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工,不是有熱情就可以

  黑狗兄 2013-02-04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

志工,不是有熱情就可以

作者:吳錦勳   
出處:《30》雜誌 2012年12月號 第100期


  •  5
  •  1
  •  
  •  2942

     嚴長壽口述:

     很多人覺得退休就是什麼都不做,這樣子就會長壽。也有的人賺了錢之後,不曉得轉彎,不會善用資源,做出對社會及人類有貢獻的事情。

     然而,我想要追求的是一種有意義的生命境界。成立公益平台是我給自己的一個使命,要做花東永遠的志工,也期許公益平台成為一種示範,接引更多天使、志工、資源進入花東,轉化成為源源不斷的改革能量。

     我常說要做花東的「志工」,但什麼是「志工」卻值得玩味。

     過去我曾在一次志工共識營中,提到我對「志工」的看法。我要基金會的同仁想辦法先養成一個習慣,也就是志工的第1 個心態:「我們是去傾聽、整合、啟發、伴護,而不是去幫助或施捨。」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引進許多資源或是人脈,深入部落,了解當地問題,改造產業教育和環境,但是我始終不願意說這是一種「幫助」,因為我認為這所有的努力,只是把舞台「還給」本來就有天賦的人。讓他們被整個社會看到,找回自信,我們絕不是在「施捨」!

     其 實短期的志工若對當地環境和自己能力不夠了解,有時候反而初期會成為公益團體的負擔,例如,一個有愛心的志工,到非洲動亂戰火的國家,可能心理上一時無法 忍受環境很糟、大量的災民、血肉模糊的屍體;或者說不定到了某個地方,自己都先水土不服,瀉肚子好幾天;或是一去西藏便得到高山症,頭痛得一塌糊塗。可能 自己都需要很長的調適,才能找到施力點。原先以為是去幫助別人的,之後才發現自己先需要被人幫助。

     志工的第2 個心態是:「我們不是來幫助別人,而是來學習的,甚至學習到我們一輩子都不太可能學到的新事物。」

     每 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醫生平常都在自己專精的領域,藝術家也習慣在自己藝術家的領域,學生也在自己的學習領域,較少有機會跳出自己狹隘的 領域,將自己放大到別的環境去,因此從事志工便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一方面既可以貢獻專業,一方面又不必死守某一專業。

     因為身為「志工」必須要捨棄專業的傲慢,更謙卑地倒空自己,學習跟別人、不同組織、部門互動,甚至跟陌生組織團隊合作,異中求同,產生共識,激發潛能,打開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