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怯 胎怯患儿包括西医学所称的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胎龄,还可从皮肤、头发、耳壳等外形去区别。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其出生体重多数不足2500g,身长不足45cm。皮肤薄、发亮,或有水肿,有毳毛及胎脂,头发乱如绒线,耳壳软,乳腺平坦无结节,指趾甲多未达指趾端,阴囊少皱襞,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在同胎龄正常体重的2个标准差以下,或在第10个百分位数以下,或比该胎龄应有体重低2500g者,若足月但体重在2500g或以下者,称足月小样儿。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别五脏病位 胎怯有五脏禀受不足轻重之分。肺虚者气弱声低,皮肤薄嫩,胎毛细软;心虚则见神萎面咣,唇爪淡白,虚里动疾;肝虚者筋弛肢软,目无神彩,易作痪疢;脾虚者肌肉瘠薄,萎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便下稀薄,’目肤黄疸;肾虚者形体偏小,肌肤欠温,耳廓软,指甲软短,骨弱肢柔,睾丸不降。 2.辨别病情轻重 小于胎龄儿据其临床表现,病变程度有轻重之分。轻型者胎脂消失,表皮轻度浸软再于后发皱可裂干,外型瘦长,眼睛张开能凝视四周。中型者除轻型症状外,羊水、脐带、羊膜、胎儿皮肤均有胎粪污染,伴羊水吸入或缺氧性颅内出血。重型者除上述症状外,胎粪色素沉着尤为明显,指甲、脐带、皮肤成黄绿色,但不均匀,表皮裂缝角化层下面的皮肤不黄,可与真性黄疸鉴别。 二、治疗原则 治疗胎怯可采用脏腑辨证分别论治。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禀赋不足,当以补肾培本为主,促进患儿加速发育成长。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者赖后天培补,充其不足,使气血化生有源,胎怯儿得以长养。临床辨证主要为肾精薄弱和脾胃亏虚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给予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气养血,温补脾阳治之。必要时根据证情需要,给予脾肾并补,并配合应用补肺、补心、补肝治法。补益同时佐以助运,避免呆滞。若患儿合并肺炎、败血症、硬肿症、溶血症等,又当先治其标或标本兼治,合并症好转后再缓图其本。 三、分证论治 1.肾精薄弱 证候表现 形体瘦小,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薄,耳舟不清,肌肤欠温,哭声低微,神萎少动,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脉息微弱。 辨证要点 本证为眙怯最常见证型,多见于早产儿,表现为肾虚,元精薄弱。与脾胃亏虚从头发、耳壳、神态、指甲诸方面可以鉴别。 治法主方 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熟地、茯苓、山药、枸杞子、紫河车、鹿角胶(烊化)、肉苁蓉、杜仲等。不思乳食加麦芽、谷芽、砂仁;兼见气虚加黄芪、党参;肢体不温加附子、鹿茸;唇甲青紫加丹参、红花。 2.脾胃亏虚 证候表现 肌肉瘠薄,手足如削,萎软弛缓,口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哽气多哕,便下稀溏,目肤微黄,啼哭无力,指纹色淡。 辨证要点 本证主要表现为脾虚胃弱,多见于小于胎龄儿。有双胎、多胎史及孕母高龄或多病史。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脾气虚弱,故吮乳无力或不乳,吐泻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治法主方 补气养血,温运脾阳。保元汤加减。 .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芪、人参、甘草、肉桂、干姜、茯苓、白术、陈皮。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泻者去陈皮,加山药、苍术;腹胀者加木香、枳壳;喉中痰多加半夏、川贝。患儿气微欲绝,用生脉饮注射液静脉滴注;四肢厥冷用参附汤救治。 (其它疗法) 西医疗法 l。一般处理 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不宜长期持续使用。 2.补充营养素 生后头3天给维生素K、,可防止出血,生后第3天可给维生素B、维生素C。生后第10天可给浓鱼肝油滴剂。生后1个月给予铁剂。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需补亢维生素E 2个月,防止生理性贫血加重,预防氧中毒。 3.预防低血糖 早期喂养及静脉补充10%葡萄糖,对血糖在2.22mmol/L(40mg/d1)以下者,即应静脉滴注25%葡萄糖2-4ml/kg,然后滴注10%葡萄糖,维持血糖在 2.22-5.5mmol/L.为妥。复发性低血糖可加用氢化考的松5一lO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泼尼松2mg/kg,每日口服。或高血糖素50ug/kg肌肉注射,每4小时1次。血糖稳定后停葡萄糖,再停激素。 4.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低血钙抽痉者,立即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用等量葡萄糖液稀释,慢滴。有红细胞增多症者则进行部分交换输血。对纳呆伴营养不良、发育不良者给予锌剂。或间歇输小量血浆。 5。