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介绍

 尘不染11 2013-02-01

虎踞龙蟠——南京(一)

题记: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我曾在22个中留有足迹,也写过不少游记类的文章。对于家乡——南京,岂能不大书特书一番。

一、南京的历史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东吴、以后的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王朝都相继在南京建过都。也有称南京为“十朝都城”的,那是说除了以上六个朝代外,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也是以南京为都城的。

    1.“南京”的名称。始于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在此之前,东吴时将南京最早的古城“越城”改称“金陵邑”(是南京古称“金陵”的由来);后,东吴的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江宁县秣陵关),扩城,改称“建业”。因依江边的石壁筑军事要塞“石头城”,人们也常把南京称为“石头城”或“石城”。东晋时,改称“建康”;南唐时,复称“金陵”;宋时,叫“昇州”,后改叫“江宁府”(历史上首次出现“江宁”称谓)。明朝时,先称“应天”,后改称“南京”。清朝,复改称“江宁府”。太平天国时,称“天京”。中华民国,复改称“南京”。也是南京最后一次作为“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称“南京”,为江苏省的省会至今。历史上,不是首都仍被称为“京”的,唯有“北京”和“南京”。

  2.“南京”的城廓。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为了对付楚国,第二年,他命谋士范蠡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桥西南的高地筑“越城”,作为进攻楚国的军事基地。越城周长二里八十步(相当今942米),面积只有6万平方米。越城虽小,但却是南京市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古城。到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占领吴国旧地。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上筑城,为“石头城”。到三国时期,孙权从武昌还都建业,以石头城为基,扩城周长二十里十九步(相当于9公里),城廓初具规模。东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都城东南修筑了“东府城”,在西南修筑了“西州城”(两处分别为宰相和刺史的治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南朝时,建康人口已超过一百万,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到了明朝,朱元璋征调20万工匠,用长达21年的时间,筑建了南京的城垣,将城市明确分为城里城外。南京的明城墙周长33.676公里,南北达10公里,东西为5.67公里,为世界第一大城(其次是巴黎城),全国第一大城(其次是北京城)。为了进一步加强京师的防卫,朱元璋又下令筑一道外城墙,用黄土筑成,俗称“土城”,周长96公里,实际上是67.3公里(没完工,朱元璋便驾崩了)。外城早毁,但至今保留了外城门的地名如麒麟门、安德门、尧化门等。

    3.明城墙——中华门城堡.南京的明城墙,高度一般在14~21米,城基宽14米左右,顶宽4~9米;基座用花岗岩和石灰岩砌成,上面再砌大城砖;城墙顶铺成砖路,并砌成垛口13616个;开城门13座——东面正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南面三门:正门叫聚宝门(今中华门),东侧为通济门、正阳门(今光华门);西面五门:由南至北依次为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北面四门:由西往东依次为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南京城在形制上打破了我国历代城池多作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传统,其形状为不规则形,这是出于当时的地形条件以及防守上的考虑。它东倚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包秦淮,北临后湖(今玄武湖),把六朝的建康城、石头城和南唐的金陵城统统包括在城内,使山、水、城融为一体,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城市景观。自明朝之后,南京城没再扩展。时至今日,南京只保存了21.35公里的城体和八座城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中,南京文化名人、明城墙专家朱偰老先生(已故)为明城墙被毁而痛心疾首,四处呼吁保护明城墙——保护一座城市的历史,保护一座城市的文化,保留一座城市的“根”。

  4.南京的历史兴衰。三国时,诸葛亮曾赞叹建业(南京)是:“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南京不是一座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一座故都,一座曾经繁华、富庶,也历遭战火,屡受蹂躏的城市。南京作为封建王朝的都城,是从三国东吴开始的。那时建业市场繁荣,货源充足。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长安和洛阳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只有建业在安定中得到发展,雄踞一方,成为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中心。

  东吴以后至陈王朝,长达300多年之久,南京(建康)经济繁荣,人口超过百万,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当地繁荣。东晋时,皇宫叫“建康宫”,有大小殿堂3500间;并在建康城内兴建了数十处皇家花园和离宫别馆。南朝时,建康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手工业亦很发达,特别是织锦业(云锦),逐步发展成为南京最具有特色的手工业。在科学文化方面,天文学、医学、化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南朝时佛教盛行,建康城内寺庙多达700余座。

  然而,隋唐时期,隋兵灭陈,隋阳帝杨坚下令毁建康城,南京(建康)城一度荒芜不堪。宋灭南唐,南京(江宁府、建康府)得以复苏。北宋时,南京(建康府)经济得到发展,火药制造武器的技术和造船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元朝,金兵攻占雨花台,入建康城。这一时期,涌现了王安石、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大批民族英雄,以及苏轼、陆游、萨都刺等一大批诗人词家。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南京(应天)为京师,至朱棣迁都北京,应天改称南京以来,南京盛极一时。明代的南京拥有织造、印刷、造船和建筑四大手工业部门;商业也十分繁荣;郑和七下“西洋”,对外贸易非常活跃。明朝设“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版刻成为官营,陆续刻印了《元史》、《大明律》及《永乐大典》。在南京鸡笼山上,明代设有观察天文和气象用的观象台(比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还要早295年)。

