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争鸣】崔邑在何处?

 枫叶红178 2013-02-03

【百家争鸣】崔邑在何处?

(2012-06-02 06:26:56)

崔邑在何处?

 

   崔邑在土城,还是在崔八?在崔氏宗亲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崔邑在何处?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有待专家和崔氏宗亲进一步探讨。现将当地媒体关于崔邑的相关资料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2010年10月11日《山东地名网》文章《章丘市地名文化调查材料》:“公元前546年,齐景公划西北部封大臣崔杼,称崔邑(今黄河乡土城)。”

 

 (二)2011年6月29日《中国.临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文章《姜太公后裔常见28个姓氏》:
 
   5.崔  大部分崔姓人的祖先是齐丁公姜伋(吕伋)的嫡子季子,以其祖先封邑“崔”为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意思是说西周时,齐丁公姜伋(吕伋)的嫡子季子,把应该由他继承的君位让给了有才能的兄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封给季子作为食邑。崔邑在今济南章丘市黄河乡西南5公里土城村。季子的子孙此后定居崔邑,并以封邑名为姓,称为崔氏。
 
(三)2011年10月山东地图社新版《山东历代地图》:崔邑,在章丘黄河乡土城村。
 
(四)2011年11月2日《今日山东》网站《姜太公略传》:“崔邑,在今济南章丘市黄河乡西南5公里土城村。季子的子孙此后定居崔邑,并以封邑名为姓,称为崔氏。”
 
(五)2012年4月20日章丘市政府资料《章丘市古为齐国地》:“4、五个区:“对全市1035个自然村考证统计,建村1000年以上的有166个,占总数的16,如:山城村、请十户、土城在公元年770年就分别是平陵邑、宁邑、崔邑的所在地。”。
 
(六)2012年4月26日《济南时报》文章古人渡水成就济水文化》记载:“ 齐国自从建国起,拓展发展空间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先是,太公的一个孙子叔乙被分封到崔(今章丘黄河镇土城村),建立崔邑,这里南可攻击谭国(在今章丘龙山镇平陵城),北与逢国隔济水相望,成为了齐国北跨灭亡逢国的桥头堡。”注叔乙应为季子。说明季子居崔的战略意义。
 
 
 【链接1】齐国吞并济水南北诸侯成就霸业
 

                                  《济南时报》5月26日
 
 
  齐国自从建国起,拓展发展空间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先是,太公的一个孙子叔乙被分封到崔(今章丘黄河镇土城村),建立崔邑,这里南可攻击谭国(在今章丘龙山镇平陵城),北与逢国隔济水相望,成为了齐国北跨灭亡逢国的桥头堡。但限于济水天堑,齐人暂时不能跨河发展,加上谭国当时还十分强盛且与齐国联姻,所以统治者选择越过谭国沿河向西扩张,他们首先取得了泺邑(今天桥区泺口)、历邑(今历下区)的统治权。不久,周平王三年(前768年)齐庄公吞并了济水南岸的祝国(今槐荫区段店古城村),“三年,齐人灭祝”。齐庄公的儿子齐僖公继而一鼓作气取得了卢邑(今长清区归德镇卢城洼)、谷邑(今平阴东阿镇),并在石门(今平阴东阿镇)与郑国结“卢之盟”,控制了济左走廊,基本确定了齐国的西部疆域,即今日泰山以北、黄河以西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桓公二年(前684年),齐桓公上任伊始就选择回头围攻谭国,经过三年的围困,谭国灭亡。灭掉谭国以后,齐桓公着手经略争霸中原的跳板和基地——— 济左走廊,他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分封重臣,对沿线重镇进行统治和经营。桓公二十四年,将谷邑封给管仲,又先后将卢邑封给高傒,将鲍邑(今历城区鲍山)封给鲍叔牙,将宁邑(今章丘刁镇附近)封给宁戚,四座重镇在济左走廊一字排开,巩固了齐国的统治,齐桓公的霸业已雏形初现。
  于是齐桓公开始跨河向北。他的主要目标是北戎和长狄,其中长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漆姓,为大禹时期部落首领防风氏之后。春秋以来,他们固定在山东济水以北的广大地区活动,并在今商河县周边建立了一个古国鄋瞒。鄋瞒虽小,却是借助济水通道“侵齐伐鲁”,搅得四邻不宁。而济水之北的逢国,刚好夹在齐国与鄋瞒之间,位置十分尴尬。于是,经过齐桓公的多次北伐和鄋瞒的骚扰,刘台遗址附近的逢国便不复存在了。齐桓公死后,齐惠公二年(前607年),鄋瞒再次大举入侵齐国,结果鄋瞒国君荣如被俘斩。荣如的弟弟简如渡济水西逃,又被卫国斩杀,“鄋瞒由是而亡”,鄋瞒的领地也最终被齐国掠得。自此,齐国成为一个地跨济水南北的大国。
  然而好景不长,齐灵公二十二年(前560年),鲁国居然趁乱取得了齐国控制下的邿国(今长清区五峰山仙人台),“夏,邿乱,分为三。(鲁)师救邿,遂取之”。于是齐国进行反击,最终在齐灵公二十七年之前得到了邿地。邿国的国君被鲁国掠走,南去鲁地成为亡国之君;而邿国的另一支则北渡济水建立了一座邿城(今济阳县二太平镇邿城村),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如此一来,济水南北的诸侯基本都被齐国吞并,由曲阜到临淄的道路愈发畅通了。