防止感染 合并吸人性肺炎或其它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预防护理) 一、预防 做好产前检查,注意胎儿生长情况,积极治疗严重妊娠反应,预防和控制妊娠中毒症。纠正贫血,劳逸结合,避免感染。 二、护理 、 1.胎怯儿阳气不足,注意保暖,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用保温措施。 2.按体重、日龄计算所需热量,初生3—4天,不宜过多喂奶,可采用渐加法。吞咽功能差者可采用胃管喂养,或静脉补充营养液。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不直接吹风情况下开窗换气。一切用品均应消毒后使用,接触患儿应戴口罩、帽子,初生儿应侧位睡眠,防止呕吐物吸入,勤翻身以防发生肺炎喘嗽。 (文献选录) 《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胎中病论》:“儿自生下以来,面无精光,肌肉脆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黑睛少,羸馗多哭,此胎怯也。宜天麻浴汤治之。” 《小儿病源方论.胎怯》:“小儿因胎禀怯弱,外肥里虚,面咣白色,腹中虚响,呕吐乳奶,或便青粪,或头大囟开。若失治者,后必为慢惊风而难愈也。宜预服长生丸。” 《幼幼集成.胎病论》;“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精既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来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调元散助之。” (现代研究] . 一、药效学研究 以往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研究主要在发生原因和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药物治疗方法鲜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姚惠陵等认为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属中医胎怯肾脾两虚证,据此证型,研制出补肾健脾的助长口服液,用于临床,疗效良好。经动物实验表明,助长口服液可使胎怯豚鼠血生长激素、胃泌素、皮质醇明显升高,ACTH下降,均趋向于正常水平,表明其补肾健脾作用可能就是通过恢复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正常水平,使之发挥促进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调节全身代谢的功能实现的。(1)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是导致胎怯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研究已成为围产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张秀泉等报道,在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孕兔胎仔宫内生长迟缓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了丹参注射液加山莨菪碱的治疗效果,药物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含丹参、降香各2g)、山莨菪碱lmg,.每日腹腔注射1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2ml,每日腹腔注射1次,两组动物均从孕15天开始腹腔注射,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胎仔体重、肝脏重量及脑组织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胎仔宫内生长迟缓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治疗组子宫胎盘血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研究表明,血管解痉剂能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使胎体血浆氨基酸浓度上升,对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临床研究 关于本病的预防、临床分证、治疗及机理探讨,近年来均有研究。 胎怯的发生因素,众多研究均表明与孕妇的身体状况有关。仇风琴报道小于胎龄儿占同期活产新生儿总数的13.4%,小于胎龄儿父母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说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与父母矮小有密切关系,2.23%的小于胎龄儿母亲患有慢性病,可能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一个因素。另据八省市科研协作组调查报道,1989~1990年共调查产妇26 941例,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因素为:①孕母亲年龄≤20或≥35岁。②孕母身高偏低。⑧孕母仅具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及重体力劳动者。④母亲怀孕期拒食蛋白及脂肪食物。⑤孕母工作在放射线辐射范围内。⑥怀孕后期受外伤或性交。⑦父亲吸烟每日>10支或母亲孕期每日暴露在烟雾环境中达3小时以上。 