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牧童遥指杏花村”考

 温州黄建东 2013-02-05

一提起杏花村,人们不禁联想到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境优美,笔调生动,写出了一派江南旖旎春光。

也许这个缘故,杏花村佳酿的美名就如同春风吹拂杏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誉满全国。杏花村的命名,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吉林、江苏等省,而且大家都引用杜牧这首诗,加以穿凿附会,彩笔点染,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引用最多、宣传最广的恐怕就数山西汾阳县杏花村了。

就我们所见,早在一九五七年十月《旅行家》就刊登了《汾酒产地——杏花村》一文。自那以后,《羊城晚报》(五九年、八一年)、《山西日报》(七八年)、《北京晚报》(八年)、《文化与生活》(八年)、北京《旅游》(八年)等等,报刊都发表了有关汾酒与杏花村的文章,刘集贤、文景明还写有一本《杏花村里酒如泉》(1978年9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册子,并从不同的角度引用了杜牧这首诗。

那么,牧童遥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呢?

查考历史,此杏花村并非山西汾阳县杏花村,而指的是安徽池州杏花村。

唐代池州又名池阳郡,管辖四县:秋浦、青阳、至德、石埭。池州治秋浦县(今贵池县)。当时只有一万七千多户,但地处江南,依贵池之美,据石城之固;九华屏陲,齐山逶境;峰峦迭翠,风景秀丽。这正是:“山离南廊二三里,果胜西湖六七分。彼以人工加点缀。此因无趣绝尘氛。无岩不是玲珑体,有石皆成绉瘦纹。最爱翠微亭上望,岚光连水水连云。”(清?姜文彪诗)江南胜境吸引了许多名人诗家留连吟唱,李白咏出了《秋浦歌》,司马光写出了《齐山呈王哲》,岳飞作出了《池州翠微亭》等等,其中也包括了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清明》。

杜牧(公元八三——八五三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是晚唐时著名的诗人与古文家。他的诗歌情致豪迈,继承了杜甫的传统,后人称他为“小杜”。他是会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九月由黄州迁任池州刺史的。在赴池州途中,诗人百感交集地写道: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沉沉。

—《将赴池州道中作》

会昌六年二月,唐宣宗即位,四月罢免了宰相李德裕的官。由于政局的变化,当年九月,杜牧接到迁睦州刺史的新任命,不久又内升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赴任长安。这样,杜牧在池州整整停留了两年。

诗人在池州任职期间,不仅留下了许多政绩(如兴修水利、园亭建筑、减轻百姓负担等等),而且留下了几十篇瑰丽的诗章。这些诗多半是他吟咏池州山水名胜和个人写意抒情之作,如九华的美姿,齐山的苍劲,秋浦的帆烟,江南的田园,湖光山色,青竹茅舍,无不凝聚笔端,富有典型的地方风貌特征。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九华山》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九日齐山登高》

势比凌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题池州贵池亭》

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今天读来仍感身临其境,古风林立,历历在目。据旧志记载:贵池城西有杏花村,每当清明,杏花盛开之际,诗人总要到杏花村一家姓黄的小酒店里畅饮一番。一次,酒酣兴来,而作《清明》一首。

此诗写成,不胫而走,后世许多名人诗家络绎不绝,盍兴乎来。怀古发幽,慕名和唱,真是杏花入诗,千古传诵。

如宋朝曹天祜的:“久有看春约,今才出廊行。杏花飞作雨,烟笛远闻声。旧踪寻何处,东风暖忽生,酒垆仍得醉,倚待月华明。”(《杏花村》)

明朝沈昌的:“杏花枝上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杏花村》)

如果把历代名人围绕贵池杏花村所作的诗词搜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杏花村”专集。

再查《江南通志》第三十四卷:“杏花村在府秀山门外里许(见旧县志图),因唐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这里所云“得名”,应理解为扬名。因为杏花村本来有之。后来由于名气大振,后人就在黄家酒店,即当年杜牧畅饮“古井”旁,圈围栅栏,勒刻“黄公清泉”和“黄公广润玉泉”等碑文。明天启年间,开始建亭,太守顾元镜一面作《杏花亭记》于此,一面和诗随唱:“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红杏添春色,黄垆忆昔时。……”清代知府周疆在《筑杏花亭碑记》中写道:“自有杜牧之《清明》诗后,村遂以杏花村名,且筑亭于其中为游……”《贵池县志》第八卷中也有同样的话:“杏花村者,唐杜司勋刺池州时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句,……杏花村自公留下句,而后遂成千古名区。”明大尹李歧阳题“杜刺史行春处”六字,井栏断碑直至五七年还存在。

查新编《辞海》,“杏花村”(第2877页)条目注中也指出: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略)一诗,即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还有,诗人在《登九华楼》一诗中曾说:“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可见,他对贵池的一山一水都充满了灼热的感情,这位“异乡”之客并抱定要在江南“芳草”地立足安“家”。就在他内升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赴任长安时,还没有全部把眷属迁走,唐末大诗人杜荀鹤(公元八四六—约九七年)就是他季子,一直留在池州石台。这在《中国人名大辞典》(465页)和《辞海》(2873页)中,都有详细的注释与说明。

根据我们的多次考查,诗中“杏花村”确在安徽贵池县城西。解放初期,杏花村尚有三十多户人家。后来随着县城的扩建,原住居民逐渐搬走,而和县城联成一片。但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曾先后叫“杏花村”、“杏花大队”和“杏花乡”,“杏花公社”;原住地的中学就叫“杏花村中学”等等。原“古井”就在县针织厂和县供销社之间;井深三米左右,水质清澈透明,毫无杂味,可供食用、洗衣。这也就是《县志》中所云:“香泉似酒,汲之不竭”的“黄公酒垆”处。现在该县酒厂虽未用此水,但仍以“杏花村”为商标,酿制成各种杏花之名酒,以慰九泉下诗人之诗灵。更为重要的是,北山上还有一古亭。在南北门上各有一块大理石,上刻“清凉境”三字,乃为杜牧乡游杏花村时铭建。

再有,从《清明》诗的风格和气氛中,也可得到佐证。春末夏初,清明连谷雨,正是江南雨水渐多的时候,贵池旧农谚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李白桃红春盈门。”诗中引农谚,农谚中有诗话,真是一脉相承,殊葩同根。正好印证了原诗中的生活来源和长江流域“黄梅季节”前的特有气象特征。这与晋中平原“清明常明,谷雨无雨”的自然景象是极不相称的。此外,诗中的“酒家”、“牧童”、“行人欲断魂”,也带有江南风土人情特色。与杜牧在《江南春》中所描绘的地方色彩浑然一体。却与山西汾阳一带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迥然不同,虽然那里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但当时并无“杏花村”这一地名。汾阳县东何时出现杏花村?或许在唐末以后,也就是说《清明》诗在前,杏花村在后,并引其诗中“酒”意而得名(这可能也是其它杏花村的来历)。另外,据学者缪钺的研究考证,杜牧一生“三守僻左,七换星霜”,其中之一便是任池州刺史两年,但从未到过山西,更不要说“借问酒家”了(详见《杜牧诗选》附:《杜牧行年简谱》)。

由此可见,不论从时间、地点,大量的文物古籍和诗境本身而言,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并非山西汾阳县东,而是在安徽贵池县西。

《艺谭》198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6期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