  明灭清建,南京改称“江宁府”。清朝时期,南京的手工业和商业比明代更有发展,书院增多。至1840年第一次雅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进展,新的技术和机器的广泛使用,南京的经济受到致命的打击和摧残,南京开始衰败。

  雅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更加腐败,并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随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太平军攻克南京,并定“都”南京,称为“天京”。太平天国后期,册封有2700多个王,南京(天京)广建王府衙署,遍及天京各处,盛极一时。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后,天京失陷。清军血洗全城,三天杀人数以万计,秦淮河尸积如麻,大火焚烧七日不绝,诸王府大多毁于战火,南京又一次遭劫。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191211日,孙中山来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19274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再次成为“首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建设作了规划,也部分得到实施。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成立,知名学者云集,学术研究在全国领先;建紫金山天文台;修“中山陵”(192961日,孙中山灵柩由北平迎来南京,安葬于中山陵)。

  抗日战争爆发。19371213日,南京失守,日军攻入南京。南京城遭屠戳,日军烧、杀、淫、掠6个星期,我无辜同胞惨遭杀害的总数达30万人以上。南京再一次遭劫。

  日军占领南京后,把侵华日军总司令部设在南京。以汉奸梁鸿志为头子的维新政府和以汪精卫为头子的伪政府,也将“政府”设在南京。八年抗日战争,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典礼”在南京举行。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1949424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9月,江苏建省,南京定为江苏省会。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目;历史是一口大“锅”,它将几千年的时事、风土、人情烧成一锅“杂烩”,让后人品尝;历史也是一本“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一个“故事”......了解南京的历史,无疑会对南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二、南京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儿所说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

  南京历史悠久,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代“南京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块土地上既有龙腾虎跃的生产斗争,又有刀光剑影的阶级斗争,更有历朝历代帝王的奢靡,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缅怀故旧、抒发胸襟的文化渲染。南京的文化底蕴,无疑是深厚的。这在于,南京的悠久历史,作为十朝都城的特殊条件,著名“亡国之都”的悲痛;也在于年丰物阜,山、水、城、林和古建筑融为一体独特城市风貌的熏陶和感染。

  说一个地方的文化,自然要说到这个地方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办学、注重教育,历来是培育人才的大举,也是地方文化兴盛的重要因素。东汉初年,丹阳太守李忠在秣陵等地办学,为南京地区有文字记载办学校的开始。东晋、南朝时,建康设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四所学馆,培养出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明代,南京设“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清代,南京的“书院”众多,其中著名的有文昌、虹桥、惜阴、钟山诸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书院的名称始于唐,盛于宋、清,有私立,也有官办。清末,清政府在南京创办第一所新式学校——江南水师学堂,后陆续设陆师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暨南学堂(我国第一所华侨学校);同期,美国人分别创办了南京最高中学——明德书院及最早的小学——畲(she)清女校。中华民国时,南京建中央大学(后分为现今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等。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地区先后建有29所高等院校(不包括军队院校)510所中等学校、1800所小学校。这些,无疑培育了大量的文化人才,乃至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南京的文化底蕴,除了历史上的教育领先地位外,还有赖于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作为“十朝都城”,南京在作为都城时,乃是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了人才济济,出类拔萃外,统治集团大修、广建殿堂楼阁,也使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艺术、技术在南京有了展示的平台,进而又促进文化、艺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东吴建业都城,孙权建太初宫,围墙周长五百丈(相当于1200米左右),正殿称神龙殿;到东吴后主孙皓,又大兴土木,在太初宫的东面建造规模更为宏伟的昭明宫。东晋至南朝时期,南京(建康)的皇宫大小殿堂有3500间,并在城内外兴建了数十处皇家花园和离宫别馆;城内的豪门大族也大建住宅(保留至今的仍有乌衣巷内的王导、谢安的府邸),也就有了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朝,南京盛极一时。朱元璋除了大修城墙外,还大建皇宫(明故宫。北京故宫乃参照南京明故宫样式建造的)及臣下学礼习节的“朝天宫”...宫殿和楼堂馆所的建造,显示了“帝王之所”的气派,豪门望族的富贵,花园庭院的秀美,市井宅居的别致。建筑本身就蕴含着文化、艺术、技术的精髓。

  华夏文化,历来是因物、景、事由“人”创造、传播和光大的。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历代文人墨客的“助兴”。

  东晋南朝时期,南京(建康)的科学文化兴盛一时。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在自然科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成就尤其卓越(他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圆周率的计算);虞喜(天文学家)、陶弘景(化学家和医学家)等;文学家如刘义庆(著《世说新语》)、刘勰(著《文心雕龙》)等,艺术家如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家、书圣)、顾恺之等“六朝画坛三杰”。

