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期间出血辨病论治4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经间期出血
  
  [辨病论治]
  在临床实践中有部分经间期出血患者仅见两次月经之间有少量阴道出血而无他症可辨,病史资料和素体状况亦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时就应根据经间期机体所发生的特殊生理变化,以及肾阴虚是本病常见病因的要点,辨病论治,遣方用药。
  1.经验方(《妇科奇难病论》)
  经间期出血时,治宜滋阴壮水以制火之法。用两地汤加旱莲草、藕节、夜交藤、益母草;平时调养,宜用《景岳全书》之加减一阴煎(生地、白芍、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去知母,加女贞子、淮山药、玄参、枸杞子治之,使阴阳洽调,气血平和,以期达到从根论治,防止再出血的目的。班秀文认为经间期出血多见于阴虚阳亢之体,在治疗期间凡是辛热香燥、动阳助火之品,一律禁忌;已婚妇女,则应禁止房事。
  2。温肾活血汤(经验方)
  组成: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巴戟肉、紫石英、熟地、淮山药、山萸肉、当归、红花、泽兰、益母草。
  功效:温补肾阳,活血化瘀。
  肾阳不足不能蒸腾肾精化生肾气,影响到胞宫的固藏,同时胞脉血行瘀滞,新血不得归经,以致子宫出血。全方温.肾活血以治其本,本固则经间期出血自愈。

 [其他疗法]
 一、外治法
 经间期出血腹痛,可用热水袋或热敷灵、寒痛宁熨疗袋等外敷、外熨下腹部,以缓解疼痛.

  二、针灸疗法
  取关元、三阴交、血海、行间穴。
  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宜于每次月经干净时针刺,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推拿疗法
  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肝俞。
  行穴位按摩疗法,每穴按摩3—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四、饮食疗法
  1。猪皮胶冻(《药膳食谱集锦》) 猪皮1000g,黄酒250ml,白糖250g。将猪皮去毛、洗净、切碎,浓煎,加黄酒、白糖调匀,冷却备用。每次用20g,以开水冲化温服。适用于阴虚证。
  2.乌梅糖水(《饮食疗法》) 乌梅肉15g,红糖适量。将乌梅肉、红糖放入瓦罐内,加水500ml,煎至300ml,去渣分2次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经郁火证。
  五、西药治疗
  1.对症治疗 出血量较多者,给予止血剂;少腹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剂,或小剂量镇静剂。
  2.性激素治疗 预防出血,给予雌激素,提高雌激素水平,以避免其急剧下降所导致的出血。常采用己烯雌酚0.125—0.25mg/天, 自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或炔雌醇O.005~0.01mg/天,自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服用,连用10天。

  

  (多种疗法}
  1.效验方
  (1)罗元恺验方(《全国中医妇科验方集》):生地、熟地、山萸肉、淮山药、女贞子、墨旱莲、生龟板、阿胶、白芍、五味子。
  功用:滋肾养阴。
  适应证:肾阴虚之经间期出血。
  (2)芩地汤(《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
  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地、熟地、黄芩、白茅根、地骨皮、地榆炭、生甘草。
  功用:清热滋肾,活血止血。
  适应证:血瘀型之经间期出血.
  (3)益母草汤(《刘奉五妇科经验》):益母草、山楂肉、红糖。
  功用:活血祛瘀。
  适应证:血瘀型之经间期出血。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
  功用:滋阴降火.
  适应证;阴虚火旺之经间期出血。
  (2)六味地黄丸
  功用:滋阴补肾.
  适应证:肾阴虚之经间期出血。
  (3)龙胆泻肝丸
  功用:清热利湿.
  适应证:湿热型之经间期出血。
  (4)云南白药胶囊
  功用。化瘀止血.
  适应证:血瘀型之经间期出血。
  3.食疗方
  (1)淡菜粥:淡菜50g,粳米lOOg。
  功用;补肝肾,滋阴血。
  适应证:肾阴不足之经间期出血.
  (2)芹菜金针汤:干芹菜30g,金针菜30g。
  功用:清热凉血.
  适应证:湿热型之经间期出血。
  (3)莲藕糖水。鲜藕连节500g,白糖适量.
  功用:清热凉血,化瘀止血.
  适应证:血瘀挟热证之经间期出血.
  4。针灸疗法
  (1)体针:血海、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肾俞、膀胱俞、脾俞,每次取3.-~4穴针刺。
  (2)耳针:子宫、卵巢、内分泌、肾、膀胱,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