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10《书法》卷首语

 啸海楼 2013-02-03

2012-10《书法》卷首语

杨勇

    除了刚出生的婴孩,成年人说自己纯洁,多半会引来别人的侧目。可见,“纯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高的标准。对于一个社团或组织,要保持“纯洁性”,也绝非易事。借工作之便大干私活,或挟公器以自用,都是对组织“纯洁性”的破坏。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之职,虽然都是虚职,却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能放下和看淡的毕竟是少数。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所以政客贪权、商人重利、文人好名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此看,儒家讲的“礼、义、廉、耻”便是对人类这种劣性的克制。书法家应该属于文人之列,文人大都希望自己声名遍环宇,“天下无人不识君”,所以专题介绍、个人访谈最受书法家们的青睐。因为书法作品同时又具有商品的属性,其“交换”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但能靠写字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也仅仅就是陶冶性情而已。

    很多人对书法家的身份都表现得有些焦虑,如果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就达到书法家的标准,那么当下“书法家”至少在万人以上,多么庞大的队伍啊!韩寒曾说如果让他当作家协会主席,他一分钟解散作协。后来就有人和书法家协会的朋友开玩笑:书法家协会应该把会拿毛笔写字的人都收进来!君不见很多人终日写字参展,为的不就是加入协会以获得“书法家”的身份吗?

    欧阳修曾感叹“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唐代书法事业的繁荣景象不仅令今天的我们艳羡,就连宋代的欧阳修们都无限向往。原因就在于唐代对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开拓,反映在书法上,楷书有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草书有张旭、怀素,这一静一动都创造了书法史上的高峰。本期有篇文章就是在西域文明东播的背景下来观照颜真卿的书法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一味因循守旧,书法还怎么进步?当下书法作品风格的雷同化现象比较严重,以至于被人戏称为书法的“仿真时代”。令人欣慰的是,全国第三届青年展传来了“利好”消息,获奖和入展作品体现了一种新的面貌。既然是青年展,就要鼓励创新,也就是要有朝气,有活力。这是评委们有意识的选择,只是不知道这次“有意识的选择”是评委们的一时心血来潮,还是展览风向的转变。

    现阶段的书法展览较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频繁,激发了书法青年的无限创作热情。面对太过密集的这展、那展,投稿者赶场子似的疲于应付,到最后可能身心俱疲,连写字的兴趣都没有了。所以要把握尺度,积极参与,但不过度消费。因为不管评委们的“风向”如何改变,没有扎实的书写功力,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古人留存下来被我们称之为“书法作品”的书迹,很大一部分都是信札,为创作而创作的作品毕竟是少数。如本期彩版所载翁同龢信札,笔画浑厚粗重,结构平正宽博,碑的底子加上颜体的面貌,显得老辣恣肆。中华书局藏有一批徐悲鸿的信札,大都是和当时书局负责人讨论作品集印刷的事,有精美的信笺,也有用画画所剩边角料所写的小纸条,留存至今就都成了“作品”了。但今后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大家都改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了,谁还拿毛笔写信?

    前段时间“国山碑文化论坛”在宜兴召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山碑上竟多处刻有“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看来上至古代帝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勒石刻碑,追求功业、声名之不朽。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冰冷的石头,未免显得一厢情愿。而“某某到此一游”之类浅薄的文字可以休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