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畅谈民族精神 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

 elfen 2013-02-02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82岁的杨振宁唱起当年父亲教给他的这首歌时,台下千余名大学生掌声如潮。

 

    11121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应邀到山东大学做客,在演讲台上,他告诉年轻学子,“假如100年以后要讨论20世纪里最重要、对人类历史有最重要影响的事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增强了生产力。第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12日下午,杨振宁先生的第一次讲座在山大科学会堂举行。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杨振宁先生的报告是从他归国后写的这首《归根》诗开始的。

 

    杨振宁先生声音不大,大家屏息聆听。吟诵方休,会场顿时沸腾。

 

    杨振宁目前在清华大学教授大一物理。对此,杨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责任,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898年,中国几乎被瓜分。德、俄、英、法……列强横行。”一番沉痛的历史回顾,杨振宁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深深痛惜。

 

    杨振宁说:“我深深地相信,再过100年、200年,历史会写得非常清楚,中华民族在20世纪站起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具长远影响的事件。”

 

    漫长的20世纪,留给中国屈辱的过去,也磨炼着中国文化的韧性。杨振宁说,中国的小孩子和美国的小孩子相比,也许缺少了创造、过于听话,但勤奋、有耐性,“能忍耐才能有韧性”。正是依靠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创造“两弹一星”的辉煌,能在20年间创造出今日的经济大发展。

 

    杨振宁乐观地认为,在已经到来的21世纪,中国会变成世界上一大强国。尽管中国面对三农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诸多问题,“但今天的大问题,并不比过去100年间中华民族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大问题严重。”

 

    杨振宁的话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无限感慨。电信学院大二的都俊兴说:“杨先生说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感受不到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的心情,我能感受到!今天站在这里听杨先生讲,忽然就觉得平常只是口头上的爱国,一下子在心里形象了。” (王禹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