  隋唐时期,南京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词家寄慨言志的话题,反倒积淀了南京文化的厚重。隋灭陈,隋文帝毁建康城,南京(蒋州、昇州)一度荒芜,文化遭惨。唐朝,南京(江宁府)慢慢恢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南京(昇州)刺史时,曾书写乌龙潭(今南京乌龙潭公园)放生池等碑记。大批诗人、画家来南京悼古访迹,崔颢、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顾恺之等,均作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画流颂至今。其中,不乏成语典故的由来,如“青梅竹马”、“画龙点睛”。

  宋元时期,南京作为州、府,再次得以复苏,包公(包拯)、王安石曾在南京任职。王安石建宅“半山园”,至今尚存。抗金(元)英雄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在南京地区与金兵激战,留下多少遗址和故事为世人传诵。宋元诗词中,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萨都刺等,均以怀古南京(建康、金陵)作有大量诗词,为我国诗词宝库添了不少“瑰宝”。

  及至明、清时期,更是人才备出。明朝的“国子监”最盛时拥有9000名学生(各州、县选“贡生”入国子监就学,另有贵族子弟及高丽、日本等“外国留学生”)即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文化人才,也传播、发扬了华夏文化。除此而外,明时还扩建“贡院”,成为科举考试全国会试的场所,发现并举荐了大批学识文章水平颇高的能人贤士为国家效力。清时,后世流传甚广、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甚高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都曾在南京生活过,也都为南京的文化“建设”添过“砖”加过“瓦”。即便是那些入不得“大雅之堂”的青楼风尘女子,如秦淮八艳,学识才情也为南京的文化,民间的故事,文学的题材,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奉献。

  民国时期,鲁迅年轻时在南京读书四年,后赴日本留学;被誉为“文学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在南京参与创建中央研究院,并任院长长达12年;还有近代词曲大师吴梅、保育金陵女子大学四十年的女校长吴贻芳、著名教育家陈中凡等,均为国家(南京)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杰地灵,历来是文人笔下对一个地方的赞誉之词。南京文化的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南京城市融山、水、林、城为一体独特的面貌,因而产生了大量寄情山水,缅怀故旧的文学作品,为南京文化的韵味,增色不少。

  南京的秦淮河,是南京地区一条极为重要的河流。她的历史,远在有“南京”之前就存在了。秦淮河孕育着南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南京城的摇篮。自南京有“城”以来,内秦淮河两岸商贸就很繁荣,也成为文人学士游览唱咏的对象。内秦淮河被誉为“灯火甲天下”,以秦淮河风光、风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比比皆是。据说当年秦始皇为泄南京的王气而开凿内秦淮河,只是传说而已。但,却是这条名河名称的由来。到明清时代,秦淮河繁华盛极,形成独特的“秦淮文化”——夫子庙、贡院与青楼妓馆同在一处,才子、佳人、官绅、百姓混杂一体;官样文章与丽词艳曲交口称赞;风味小吃与南北大餐样样俱全。秦淮河孕育了南京,也孕育了南京的文化。时至今日,夫子庙地段的秦淮河,仍是南京的繁华之所,旅游胜地。历史之悠久,名声之赫然,恐怕国内没有几条河能与之媲美的。

  南京的城市面貌也与众不同。城周有山(紫金山、栖霞山、幕府山)有水(长江、秦淮河、玄武湖等湖)有城(明城墙、城楼、鼓楼)有市(市井繁华),既产生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也激发了大量美词佳作(此类作品,数不胜数,恕不列举),使南京的文化底蕴愈积愈厚。

  历史上,佛教的盛行和陵寝的建造,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促进了南京文化、艺术的兴盛。

  佛教是外来文化和华夏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融合,寺庙则是集建筑、艺术、经典、文学为一体的具体展现。佛教的盛行,既体现了人们主观世界的一种依附,也传承了客观世界的精华,对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教在南京地区的传播,开始于东吴,孙权建“建初寺”;到东晋时,仅秦淮河两岸就有佛寺100多座;南朝多达700余座(存至今的有鸡鸣寺、古栖霞寺)。后几朝南京地区的佛寺没再增多,有很多佛寺毁于战火,但明时朱棣重新修建的大报恩寺,规模之宏大,为当时全国首屈一指(另有两大寺院是灵谷寺和天界寺,现时只剩灵谷寺了。据说南京还曾有过一座规模空前大的毗庐寺,但手头无此资料,不敢妄谈)。

