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经常找不到东西吗,找东西的十大建议。

 海韵风清 2013-02-05

不小心找不到饭卡?不记得课本丢到哪?找不到写着重要内容的便条?

《怎样找东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所罗门将为你指点迷津。他自创了“寻物学”,自称是该实用科学领域的唯一教授。利用他“寻物学”的10点建议,饭卡或者便条没准会奇迹般地再现。

第一点建议对于刚刚体验过“丢了钱包”的人,简直就是救心丸。“不要急于寻找,”所罗门说,“丢东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翻箱倒柜,漫无目的地胡乱折腾,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想办法。”

第二点建议道出了所罗门寻物学的精华。“东西没有丢,丢失的是你正常的思维。”他说,“没有丢失的东西,只有不会找的人。”

所以,我们不得不接纳第三点建议,盲目的恐慌会遮蔽我们的眼睛。开始寻找之前,一定要心态平和,自信满满。不妨先坐下来喝杯茶,然后开始忙活。

建议四很简单。“东西经常会待在最初的地方,”这位哈佛大学高材生说,“你是不是有存放东西的固定地点?如果有,先找那里,别让眼睛左右你的思维。外套可能就挂在常用的衣架上,字典可能就放在书架上。万一没在,它们自己也跑不了,很可能待在你最后一次使用完放置的地方。”

至于第五点建议,大家或许都有类似的体验。“当你心绪平静下来时,你或许会奇迹般地记起丢失的东西。突然记得自己没有丢,只是放错了位置。”

有的时候,就像第六点建议的那样,你可能正直勾勾地盯着要找的东西,却就是“看”不见。“当一个人急匆匆,思维处于高度激动状态时,很容易成为‘睁眼瞎’,看不到要找的东西。请再仔细地寻找一遍。”

所以,当你嘴里咕哝着“车钥匙、车钥匙、车钥匙”的时候,牢记第七点建议--“遮蔽效应”。车钥匙其实就在你认为的地方,只不过被某个物体盖住了。 “掀开任何能遮挡东西的物品,如报纸。”

如果还没有,那么采纳第八点建议:有的东西只是稍稍挪动了一点位置,虽然很小,却足以让它们逃离你的视线。藏在打字机下的铅笔,放在抽屉最里面的工具等。“根据我的观察,东西挪动的距离不超过45厘米,以45厘米为半径画圆,仔细在这个区域寻找,胜利的概率比较大。”

第九点建议寓于常识之中,当你丢失什么东西时,好好想想丢在哪儿。“不要总在同一个地方找,前后左右多走几步瞧瞧。

当你筋疲力尽地翻遍所有的地方,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时,你得到最终的结论,也就是第十点建议:不是你的错。换句话说,别人借了你的雨伞,吃了你的油炸圈,拿走了你的车钥匙。”

“其实还有第十一点建议,”所罗门说,“无论如何,有些时候,命运会选择把某些东西从你的财产中永久地拿走,也许它再也回不来了。接受这一点,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