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商君法圣 2013-02-03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2013-02-03 20:14:16)
标签:

转载

分类: 中华道统新科学

DNA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它在人身体中担当何种角色﹐在人的灵性发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却很少人知道﹐本系列将陆续解开其中的谜团。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个试验。

 

一八九一年﹐德国科学家汉斯?德利希(Hans Driesch) 以海胆这种独特的无脊椎动物为实验对象﹐把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结果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幼虫﹐只是形体偏小﹐而不是变成一种畸形的不完整生物。他还发现如果把海胆生长初期的球体胚胎切成八块﹐每一块又会各自发育成全新的胚胎﹔就算是全部只有营养细胞﹐完全没有动物细胞的胚胎碎块也一样。现代人会认为这样的观察结果没什么了不起。我们会自动推想﹐生物的每个DNA分子都含有生长密码﹐可以让一颗细胞长成全新的生命体。但请别忘了﹐这只是其中一种理论﹐并非唯一的理论……甚至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德利希相信有一种全面性的指引力量﹐决定了每一个胚胎细胞的生长。这股力量含有一种讯息﹐会根据细胞当下的处境下达指令﹐指示细胞做正确的事﹐海胆就是一个例子。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DNA研究的先驱德国科学家汉斯?德利希(28 October 1867 - 16 April 1941)

 

他在一九一二年发表了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启发了当时的俄国生物学家葛威区(Alexander Gurwitsch) 延续相关研究。葛威区相信这种有丝分裂能量场是所有生物的维生关键﹐生物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会吸收﹑也会散发这种能量场。他用洋葱来做实验。因为洋葱所有叶子都是从洋葱顶端长出来的﹐所以他假设洋葱发芽时﹐大多数的生命能量会从顶端散发出来。他把一颗发芽的洋葱顶端对准另一颗洋葱的侧面﹐两颗洋葱并未碰触到。很明显﹐第二颗洋葱的生长速度远超其它洋葱﹐而且在对准处还出现了明显的隆起。葛威区发现﹐只要在中间放一片能阻挡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玻璃﹐就能完全阻挡这种效应。不过如果放的是石英板就没有阻挡作用。一九二六年﹐葛威区也发表了他自己的报告﹐他认为﹐洋葱顶端散发出可测得的微弱紫外光﹐产生所谓的致细胞分裂效应。大家注意﹐紫外线散发是宇宙源场(宇宙中存在的各种能场总称) 特有的现象﹐就像丢一颗石头到湖里﹐我们看见的是湖面上所泛起的涟漪﹐而不是石头本身。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俄国生物学家葛威区(1874-1954)

 

耶鲁大学的神经解剖学家哈洛德?波尔(Harold S.Burr) 发现未受精的蝾螈卵有一种带电的能量场﹐而且在植物的秧苗及其它各种不同的生命体也发现电场﹐电场的电荷会随着生长﹑睡眠模式﹑光照量﹑组织再生﹐甚至月亮周期而变化。美国外科矫正医师罗伯特?贝克(Robert Becker) 也曾研究人体的自然电场﹐他发现每个受试者身上电荷最高的地方﹐就是中医针灸所谓的穴道。很明显的﹐古人远较我们认为的聪明。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耶鲁大学的神经解剖学家哈洛德?波尔(April 18, 1889—February 17, 1973)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外科矫正医师罗伯特?贝克(May 31, 1923 ? May 14, 2008)

 

一九八四年﹐这是DNA研究划时代的一年。彼得?卡里耶夫博士(Peter Gariaev) 发现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葛威区的致细胞分裂辐射也就是源场的运作很可能是透过DNA来操作的。他指出﹐DNA分子里可能没有生物的完整遗传密码﹐至少DNA分子并非遗传密码的最终位置。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俄罗斯科学传奇人物彼得?卡里耶夫博士

 

当卡里耶夫把DNA样本放在一个小小的石英容器里﹐然后用微弱的雷射照射﹐再用精密的光子探测仪观察变化﹔他发现DNA就像一块吸收光线的海绵。DNA分子把光全数吸收﹐并且以螺旋状的方式储存光子。DNA显然创造了一种会吸收光线的漩涡﹐跟黑洞概念差不多﹐只是规模非常非常的小。

 

我们不习惯把光想成可以储存的东西﹐因为在普通人的意识中﹐光通常都是以高速穿过空间的。如果可以把光留在一个定点﹐我们大概会认为光会慢慢消失﹐然后失去能量。即使是光合作用﹐植物储存光的唯一方式就是立刻把光能量转换成叶绿素。现在光本身就像食物一样﹐任由DNA把它储存起来……就像松鼠把松果藏在空心的树干里过冬一样。这种现象引发我们更多的新问题。储存光的到底是什么﹖光如何储存﹖又为了什么要储存﹖思索一下﹐接着看卡里耶夫的发现。

 

当卡里耶夫博士正准备结束实验的时候﹐他观察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他拿起装有DNA样本的石英容器﹐把容器挪到一旁。就在此时﹐发生了让他震惊的事﹕虽然他已经把样本倒光了﹐但是容器里面竟然继续发着光﹐螺旋状的光在原地旋转﹐仿佛DNA还在容器里面一样。

 

无论是什么把光留住﹐都代表完全不需要透过DNA分子。那是别的东西一样﹐一种看不见得的东西。这种东西有强大的力量能留住可见光并加以控制﹐把光排列成DNA分子的形状。唯一合理的科学解释是DNA分子具有一种能量场﹐就像是DNA的能量「复制品」。这个「复制品」跟原版DNA分子呈现同样的形状﹐虽然拿掉了DNA分子﹐但是「复制品」还留在原地。「复制品」不需要DNA分子也能进行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储存可见光。有某种类似重力的力量﹐把光子牢牢抓住。

 

这项结果引发的背后意义﹐令人难以想象。显然的﹐人体有几兆个不同DNA分子﹐而且排序结构分明。如果扩大卡里耶夫的实验﹐很可能会发现人体也有一个能量「复制品」。这与德利希﹑葛威区﹑波尔和贝克的理论及观察完全的吻合。那就是﹐有一个信息场会告诉我们的细胞该怎样做﹐以及在哪里做。有了卡里耶夫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也许DNA分子最重要的功能是储存光﹐包括在身体里与能量复制品里。

 

DNA魅影效应﹐可说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我们因此发现了DNA分子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奇特关系﹐现在我们有证据显示﹐DNA连结着看不见且尚未被发现的能量场。虽然这种能量场不是电磁场﹐但确实可以控制电磁能﹐例如﹕储存光子﹐甚至在实验分子已经离开后﹐依然能够把光子留在原地。

[转载]进入DNA的神秘世界(一)

DNA魅影效应现象

 

下一节将讲述卡里耶夫更惊人的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