明太祖——朱元璋

  而陵寝的建造,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号称“六朝故都第一陵”的孙权死后葬在南京,史称“孙陵岗”、“吴王坟”。上堆土成“山”,遍种梅花(今有十万余株),后称梅花山至今。今日梅花山,仍是南京人早春踏青的第一去处。南唐金陵的文化尤其是文学和绘画相当繁荣,中主李璟、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尤善长作词,后人评价“做君昏,作词善”。在南京附近的祖堂山,建有南唐二主的钦陵和顺陵(称南唐二陵)。南唐二陵现存文物600多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几十片刻字填金的玉质“哀册”,是封建时代埋葬皇帝或皇后时所作祭文的记录;及200件各式陶佣,上至妃嫔侍臣,下至宫女伶人卫士,几乎是南唐宫廷人物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从成祖开始的十三个帝陵均在北京昌平县,即著名的“十三陵”。据记载,孝陵是明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然而,南京千百年来一直传说朱元璋出殡时,南京十三座城门,门门仪仗都是一样的,不知哪个是真哪12个是假。最现实的是,朱元璋的墓室至今没有发现,现今的明孝陵也只是地面上的建筑而已。南京地区明朝的功臣墓很多,也具相当的规模。中华民国时期,建的中山陵及廖仲恺、何香凝墓,最有名气,至今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重点。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这么独特的城市面貌,这么丰富的生活内容,南京的文化底蕴怎么会不深厚哩。

三、南京的特色

        既然是说南京的“特色”,当然是说南京与其他地方(城市)不同的特点或是突出的风格。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奇妙,城市面貌独特,这些都形成了南京与众不同的城市品格。

  从历史的角度看,南京自有“城”至今2500多年,期中有十朝以此为“都”(真正作为全国首都的只是明朝和中华民国)。但是,以南京为都的皇朝,除大明朝外(明朝以南京为都也只是几十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明王朝得以延续二百多年)全都是“短命”的,故而南京有“亡国之都”、“伤感之城”、“亡人之地”的说法。

  作为“国都”,南京曾经繁华、昌盛,有着“京师”的气派和作派;成为“亡都”,又有着无尽的伤痛、落魄和无奈。历史的冲刷,王朝的兴替,城市的跌宕起伏,使南京承受了过多的血和泪,也使南京经历了过多的“变化”——盛时,空前;败时,极至。缘由呢?难道真是秦始皇开了内秦淮河破了南京的风水,泄了南京的“王气”?虽是传说,南京人倒是很相信的。难道历朝的统治集团都是无能?盖棺定论,只能这么说——倘若“有能”,何以短命、亡国!历史是后人写的,姑言之,姑听之吧。南京成为有名的“亡都”、“伤城”,则是历史的事实。而南京还是有名的“死城”,有据可证历朝历代的帝陵在南京地区就有18座。东吴的孙权陵;东晋有11个皇帝,据唐代著作《建康实录》记载葬在钟山之阳(因是“平葬,不起坟”,故而位置不能确定);宋朝,宋武帝刘裕的初宁陵(位于南京东郊的麒麟门);陈代,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南京光华门外上方桥)、陈文帝陈茜的永宁陵(栖霞山甘家巷狮子冲);南唐二陵及明孝陵、古浡泥国王墓(今文莱苏丹国)及众多的明朝功臣墓(有据的就有16座,规模均可观,神道石刻等遗迹很多);民国时期,除了著名的中山陵、廖仲凯、何香凝墓,还有不少名人的墓园(邓演达、汪精卫墓等,恕不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纪念先贤、埋葬忠骨的古雨花台基础上,建“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又添一座硕大的墓园(陵园后有很多先烈和名人的墓)。正气亭位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中间,系蒋介石为自己选的陵址。蒋介石对随员们说:“我的地方,不能高于中山陵,却要高于明孝陵。”

  有哪一座城市,有如此沉重的历史!又有哪一座城市,上演了如此丰富的历史“活剧”和“悲剧”!所有的春风得意、歌舞升平、繁华似锦,或者黯然神伤、哀号遍野、凄风苦雨,都浓缩在这个城市里。这,是南京隐在的最大特色。

  正因这个特色,关于金陵的诗词、怀古的文章,十之八九都带着“伤感”的韵味。李后主悲切“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白伤感“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韦庄哀叹“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杜牧愤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群玉悼古“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自古文人大抵是多愁善感的,触景生情也罢,借古讽今也罢,总是这儿有“景”可触,有“情”可生吧。更有那些以南京为背景或写到南京的文章、小说等作品,如《儒林外史》、《桃花扇》、《金陵春梦》等等,大都有着浓厚的哀伤之气。这,恐怕是南京文化中的又一特色

  然而,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个独特且美丽的城市。虽然地理位置有点尴尬,不南不北,但所处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居平原。这就造成南京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热得要死(全国四大“火炉”之一),冬天冷的要命(湿寒,因算江南,且不给“取暖费”),春天美得出神,秋天爽得能醉。加上一年四季城里城外林木长青,花草不断,便让南京这座既古老又现代(今日)的“都”城,有着独特的城市风貌(前文已说过“城市风貌”,在此不赘述了。)和绿化特色。全国没有几个城市如南京城这样,有很多街、房全都掩盖在高大的树木之下的。这,是南京自然环境的一个特色。