 
 
【链接2】崔邑、崔氏城故地今何在?
 
 
                             (洛阳)崔聚成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其中,崔姓的起源是因春秋时齐国先祖季子让国,以邑为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第一百九卷崔姓部录考,中华书局影印版第三四九册之0五页)也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
   2003年12月,山东省宗亲崔兆森在考证水经注》、《章丘县志》、《章丘地名志》等史料后首次提出,崔氏的发祥地崔邑、崔氏城故具体位置在:今山东章丘市黄河乡西南5公里处的土城。其专访文章并在当月5日《齐鲁晚报》C15版“今周刊?人文苑?历史”栏目中刊登,也得到了全国大多数崔氏后裔的认同。
 
  然而,当今有部分崔氏宗亲提出疑义,认为在其它地方。那么,作为中华崔氏的发祥地崔邑,崔氏城故地具体位置到底在今什么地方呢?

  2011年4月23—28日,笔者亲自到山东的章丘、济阳、邹平等地实地考察了一趟,回来后又查找了部分史籍,现列举出来,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1.《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成(崔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东郭)偃与(棠)无咎弗予,曰:‘崔,宗邑也,必在宗主。’”
  2.《通志?二七?三?以邑为氏》:“崔氏,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于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杜预云:‘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
  3.《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二下:崔姓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也。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北京版,共四册,第二册0939页:崔地名。春秋齐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注:‘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崔)成欲居崔邑以终老。’地在今山东章丘县西北。
  5.《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8月第2版,第240页,在“邑聚、市镇”栏目里介绍:崔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成(崔成)请老于崔。”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1022页载:崔邑在今山东章丘县西北。春秋齐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即此。
  7.《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2684页载:崔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崔)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即此。
  8.《中国姓氏大辞典》陈远明、汪宗虎主编,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63页:崔历史来源出自姜姓,以邑为氏。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春秋时齐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把国位继承权让给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其后遂为崔氏。
  9.《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619页载:崔 (源)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嫡子季子让国与叔乙,自食采于崔(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后以邑为氏。
  10.《章邱县志》(明万历版)章邱县知县阳平董复亨撰(简称董志),共六册。均为毛笔抄写本,现存章丘县档案馆。其中:沿革东汉隶属青州部济南国,省阳丘、菅、猇三县入东朝阳。杜预云:县西有崔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崔氏(城),即此。”古迹古城即崔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不知何年遗墟见存。考之《东汉郡国志》属东朝阳。杜预曰:县西有崔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即此城。新城在县北七十里大清河之滨,墓详,遗墟见存。朝阳城在县北五里。按《汉书功臣表》:高祖七年三月壬寅,封华寄为朝阳齐侯。又按《王子侯表》:孝宣本始元年七月壬子,封广陵厉王子圣为朝阳侯,高齐废入章丘,隋复置,改曰临济。唐属济州。宋咸平四年,复省入章丘,以其地为临济镇。古城在镇东,杜预曰;西北有崔氏城,丁公邑。
