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肿瘤牢记6大守则 1 积极控制致癌因素 ◎个人生活习惯中的致癌因素,如吸烟、食用霉变食物等;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污染; ◎职业性致癌物,如长期接受射线、橡胶、石棉等; ◎天然性致癌物,如真菌、病毒、植物、阳光等; ◎内源性致癌物,即人体的某些代谢产物,如进入胃内的食物中的胺、亚硝酸盐,在低酸和细菌的作用下变为容易致癌的亚硝酸胺等。
2 减少致癌性暴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肺癌、膀胱癌、食管癌、胰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都与吸烟有关; ◎食物,如食盐过多易引发胃癌,高脂肪饮食易引发乳腺癌、大肠癌等; ◎职业与环境; ◎多种癌和细菌、真菌、病毒有关; ◎性及生殖因素,强调健康的性生活; ◎过度饮酒,现在认为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但这里指的是红葡萄酒,饮用白酒等烈性酒是绝对有害的; ◎阳光,它也能引起肿瘤,如皮肤癌。
3 警惕肿瘤早期的7大警报 ◎大、小便习惯的改变; ◎久治不愈的疼痛; ◎反复出血和血性分泌物; ◎乳腺和其他部位增厚或有肿块; ◎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疣或痣有明显变化; ◎持续咳嗽和声音嘶哑。
4 干预癌前状态,阻断其进程 肿瘤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正常细胞要演变成癌细胞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以胃癌为例,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轻、中、重)→肠上皮化生(浅、深)→不典型增生(轻、中、重)→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历时至少20年以上,即使已成为早期胃癌,再进一步发展至进展期癌也需数年时间。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非正常细胞进行早期干预,阻断其发展。
5 定期普查,及时发现未浸润或转移的早期癌 如果患者体内已经有了早期癌,在它还未出现症状,癌细胞还没有转移、没有浸润前把它找出来,就可以花很小的代价去治疗它,不但疗效高,病死率低,而且还将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6 重视心理防癌作用 人的心理状态对机体的免疫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自身做起,努力讲究心理卫生,保护和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无疑是能够起到防癌作用的。 ◎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个性中一些不良因素,如性格过于内向、情绪稳定性差、自我压抑等; ◎经常对自己进行心理减压,做一些合理宣泄,如向家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工作压力和内心的不快及做一些放松训练,如肌肉神经放松练习、冥想放松训练、想象生活中非常美好的事物和景色、做深呼吸运动等;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劳逸有度,饮食有节; ◎经常锻炼身体,多接近大自然等。
BY:徐光炜 专家简介: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前院长、教授。现任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名誉院(所)长,世界卫生组织(WHO)胃癌协作中心委员、亚太地区肿瘤协会(APFOCC)常务理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委员等职,还曾担任国际胃癌学会(IGCA)的理事。徐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乳腺及消化道肿瘤的诊治,致力于胃癌及乳癌的防治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