  至于南京的名胜古迹之多之集中,恐怕也是其他城市难以项背的。外地一般游客,匆匆而来,急急要走,也只能看看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总统府、玄武湖、中华门城堡、夫子庙这些名气大的景点,也只是“到过”而已。倘若有一定文化品味,且有闲暇时间的人来南京,除了上述这些地方外,千万别错过南京的一些“小”公园,那些可都是访古探幽,能同古人一样触景生情的地方。到宋时称为“金陵第一名胜”、清时“金陵四十景”之首的莫愁湖,看看莫愁女,研究一下王羲之的“鹅”字碑,听听朱明瑛唱的《莫愁》,情趣盎然;白鹭洲,离夫子庙不远,看着美景,再唸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意境不错;出白鹭洲,一拐弯就到了乌衣巷,王谢堂前的燕子,会向你“咭、咭”地叫;瞻园、半山园、梅园不能不去;“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燕子矶、头台洞、二台、三台洞,不去遗憾。喜欢运动的,去爬紫金山、栖霞山、清凉山、牛首山、九华山(以玄藏塔闻名)除了活动腿脚,也饱眼福。对佛、道感兴趣的,带三柱高香,去鸡鸣寺(不是和尚,却是女尼)、栖霞寺、灵谷寺、天隆寺、静海寺、宝华山隆昌寺、老山汤泉惠济寺、南京现存历史最早的净觉清真寺及江宁茅山的三清道观。这些寺、观,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香火旺盛,据说内中神尊也挺灵验。佛(道)门子弟、凡夫俗子、善男信女趋之若鹜。信教的,可去太平南路上的圣保罗堂和石鼓路的天主堂,做做礼拜。对考古有兴趣的,跑20公里到南京汤山(镇),研究一下距今30万年命名为“南京人”的猿人头骨化石出土的石灰岩溶洞,回返顺道去看看举世无双的阳山大碑材,再去那些陵墓,够你拔不出来的。有闲情逸志的,走一趟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力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及新建的南京长江二、三桥;再去一趟历史上有文无楼,而今有文有楼的“阅江楼”(中国历史上四大名楼之一);没几步便可去“天妃宫”(妈祖庙),再乘车走几站公交车路,去“鼓楼”、“大钟亭”和北极阁、台城,去领略一下现代城市中的古老建筑。

  玩累了,坐下来歇歇。歇好了,去吃南京的特色食品。

  去一家像样的饭店或酒楼,几个人要一桌“南京菜”,品一下以口味醇和、咸淡适宜、选料严谨、制作精细、鲜香酥烂嫩著称的京苏大菜风味,也算知道“南京菜”是怎样的了。

  要不,干脆就去吃“小吃”,更具风味。客官,千万别以为南京的小吃,只是街边食摊上的油条、麻花、豆腐脑这些吃食。秦淮河边的“秦淮人家”、“晚晴楼”等特色酒楼、饭庄,可是时常有国家元首级人物光顾的呦。在那儿,除了倚秦淮河优越的位置、室内典雅的古色古香布置、优雅的江南歌、曲、舞表演为客助兴外,精致的小碟子小碗,几十道精细“小吃”,一道一个口味,一道一个名堂,让你难以忘怀。但凡有外地朋友来宁,特别是北方来的朋友,我必请他们去“秦淮人家”(对此家情有独钟)品尝一番。往往是,客人进门对如此典雅的环境,赞不绝口,对那几颗“状元豆”、一枚“五香茶叶蛋”、一小碗鸭血粉丝汤等小碟子小碗,很不以为然;但吃到最后,却又肚饱口香,回味无穷。这就是秦淮风味小吃,南京的又一特色。

  倘若你是到南京的朋友家作客,别客气,让主人给你弄几样时令“野菜”,保险让主人乐得屁颠颠的,立马能让你尝尽时新。南京人爱吃野菜,戏说南京人也没有不敢吃的野菜。有很多野菜,外地人见都没见过,更别说端上饭桌了(外地不是没有,而是不吃)。虽说菊花脑(饭店称菊叶)、荠菜、水芹、芦蒿什么的,早已脱“野”籍而“家养”了,有时自个儿到野外挑挑,也可吃到“正宗”。而那些马齿菜、马兰头、枸杞头、苜杞头、香椿头、春笋、芦笋、芦根、地皮菜、菊芋(洋生姜)从古到今都没脱“野”,南京人奉为时令菜蔬,而不可惑缺。这些野菜,现今不但是南京人家的家常菜,而且早就登上了“大堂”,哪怕是五星级的酒楼饭店,也当作一道“特色菜”来“招摇撞骗”了(家常2元钱就能做出的一盘清炒马兰头,高档饭店不收你20元,算便宜你啦。)

