥右抱,除了戚夫人这等名花倾城,还有一窝一窝的二线人物指望着他的恩泽雨露,薄姬根本挂不上号,倒是她昔日两个姐妹淘搭上了这班车。 
  这两个女人,史称管夫人和赵子儿,当年和薄姬不是一般的好,曾相约“先贵毋相忘”来着。她俩倒是先贵了,也没有忘掉薄姬,不是因为念旧情,而是此刻正得意,得意到需要一个灰扑扑的人来反衬,昔日那信誓旦旦的“毋相忘”,怎么看怎么像个笑话,两个因得意而不免有点轻骨头的女人,打这里面发现了命运的荒诞感,一说起来就笑个没完。
  刘邦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女人间那点琐事,原不劳他挂怀,但不知他想起早年也如是相约的兄弟,还是自己也曾惨淡寒微看不到未来,忽然心中一动,凄然怜之,“是日招,欲幸之”。      
  诸位看官不要挑眼,说刘邦怜惜别人的方式竟然是“幸之”,在TVB年度大戏《金枝玉孽》里,后宫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可不就是皇帝的精子争夺战。那么多人精似的女人使出浑身解数,明争暗斗,步步为营,每一点小胜利都来之不易,不但需要美貌智慧,还得机缘巧合。而现在,对可能不那么漂亮也不那么有心眼的薄姬,刘邦如此照应,怎么着也算厚道了,怜弱惜贫的成分大于他自己的生理需求,和为项羽落泪一样,这个粗鲁强硬的男人时不时会暴露出那么一点恻隐之心。  
  那是薄姬孤寒的生涯里一簇小小的温暖,据说,当时她对刘邦说,昨暮梦龙据妾胸。对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也觉得很可疑,历来那么多皇帝的老妈怀孕前都做过这类梦,COPY得毫无新意。如果薄姬真的对刘邦这么说了,我觉得第一可能是刻意的乖巧,第二,她前夜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希奇古怪的东西,她愿意想像那是龙,是她无望的生命的一点小希望,她就像鲁迅笔下极细小的粉红花,在冷的夜气里,冻得红惨惨的,还是要瑟缩地做着梦。      
  薄姬的肚子很争气,不久就怀上了孩子,刘邦宠幸她,原本就是同情弱势群体,现在见她连儿子都有了,母因子贵,也被封了那啥啥了,这温暖送得也差不多了,目标达到了,就不大到她这里来了。      
  薄姬重新回到以前的境况中,宫里的日子幽深似井,缓慢如抽丝,但她应该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大家不都是这么过过来的吗?她又不是特别的出类拔萃,能因可怜而不是可爱入刘邦之眼,天可怜见,还给了她一个儿子,难道还不应该知足吗?      
  偶尔也听说,吕后与戚夫人正斗得如火如荼,也只是随便听听罢了,和她有什么关系?她的儿子注定与天子无缘,她最辉煌的梦想也不过是随他去他的封国,做一个体面的王太后。      
  等到戚夫人中箭落马,吕后秋后算帐,被刘邦宠幸过的女人都遭了殃,一时间众芳芜秽,只有薄姬逃过一劫,倒不是吕后另眼相待,恰恰相反,吕后压根不拿眼皮子夹她一下,在男人那里不得势的女人,也会被同性看轻,谁会跟一个看不上眼的东西较劲呢?吕后挥挥手把她饶过,集中精力对付曾让她嫉妒得眼睛里滴血的戚夫人。      
  薄姬跟儿子去了代地,这是她儿子的封国,她变成了代太后,到了这儿,她的故事总应该完了吧?就算真的有那么一个预言,薄姬自己也不会信了,目睹过戚吕之间那场残酷搏杀,无所作为又平庸至此的她,无法想像有那么大一个馅饼砸到自己头上。      
  人算不如天算,戚夫人的儿子被吕后做掉了,吕后自己的儿子又被老娘的辣手骇得魂飞魄散,不久一命呜呼,中间又曾有几任身世不明的皇帝,实际上是吕后的傀儡,一朝吕后归了西,韬光养晦的老臣们马上跳了出来,和吕家的“残渣余孽”好一番恶斗,一日之间,人头落地,血流成河,黄昏之前,以周勃陈平为首的老臣们赢了。      
  现在,谁来当这个接班人?最有可能的人选是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他俩基本条件差不多,但淮南王母系方面的力量太厉害,虽然他母亲赵美人早早自杀身亡,但他早年由吕后抚养,跟惠帝关系亲厚,气焰不同于一般的皇子,他的几个舅舅,更不是弱茬,在地方上也有一定势力,没准给点阳光就更灿烂,好容易赢得今日局面的大臣们,可不希望再上演一场吕氏之乱。      
  相形之下,薄家人平和得多,薄姬的母亲虽是故魏王宗室女,却是和一个姓薄的苏州小子私通生下了她,她的出身算不得高贵,又不得宠,生了个儿子也不十分被刘邦待见,娘家人对她的处境想来心知肚明,也就不大仰仗着她横行霸道的,老老实实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低调。      
  低调的薄家肯定比张扬的赵家更好控制,老臣们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他们应该选谁做接班人,遂派人去代地迎接刘恒入京,却把这位代王吓了一大跳,对于天大的好事,人们一样需要适应期的,犹疑、惊惧、坐卧不安,凡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一下子就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宠儿。      
  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前夜,兴奋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刘恒和他的亲信们无法入眠,他们开会讨论,算卦问卜,各执一辞,争论纷纷,还真有人力主刘恒不要去,一个叫张武的家伙说,那些老家伙当年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个个都很狡猾,他们新近喋血京师,杀了诸吕,现在又叫大王您去,不知道又在玩什么阴谋! 
  要是刘恒听了他的话,中国的历史就改写了——幸好没听。他请舅舅薄昭先去探个虚实,薄昭入京见到绛侯周勃,发现对方确有十足的诚意,回来跟刘恒一汇报,刘恒这才浩浩荡荡地进了京,做了皇帝,他母亲薄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后。
  按规矩,皇太后死去之后,是要和先帝葬在一起的,但是最后与刘邦共同长眠于长陵的还是吕后,汉朝的大臣,对待吕后的态度很复杂,他们对吕氏篡权有着沉痛的记忆,同时,对于这个与高祖一道打天下的女人也不无敬意,虽然尽除诸吕,依然给了她埋葬于长陵的礼遇,薄姬则“特自起陵”,与早她两年去世的儿子汉文帝更近一些。      
  这样的格局,很好,上帝的归上帝,尘土的尘土,当刘邦与吕后地下相见,也许会恩怨交加,感慨万千,而薄姬则在离他们很远的地方,淡然回想自己的一生,对于命运这东西,当有与众人不同的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