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畜力车]

 LM0318 2013-02-03
[畜力车]

  商周时期,今西安市境内已广泛使用畜力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1986年在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老牛坡发现两座商代车马坑,从中出土完整的商代车辆。在此之前,在长安县张家坡西周古墓、长安县沣西车马坑等处则多次出土西周早期车辆和马匹。

  从出土的商、周车马遗物看,商周时期车辆均为单辕,双轮,方形或长方形车厢(舆),长毂。车辕后部压在车厢之下的车轴上,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稍曲,横置衡木,在衡木上缚轭以驾车。轮径较大,辐条18~24根。车厢后部开门。车前驾2~4匹马(两匹辕马称服马,另有两匹称骖马)。其发展演变趋势为轨宽逐渐减小,车辕由单辕变为双辕,轮径变小,辐条增多,车厢渐大并由横长竖短变为横窄竖长。商末周初时青铜已用于畜力车的配件和装饰,车衡两边有用青铜包镶的轭,轭的上端安装铜銮,车轴两端安有铜制的轴头叫上插有铜制的辖。驾车的马也饰有铜兽面(马冠)、铜马颊、当卢、铜泡等,用皮条穿系。

  《周礼·考工记》对西周时车的形制、类别、选材及制作工艺、装饰等有详细记述,而且被考古发掘证实。西周车辆选材考究,辐条用檀木,取其支撑力强;车毂用杂榆,取其有韧性不易断裂;牙(又称辋,车轮的外周)用檀木,取其能自曲;车衡用梓木,取其质轻;轭用榆木,取其不易断裂;轴用银钟木,取其坚实;轴、辕均选壮材,使之可多载快行,不致断裂。车的结构,轮辐接头处全用卯榫,大小深浅密合,不用木楔而自然牢固;牙的四端全用斜面接头;轭的两肢中间用倒楔插入,使车载重而楔愈紧;车轴露出车厢两端削成椎体,使之不易折断;凡部件衔接处均加铜制饰物,使之牢固而且美观;车毂、轴、辖互摩处涂动物脂肪作润滑剂,以减轻相互摩擦;轮周凸起以缩小接触面;车辆涂抹朱漆以避湿防腐。最巧妙的是将辕的前端揉曲,称为辀。车辀可使车身平正,弯曲部分前端相当于马颈之高,后端相当于车厢离地面距离,这样,驾车后车厢底板仍可保持平正不致倾斜。

                                                

                                    

                 长安县张家坡西周早期                                    长安县张家坡西周早期第2号

                   第3号车马坑车复原图                                     车马坑第1号车的马饰复原图

  

  西周畜力车的特点是车厢小,车轮大。轮径平均1.29~1.40米;车厢广1.07~1.64米,进深0.68~0.97米,呈横宽竖短形。由于车体简单,所以车的自重较轻。由于轮高马大,所以车速较快。根据《周礼》《诗经》中的记述,西周畜力车分以下类型(一)大车、役车。车厢容积较大,用于装货或运稼穑,以牛牵引,速度较慢。(二)路车、乘车。是士大夫以上人物显示地位、身位的标记,身份不同,乘车也有区别。周天子所乘称“五路”,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王后亦有“五路”,即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三)田车。为天子、诸侯狩猎时乘坐的车辆。(四)戎车。用于战争的车辆,初为二马驾挽,后改以四马驾挽。

  春秋战国时期,畜力车更为普及。秦都咸阳官车、私车数量巨大。秦昭襄王时,穰侯免相,出关就封邑,“辎车千乘有余”。李斯作寿,“门庭车骑以千数”。战国时秦国已有双辕车。双辕车驾车的牲畜居两辕之中,较之单辕车两侧的牲畜偏力拽引更能均衡发挥力量,畜力能高效地用于拽引;装载不太重的货物时可系驾一头牲畜,有利于节省畜力,亦有利于畜力车在民间推广普及。

秦陵2号铜车车轮结构

  