  更特别的是吃“旺鸡蛋”和“活珠子”,往往让外地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议,而南京人对此却津津有味。所谓“旺鸡蛋”,就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亦鸡亦蛋的鸡蛋,有“全鸡”蛋、“半鸡半蛋”之分(孵化时间长短而定);“活珠子”则是严格控制在7~10天的孵化鸡蛋。“旺鸡蛋”的味道很特殊,揉合了蛋和鸡肉两种味道,一个字“鲜”。据说营养价值也挺高。只是看像不好,吃像也不太雅。但南京人(特别是那些淑女、半老徐娘们)大大咧咧顾不了那许多,先饱口福再说。这道“风景”,只能在南京的小街小巷路边的小摊上见着。“活珠子”的营养价值,据说比“旺鸡蛋”还要高,而且基本还是“蛋”,却也有了“肉”的味。所以,近年,有些饭店也端上了酒桌(比普通鸡蛋要贵上34倍),吃得人很多,经常是“供不应求”。

  至于南京人爱吃“鸭”,自古以来,没见有丝毫减弱。“北京烤鸭”很有名,却是明成祖朱棣从南京带到北京后“发扬光大”的。南京是“无鸭不成席”,南京人家是“有鸭才吃饭”。虽然夸张了点,却也从一个方面说出南京人爱吃鸭的程度。“北京烤鸭”的传统吃法是煎饼、京葱、甜面酱裹着脆、嫩的鸭皮、鸭肉一块儿进口,实在好吃。而南京人吃烤鸭,是要沾“卤”的。美就美在“卤”上,有点甜,有点咸,更多的是鲜。满溢鸭香的脆皮、嫩肉,沾上甜甜咸咸鲜鲜的汁,那滋味,光说不吃再也感受不到“真滋味”的。南京板鸭有点名气,南京人却不太爱吃。倒是对“盐水鸭”,爱不释口。吃“盐水鸭”,吃得就是鸭子的原汁原味,鲜美之程度,与烤鸭各有不同,自有所长。南京人一天要吃掉多少只鸭子,没人统计过。倒是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卤菜(当然少不了鸭子)的店或摊,之多,外地人不可想象;所有的饭店、酒楼,更不会少了鸭子。由鸭子而派生出的“鸭血粉丝汤”、“冬瓜鸭四件”、“酱鸭头”等等菜肴、小吃,口味独特,颇受本地人、外地人的欢迎。一个城市的人,如此爱吃一种食品(菜肴),千百年口味不变,恐怕也只有南京这样的城市了。

    玩过了,吃好了,逛逛商场,带点南京的特色纪念品回家,细细把玩。

  雨花石,惟有南京地区才有的“天赐宝石”,带几颗回去。雨花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岩、石英岩、玉髓、蛋白石一类的矿物,经流水搬迁作用而磨“圆”。雨花石色质艳丽多彩,纹路奇妙,图案意境奇特,实在是观赏、收藏的佳品。更有那种玛瑙质的雨花石,精品中的极品,从古到今,现世的也不过百拾颗,价值自不用说,一般人是得不到的(可在南京年年举办的雨花石展上观赏到)。

  倘若对金箔工艺品感兴趣,可到南京江宁的金箔集团展厅转转(其他工艺美术商店也可见一、二),你一定会被那儿的金碧辉煌、精美工艺品照得眼花缭乱,流连忘返。金箔、金线,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南京江宁是中国金箔、金线的故乡,现今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金箔生产工艺独特,从古到今,一直为手工锤制。将99.99%的金条经十几道工序,锤制成轻若鸿毛、软似绸缎、薄如蝉翼,色质柔和的金箔,再制成金线。古时皇帝的龙袍,皇后的凤衣均由这儿的金线绣制。而今,各种贴金制品所用金箔,也是这儿生产的。当前市场上,有金箔为配方的“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有金箔化妆品、金箔酒,更多的是金箔画。

  南京的地方特产,还有云锦(传统的提花丝织锦缎)、剪纸、折扇。虽然现在商贸很发达,其他地方也有这些物品,已不稀奇,但这些特产毕竟在这儿传承几百上千年了,谓之“正宗”。

  最后,要说到南京话及南京人的特色。

  正宗的老南京话,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既不像北方话,也不像南方话,专家敲定为“汉语北方方言系统中的江淮次方言”。也就是说,南京话是属于北方语系的。然而,与南京仅仅相距一、二百公里的苏、锡、常地区,则是明确的吴侬软语,与南京话有着明显的差异,不知历史上是如何形成南京这独特的“江淮次方言”的。

  正宗的老南京话,现在已很难听得到了。即便我这个南京人,也得到城南一带的小街深巷中,与那八、九十岁的老人“韶”上几句,才能感觉到老南京话的韵味。现在市面上南京人说的南京话,已是“南普话”(带有普通话味的南京话)了,感觉更加“怪腔怪调”的。

