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七章__广东名胜古迹
2013-02-03 | 阅:  转:  |  分享 
  
广东名胜古迹1、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
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
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
构架改建成。广东名胜古迹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
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墙绿瓦,巍峨壮观,被誉
为“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镇海楼两侧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
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广东名胜古迹2、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光孝、六榕、华林、海幢光孝寺:广州市历史最悠久、占地
面积最大的佛教寺庙,位于光孝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该寺最初是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的府邸。三国时
期吴国骑都尉虞翻因忠谏而触怒吴王孙权被贬广州,遂在此处修建住宅并讲学,虞死后家人将其住宅捐施佛门改成为庙宇,取名“制止寺”。到了东
晋,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五间的大雄宝殿,改寺名为“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园寺”。初唐时改名为“法性老”。南
宋初年又改名为“报恩广孝寺”,之后又将“广”字改为“光”字,遂定名“报恩广孝禅寺”,简称“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算来有850
多年的历史了。广东名胜古迹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离光孝寺不远,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
,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宝庄严寺。南汉时宝庄严寺改名为长寿
寺、宋初寺。塔均毁于火,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寺院,更名净慧寺。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重修宝塔,下瘗佛牙舍利,龛藏贤劫千
佛像,故更名为千佛塔。北来元符三年(1100年),大文学家苏东坡由海南贬所北归,路经广州到该寺游玩时,应寺中僧人道琮之请为寺题字,
即书下“六榕”二字,后人敬重苏东坡遗墨,将“六榕”刻字造一木匾悬挂于寺门之上。广东名胜古迹华林禅寺: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
边,叫西来初地,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后人尊崇菩提达摩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
。达摩还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这是他在我国最先传扬佛教教义的圣地。西来庵建成后,历隋、唐、
宋、元、明、清诸代多次修葺,并经多次改建为砖木结构,“传灯不绝”,长盛不衰。该庵始建1100多年后,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
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又开拓庭院,广植树木、引入流水,营造起一座更清新、典雅、幽静的颇具规模的佛教
丛林,面积达3万平方米,并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寺。广东名胜古迹海幢寺: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的海幢寺,素以环境清
幽、园林优美而著名。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其原址南汉时称为“千秋寺”,明末改为寺院,称作“海幢寺”。清初该寺大规模扩建、遂成为
广州“四大丛林”之冠。1932年辟为河南公园,1933年更名为海幢公园。抗战时期园内设施为日寇尽毁,抗战胜利后和解放后都对公园进行
过多次修葺。“文革”期间海幢寺惨遭浩劫,文物古迹尽遭破坏,各种佛像等艺术精品均无一幸免。1993年3月起海幢寺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
动。广东名胜古迹3、陈家祠广州市的陈家祠,位于中山七路,又名陈氏书院,在神州大地知名度颇高,是广东现存祠堂中最富有广东特色
的艺术建筑群,布局严整,装饰精巧,富丽堂皇,1958年后被辟为广东省民间艺术博物馆。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二十年
间(1890一1894年),是从前姓陈的广州人用以供奉祖先的庙寺。那时,广州姓陈的不但居多,且最有地位。因此他们集资建起了这座陈氏
合族祠。这是一座“广五间、深三进”,面积达一万三千二百多平方米,前后拥有八十多米长的三排大殿,中间和左右两侧贯以四条长廊,组成六个
大院庭。广东名胜古迹4、广东四大名山:肇庆鼎湖山,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惠州罗浮山鼎湖山: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
,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
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
活的自然博物馆”。广东名胜古迹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
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
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
刹之首。广东名胜古迹韶关丹霞山: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
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
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
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
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广东名胜古迹西樵山:位于南海市西樵镇,峰峦海拔300米上下,主峰高340多米,钟灵毓秀,
奇丽妩媚,山势蜿蜓,丛林茂密,流泉飞瀑,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庙宇成群,名胜古迹举目皆是。山上的奇崖、怪洞、寒潭、飞瀑,以及名胜古迹,
吸引游人寻幽探勝,纷至沓来。主要景区有:白云洞景区、碧玉洞景区、翠岩景区、石燕岩景区、南海观音文化苑、黄大仙圣境园、大湖公园等。
广东名胜古迹罗浮山: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素有“岭南第一山
”之称。罗浮山共有大小峰峦432座,名泉瀑布980多处,石室幽岩72个,洞天奇景18处。罗浮山是罗山和浮山的合成。三大特色:奇峰怪
石,飞瀑名泉,洞天奇景。较为出名的五观五寺是:冲虚观、酥醪观、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华首寺、宝积寺、延祥寺、明月寺、拔去寺
。除冲虚观古观、延祥寺保存较为完整外,其余寺观已湮没。广东名胜古迹5、北江沿岸飞来峡、小北江飞来峡:飞来峡风景区位于广东
清远市东11公里处,南距广州68公里。这里历史悠久,有“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之称。飞来峡又名禺峡、中宿峡、清远峡、位于北江中
下游,全长9公里;是北江三峡中最险要的地方。这里峡江迂回曲折,水碧晶莹,两岸各有36峰,夹江相对,起伏连绵。峡中古迹有飞来寺、飞霞
洞、藏霞洞、锦霞禅院。如果在江中泛舟,可览“金锁潭”、“白花谭”、“钟潭”、“凝碧湾”、“韩愈泊舟处”、“东坡钓矶”以及“一水远赴
海,两山高入云”的好景。飞来寺在飞来峡北岸,依山傍水,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汉景帝时被道教徒列为全国策十九福
地。广东名胜古迹6、小鸟天堂:小鸟天堂是广东新会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天然赏鸟胜地,它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
380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树上栖鸟千万只,鸟类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奇特,世间罕有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1933年,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乘船游览后叹为观止,写下优美散文《鸟的天堂》,这棵榕树便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小鸟天堂”。鸟天堂的鸟类以野生鹭鸟居多,还有毛鸡、麻鹤……白鹭晨出暮归,灰鹭暮出朝回。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