  1980年,在临潼县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两组大型彩绘铜车马,大小相当于真车真马的1/2,再现了秦代宫廷畜力车辆的真实面貌。其中一号车为主车,上有雨伞状车篷,乘车人可站在车厢内向外了望。二号车为驷马安车,仿照秦始皇生前历次巡游的乘舆复制而成,通长3.28米,高1.04米,单辕,双轮,舆呈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前室左边辟门,内置跽坐御俑。后室四周立有栏板,并有外翻车耳,上加椭圆形车篷。后边留门,门上装有启闭自如的单扇门板。前边和左右两边各有一窗,窗板上有镂孔菱形花纹,结构精巧,可随意开合。车前驾马4匹,车、马俑通体彩绘,装饰精致华丽。车舆内外均绘有变形夔纹和各种几何花纹,彩绘素雅,与金银饰件相配,显得华贵肃穆。根据秦始皇陵铜车马并参照有关文献记载,可以确定秦代畜力车辆构造上的变化和技术成就。对铜车马各部件的尺寸加以测量,可判定秦代车辆的宽度为秦尺7.2尺,折今1.99米。二号铜车车舆分前后二室,前室广0.35米,进深0.362米;后室底广0.78米,进深0.88米,前后室合计进深1.242米。还原成真车,车厢长2.484米,宽1.56米。对照西周时期长安县张家坡2号车马坑一号车车厢广1.38米,进深0.68米,则秦时车辆车舆进深增长1.804米,舆广增宽0.18米。二号铜车辕长2.46米,还原成真车为4.92米。车辕上平下圆,与前辕成30°仰角扬起,辕首呈鸭嘴形,衡缚其上。在舆底辕与车轴之间,有一长方形垫块称伏兔。另外,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的车辕遗迹分别长3.5米、3.7米、3.8米、3.9米、3.96米,也都比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辕长不足3米增长许多。车辕增长可使辕前端辀的弯曲度减少,一则便于选材;二则相对增强了辕的强度;同时在高速行驶时可以减弱颠簸震动的幅度。辕、舆、轴接触处为杠杆支点,辕长可使作为力点的衡、轭相对减少压力,使辕马颈部减轻负荷;再者车辕加长才能使车舆增大,从而为乘坐者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二号铜车车轮形制的特点是牙的着地面窄,便于在泥途行驶;牙的中部圆鼓和骹(车辐近车轮处的较细部分)呈圆柱体,可利用离心力作用使车行泥地不易带泥;毂中的穿中部大,贯轴后只有毂穿两端与轴接触,可减少摩擦力使车行轻捷;毂中的穿贯轴后中间留有空隙,可以储注油膏以减轻摩擦。铜车马采用轭靷式系驾法,四匹马各有一条铜质靷带牵引车舆,前端靷带曲成椭圆形套环,称“靳”,套在马的胸部。这种轭靷式系驾法不压迫马的气管,使马力能得到较充分发挥。铜车马采用四马六辔驭驾方式,六辔就是六条缰绳,将两骖马的内辔系在相邻服马的衔环上,并将右边服马之左辔绕至辀左,御者以左手握,将左边服马之右辔绕至辀右,御者以右手握。服马各有左右辔,骖马只有内辔,共六条缰绳,御手两手操纵六条缰绳,互不紊乱,操纵自如。汉代规定官吏出行一般均须乘车,而且乘车须按规定等级,不得任意降格或升格,违制者要被有司劾奏,受削职免官处分。民间富裕之家既有载人的轺车,更多运货的牛车。汉武帝时,京都长安一些富户往往有“轺车百乘,牛车千辆”。长安附近,有时甚至集结万辆以上车辆从事礼宾活动。据《汉书·食货志》载,匈奴浑邪王来降,汉发车3万乘相迎。由此可见汉长安城车辆数量之多。汉代长安用牛驾车相当普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多乘牛车。牛车的普及成为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特征。西汉初年,由于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国库空虚,皇帝的乘舆也难配备毛色相同的四匹良马,因而帝王将相多乘牛车。后来官苑及民间养马虽逐渐增多,但攻伐战争不止,马匹多被军队征用,乘车依然以驾牛为主。汉宣帝的外祖母王媪随使者来长安,乘黄牛车,百姓谓之“黄牛妪”。蔡仪为给事大将军幕府,家贫常步行,门下好事者合议凑钱给他买了辆犊车。著名儒家学者朱云住在户县时,也经常乘牛车从诸生。甚至官家祭祀活动也“皆赐常牛、驿牛赠祭”,说明当时驿站运输也使用牛车。《后汉书·皇后记》以“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来形容交通繁盛。《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帝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拒匈奴”,说明还有以牛牵引的战车。民间牛车更多,汉昭帝死后修筑陵墓,一次雇用长安民间牛车3万辆,从便桥(西渭桥)下装载沙子至陵墓工地。使用牛车的风气自两汉、魏晋南北朝绵延至隋代,甚至隋代皇帝车队的属车也为牛车。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木车遗迹