  且不说南京话好不好听,单就老南京话词后卷舌音带个后缀“儿”字,就够有味的了。从小就记得“碗、碟、盘、筷,小菜子,一得得。”南京白话中的经典唸白。唸时,“碗”要卷舌并带个“儿”字,音调“阴阳顿挫”用“顿”调唸出,“味儿”才“正”。“一得儿得儿”一点点的意思。老南京话就是这么个特点,唸快了,外地人还整个儿听不懂的。至于老南京话中的词意与读音,更是有趣了。“韶”(别忘了卷舌带儿)是“说”、“聊”的意思。南京人口头禅“韶老太”,是说“话太多的人”如儿子嫌母亲话多罗嗦,便会亦真亦假地来上一句“妈,你真是个韶老太。”或“韶死了!”。又如“不得了了”,语意是“过份”。老子骂儿子“你搞得真是不得了了,拿老子的钱不当钱呀!”。又如“死”字,是个感叹词,一如现时的“呆”(帅呆了)、“毙”(酷毙了)。俩个姑娘对话,其中一个说:“阿约微,还夸人家哩,都丑死了。”天热就“热死了”,美味便“好吃死了”……南京话比不了吴侬软语,也比不了京腔津调,南京话就是南京话,南京话自有南京话的韵味。

  南京人很有点被外地人看不起的味道,戏称南京人是“大萝卜”。为了给南京人解嘲,还找出了南京地区确实出产一种特大的白萝卜作为“佐证”。说南京人是“大萝卜”,无非是说南京人有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为人忠厚;当然也有不够精明,缺少心机的意思。客观地说,南京人经历了历史上如此多的风雨变更、跌宕起伏,早就养成了“满不在乎”(多大事儿)的性情,一时的昌盛和几度的衰败,让南京人骨子里存留了既没有京城人的傲慢,穷乡僻野人的愚昧,也没有商阜经济人的精打细算,以及留产置业的雄心壮志。历史是本“教课书”,教会了南京人以“多大事儿”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盛也好,败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满不在乎”。南京人的这种性情,造就了南京人容纳“外人”的气度,“吃点亏没什么大不了”的秉性,随和、内秀、闲逸的豁达,以及不喜冒尖、碍板、安于现状、喜爱享受的保守。南京人的气质一如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一样不“大”不“小”,既不像北方人那样“大气”,也不像南方人那样“小气”,南京人兼而有之却也兼而无之。

  当然,这只是统而论之。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出类拔萃的和龌龊不堪的,也都有优良的一面和恶劣的一面。南京人就如南京的“大萝卜”一样那么实实在在,却也有那么点“空心”。

我所知道的南京旧貌与新颜

  前面写了南京的历史、南京的文化底蕴以及南京的特色,对南京作了一些介绍。坦率地说,这段时间为了写这篇《虎踞龙蟠》,我尽可能多地看了一些有关南京的书和资料,使我这个南京人对“南京”方有较多的了解和“理解”。然而,以上三篇文章,毕竟是别人的东西(书和资料)多些,自己的东西(感想什么的)少些,有点“抄袭”的嫌疑。不过,我的本意是“介绍”南京,让大家更多更深地了解南京,也就不在乎什么“抄袭”不“抄袭”了——资源共享吧。

四、这篇,则是依据我本人从小至今对南京的了解及印象而作。

    我出生在镇江市,幼童时(已有记忆)父母经常把我送到家在南京鼓楼附近的爷爷奶奶处;9岁时,随家人从外地回到爷爷奶奶处定居,小学、中学在南京就读;16岁离开南京,到内蒙插队、工作;33岁,调回南京至今。时间一晃,近一个甲子年了。

  南京城市面貌变化较大的,是最近二十年的事。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往南往下看,南京城背衬着紫金山、幕府山(清凉山在城里,故不能称“背衬”),“腰”缠着一条“白链”(长江),正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风水宝地”。在这块“宝地”上,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及电视转播塔,拔地而起,很有点“赶凑”现代大都市的趋势。这景观,二十年前是看不到的。1983年建成的、高110多米、37层、国内第一个有旋转餐厅的五星级金陵饭店,当时在南京城内“鹤立鸡群”,很是风光了一阵。而今,群楼四起,金陵饭店的影子都找不到了(站在大桥上看)。可见,南京城面貌改变的速度之快,令人刮目。

  城市的现代化改造,孰是孰非,孰好孰坏,自有“专家”们来评说。站在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建筑太千篇一律,太缺少个性特点了。南京再建多少高楼大厦,也赶超不了上海、香港,更别说国外的了,南京“大萝卜”何必去“赶凑”这个“热闹”哩。倒不如就南京的特色,在“历史文化名城”上,下下功夫(前提是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但不一定要建高楼大厦),在南京“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建成独特风格和韵味的“古城”(这,是不能当保守论的)。

 

  我不是说旧的落后的东西,都不能毁除;五星级饭店、楼堂馆所不能建(几十层的高楼当没有必要),马路不要拓宽,地铁不需铺设等。毕竟时代在前进,“现代化”是个潮流。问题在,如何“现代化”,如何保持或营造城市的“个性特征”。一味地“崇洋”,“羡外”,当不是“明智之举”。试想,南京如果没有中山陵、雨花台、明城墙、秦淮河、夫子庙以及众多的庭院楼阁等等名胜古迹,没有历史给南京留存的故事、个性特征和韵味,南京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哩。