  11.《章邱县志》(清道光十二年)卷四古迹考载:崔氏城在县治(编者注:今绣惠镇)西北七十里大清河之滨,俗称土城。
  《水经》云:漯水又东北经著县故城南又东北经崔氏城北。注云: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崔氏者也。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西北有崔氏城。按:大清河即济水,自西南来经济阳城南关外绕城而东北,其南岸之上即章丘界,俗呼土城,乃崔氏城也。城东有东西旧沟,阔可三四丈许,深可四五丈许,为漯故道。古漯由崔氏城北迤逦而东南,经临济镇北又东经故朝阳城南。今济水自漯旧沟之西口,而注于东北矣。又按:董志,误作新城云莫详其始,而疑县西一十五里之古城为崔氏城,张志所引亦有疏漏,今竝正之。
  12.《章丘县志》(现代新版)第二章建置春秋初期,西部属谭国,西北部隶齐国赖邑。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齐国灭谭国后属齐国。公元前680年(鲁庄公十四年),划北部大田宁戚的封邑,称宁邑(今刁镇永清寺)。公元前547年至490年,齐景公划台为晏子封邑,称台邑。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齐景公划西部封大臣崔杼,称崔邑(今黄河乡土城)。
  13.《章丘地名志》章丘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河出版社1999年10月济南出版,第257页载:土城位于(黄河)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属华庄村委会。村西靠黄河大堤……土城,古名崔氏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崔成请老于崔。”杜(预)注:“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唐书?宰相世系表》:“齐丁公伋嫡子叔乙让国(笔者注:应为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城。”《县志》载:“崔氏城在县治(旧章丘城)西北70里,大清河之滨,俗名土城。”《水经注》云:“漯水又东北经著县故城南,又东北经崔氏城北。”按:“大清河即济水,自西南来,经济阳南关外,绕城而东北,其南之上即章丘界,俗呼土城,乃崔氏城也。”
  14.《山东古国与姓氏》逄振镐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第320页 (二十二) 崔 1.崔国。出自姜姓。《路史?国名纪一》载:崔,“齐之分。”……崔国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西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杜注:“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成欲居崔邑以终老。”《唐书?宰相世系表》(编者注:以前同,故略。)《集韵》:“崔,齐邑名,因封为姓。”《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杜注:“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成欲居崔邑以终老。”《春秋左传注》同年注:“崔,今山东济阳县东而稍北三十五里。”《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编者注:以前同,故略。)朝阳县,汉置为侯国。故城在今章丘西北。故此,崔国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崔氏城。
  15.《齐鲁晚报》C15版“今周刊?人文苑?历史”栏目2003年12月5日刊登:崔兆森《寻访三千年崔氏故地》专访文章,兆森宗亲在考证《水经注》、《章丘县志》历代沿革、古迹,《章丘地名志》等后得出:“今土城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所辖章丘市(县级市)黄河乡西南5公里处,村西靠黄河大堤,品字形聚落有40来户人家,这里就是崔姓的发详地。”
  16.《济南上古名人故事》张华松、史瑞玲著,济南出版社2010年10月版,附录二春秋济南封邑表载:“崔邑,故地在今章丘黄河乡西南的土城。齐国第二任君主丁公伋的嫡子季子食采于崔,遂以邑为氏。”“庆封为了倾覆崔氏,怂恿崔氏的家臣废黜世子崔成,改立崔明为世子。崔成请求退居崔邑,崔杼同意,却遭到家臣的反对,说:‘崔,宗邑,必在宗主。’意思是说,崔邑是崔氏的家庙之所在,必须由崔氏的宗主直接领有。”
  17.《邹平县志》(民国版)栾钟垚等修纂,山东图书馆、邹平县政协2010年1月联合重印。共三册,其第1册,在古迹考二坟墓一节中第268页载:附载古证漯水又东北经崔氏城北(《水经》)。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也讲到崔氏城在朝阳县西北。
  18.《水经注图》(外二种)清杨宁敬等编绘,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1版(据古籍老本重印本)第217页、第660页均有绘图,已拍有照片。
  19.《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其中西周时期地理位置图中,崔邑下边标注为土城。已拍有照片。

 
  据以上资料笔者认为:中华崔氏的发祥地、祖居地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黄河乡的土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