  

  唐代国力殷富,重新流行马车,通都大邑以马车为多。尤其京畿地区的长安道上,冠盖云集,车马轰鸣。从唐代诗人“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九衢车马轰如雷”,“车驰马走咸阳道”等诗句中,可以想见当时情景。但运输货物仍以牛车为主。唐中宗崇饰寺观,役民运木石,韦嗣立上疏谏止说:“转运木石,人牛不停”。唐宪宗征伐淮蔡,长安民户供军役,“车数千乘相错于路,牛皆馈军,民户多以驴耕”。韩辽浚复漕渠,说“此漕若成,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内,无车挽之勤,则辕下牛尽得归耕,承利秦中矣”。上述事例均说明以牛驾辕在唐代长安仍十分普遍。

  宋代畜力车的动力和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但出现新的车型。客货运输有太平车、平头车、宅眷车、安车等。太平车也称辎车,“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椎朴,以牛挽之,日不能行三十里。少蒙雨雪,则跬步不进,故俗称太平车”(《即氏闻见录》卷22)。太平车有厢无盖,车厢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鞍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六头拽之。车两轮与厢齐,后两斜木脚拖掖,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骡、驴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唬之,使倒坐缍之,令缓行。可载数十石。平头车亦如太平车而小,而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即衡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而驾之,多用于拉货运杂货。平头车不同于太平车的地方,除车身小载货小而轻外,最大的不同在于系驾方式。太平车双辕只有二三尺长,是用鞍套系驾,拽车牲畜多是骡、驴。平头车辕木很长,衡木置于牛的项部,多以一牛系驾。宅眷车与平头车大体相似,但前后有构栏门、垂帘,专为妇女乘用。老年人则多乘安车。安车的车轮不能太高,高则摇动;车身长六尺,可以躺卧,车宽可以合辙;轮周钉有钱大的蒲索以减震;车厢上有四柱,用竹箪作盖,纸糊黑漆;厢高一尺四寸,厢板上铺茵垫;门在车后,两边有小窗;车厢内一小板,阔尺余,放书册或杯盘;车后有油布缚于厢柱,有风时半展,遇雨时全展,无雨无风时卷起系于车后;车厢内前有“纳陛”,升起可垂足而坐,架平可以躺卧,适于长途旅行。宋代畜力车多为牛车,尤其长途载重车辆几乎全系牛车,西安府向京师“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

西安南郊出土的元代灰陶车马

  

  元代依然流行单驾双辕畜力车。1966年在西安市南郊元墓中出土灰陶车马模型,车为双辕双轮,车厢长方形,四周有厢板,两侧及后部有栅栏状窗户,前面有门,上有篷盖作穹窿形,前面出沿较深呈拱形,单马系驾,马配有桥形鞍、络头,两辕间有绊绳系于马鞍,车轮有辋、辐、毂,每轮有辐条16根。这种单驾双辕车与唐、宋时车辆几乎没有区别。

  明、清时西安的畜力车分客用、货用和客货两用三种。货车又称大车或长车,驿站货车多为一车一骡;民间货车多用二三匹骡马拽引,俗称“二套”或“三套”,可装载3000斤货物。另有牛车,车轮有木制、铁制两种,也有在木轮周围包以铁圈的,多用于农村。客用轿车为传统的篷盖车,有篷、窗牖、布幌,可乘客2人,携带行李百余斤;近距离且非急事者用一匹骡马拽引,远程则用“二套”或“三套”。驿站的驿车及民间车辆多为一车一马或一骡,商车多为“二套”、“三套”以求多载。另有在大车上临时圈圆席棚供乘客用的车辆,称为棚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