  据有关资料披露,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江苏的第一大城,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南京注定只能是上海的一个陪衬;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南京也远远比不了北京,甚至西安;即便是江苏本地而言,南京的经济总产值,现时已落后于苏州、无锡,而且有继续下滑的趋势(1992年,南京曾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的第5名,现在是第几名呢?何况是“综合实力”,统而言之的)。南京是尴尬的,一如她历史上的尴尬一样。如何消除“尴尬”,窃以为除了自身在经济上奋发图强外,发扬光大南京的“特色”,不失为一“有效”之举。

  虽如此说,南京这几十年来,还是在“进步”的,南京的发展和城市的变化,还是有目共睹的。

  南京的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2%,人均公共绿地达6.9平方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1992年的统计)。当年,市区的几十条干道是浓廕蔽日。而今,道路在拓宽,交通是比以前便利了,绿化覆盖率则降低了(得失一言难尽)。

  民国时期曾有一条“小火车”贯穿南京城,解放后拆除了。现时,“小火车”钻到了地下(地铁),当然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作用。小时候经常走的“车站东巷”,前两年马路拓宽,也就没了影子。

  鼓楼广场附近的“曙光电影院”,曾是南京唯一一座宽影幕影院,前两年也拆掉了。紧挨曙光电影院的“鼓楼小学”,我小学就读的地方,也“消除”了,成了商厦。当年,每逢寒、暑假,手里攥着十几张放假前就预购的电影票(5分钱一张),数着日子,到时便兴高采烈地到曙光电影院看电影,那是少年时期一件乐事。现在,电影院的衰落,连南京最好的影院都拆除了,只剩下了“惋惜”和“遗憾”。

  值得称颂的是,鼓楼广场东边至丹凤街这一大块地方,小时候记得叫“西家大塘”,有不少菜地和水塘;时尔与几个同学光着屁股到那儿的水塘里戏水。如今是“鼓楼市民广场”,绿地、鲜花环境优美,给了老百姓一块“喘气”的地方。如此的,还有“山西路市民广场”。早先是“西流湾”水面不大的一个小公园(我就读的中学就在西流湾边上,校园一面没有围墙,就以水面为界)。现在在那儿建了市青少年宫、青春剧场和市民广场及游乐园。这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是造福于民的善举,难能可贵。

  玄武湖颇有名气,但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对本市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倒是原先在玄武湖里的“动物园”,搬到了城北郊原先是荒山的小红山(现在叫“红山动物园”)。其他的变化(表面上的)不大(湖下竟然贯穿了一条“过湖隧道”);湖的北畔正对南京火车站,二十多年前还是芦苇滩,现在改造的风光漪丽,入目爽心,风景这边独好了;湖的东畔(称后湖),原先更是荒芜,没几人敢去,现在已是繁华之所环绕着“太阳宫”等等现代化建筑。给自己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夏日(特别是暑假期间)玄武湖免费的“露天电影”。鼓楼距离玄武湖不远,所以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去,既可以纳凉、戏耍,又可以看电影,快乐至极。至于爬城墙,也不知道被大人骂过多少次,。和同学(男生)或门口的伙伴,还是照爬不误。二十多米高的城墙,人用手指扣着砖缝,脚踏着墙缝生长出来的结实的小树根或砖缝,爬上去再爬下来(进玄武湖),那个“危险”,现在简直是不可思议。但那时(12岁左右不知道“怕”字,有人摔死的)乐此不疲,一方面是为了省5分门票钱,更多的是寻“刺激”(现在的攀岩,简直就是“小儿科”)。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1968年),原先在浦口的载火车车厢过江的大舶船,便永远地成了“历史”;光脱脱的狮子山,却奇迹般地耸起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历史上有文无楼的“阅江楼”(《古文观止》中有宋濂所作《阅江楼记》),也“补”上了历史“缺憾”;紫金山天文台,还是那副“老面孔”。不同的是,现在“老脸”对外开放,让人看了;“鼓楼亭”没多大的变化,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雨花台修建的比原先好,更像“烈士陵园”了;“中山陵”还是老样子,原先是“开放”的,现在的门票贵得让人“怯而止步”;鸡鸣寺文革期间完全被毁,成了什么工厂。现在的鸡鸣寺是文革后重建的(好在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避难的“胭脂井”还在,“台城”没有毁掉)。小时候常去鸡鸣寺玩,主要是那儿的“素斋”特别好吃;古时南京城内的两条人工河“进香河”和“珍珠河”(有不少典故),现在是有名无实,留下的只是史书的记载和人们记忆中刹那的芳华……

  南京城的面貌特征是山、水、城(墙)、房、园、市(面)融为一体,林、木、花、草葱茏繁茂,古韵和现代流行并存。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南京是座有特色、有韵味的城市,南京是座适于读书、作学问的城市,南京是座适于安闲生活、饮酒品茶、谈古论今的城市,南京也是座“明天更美好”的城市。(全篇完)

  (后记:文中有不当之处,不吝赐教,我当洗耳恭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