胎怯儿除出生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足月儿外,其生长、智能发育亦受一定影响。如郭俊良报道,2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时期活产儿的4.1%,住院期间发病以产时窒息、肺炎、肺出血、硬肿症多见,院内死亡164例,病死率60.1%,存活60例。至1一12岁,其中2例严重脑瘫,5例1—2个肢体脑性瘫痪,20例上小学,11例学习困难.吴韵明在对150名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体格与智能发育调查后指出,体重150例中86例低于同龄儿均值,占57.32%,差异明显,身高发育150例中低于同龄儿均值69例,占46%,头围发育不受影响,智能落后与出生体重正相关,体重越低,影响越大。 胎怯患儿的临床辨证分型以往鲜有报道.汪受传等在对100例患儿临床观察后指出:胎怯患儿脏腑虚弱,有五脏不足的种种表现,由此分为5种证型,脾虚证:肌肉瘠薄。手足如削,口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嗳气多哕,腹泻腹胀,目肤黄染。肾虚证:身材矮小,头大囟张,甚则颅缝开解,颅骨软,发黄细少,耳壳软薄,耳舟不清,指甲菲薄未达指尖.足纹浅少,肌肤欠温,时或青紫,骨弱肢柔,男婴阴囊淡白松弛或有睾丸不降,女婴大阴唇分开小阴唇突出。肺虚证:呼吸微弱,浅快或不规则,咳嗽无力,皮肤薄嫩,透明滑粘,胎毛多而细软,胎脂满布。心虚证:精神萎靡,啼哭无力,唇爪淡白或青紫,面无光彩,身无血色。肝虚证:目无神彩或目闭不睁,筋脉弛长,肢软不收,或四肢拘急,时作瘈疭。 姚石安指出胎萎不长临床辨证虽有气血不足、脾肾虚损不同,总的治则以益气血、滋化源而固养胎元为主,在扶正前提下酌加活血药具有积极意义,临床观察表明,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方(黄芪30g,人参6g,菟丝子20g,狗脊、杜仲、仙灵脾、当归各15g,川芎、红花各12g)给孕妇口服,有改善不匀称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作用。姚氏的论点为预防胎怯儿的出生有一定积极作用。 姚惠陵等曾检测胎怯患儿血清T3、T4值以探索胎怯脾肾两虚证与一些内分泌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健脾补肾中药对其影响。结果表明胎怯患儿T3值低于正常标准,T4值高于正常标准。由于T3进入细胞较T4容易,其生理活性较T4强3—4倍,因此胎怯患儿T3值低下说明其生长发育和消化功能均处于低下水平,符合脾肾两虚证,经调补脾肾,治疗组血清T3值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健脾补肾中药可升高低出生体重儿某些低下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使之发挥正常功能,其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整内分泌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 汪受传等应用人参、紫河车、鹿角片、麦芽等药物制成的助长口服液,连续服药1个月,治疗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本病患儿100例,同时以不服药之同期患儿5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各项主要生长发育指标,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评定,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患病率、死亡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 胎怯 (其它疗法) 西医疗法 l。一般处理 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不宜长期持续使用。 2.补充营养素 生后头3天给维生素K、,可防止出血,生后第3天可给维生素B、维生素C。生后第10天可给浓鱼肝油滴剂。生后1个月给予铁剂。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需补亢维生素E 2个月,防止生理性贫血加重,预防氧中毒。 3.预防低血糖 早期喂养及静脉补充10%葡萄糖,对血糖在2.22mmol/L(40mg/d1)以下者,即应静脉滴注25%葡萄糖2-4ml/kg,然后滴注10%葡萄糖,维持血糖在 2.22-5.5mmol/L.为妥。复发性低血糖可加用氢化考的松5一lO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泼尼松2mg/kg,每日口服。或高血糖素50ug/kg肌肉注射,每4小时1次。血糖稳定后停葡萄糖,再停激素。 4.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低血钙抽痉者,立即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用等量葡萄糖液稀释,慢滴。有红细胞增多症者则进行部分交换输血。对纳呆伴营养不良、发育不良者给予锌剂。或间歇输小量血浆。 5。防止感染 合并吸人性肺炎或其它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预防护理) 一、预防 做好产前检查,注意胎儿生长情况,积极治疗严重妊娠反应,预防和控制妊娠中毒症。纠正贫血,劳逸结合,避免感染。 二、护理 、 1.胎怯儿阳气不足,注意保暖,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用保温措施。 2.按体重、日龄计算所需热量,初生3—4天,不宜过多喂奶,可采用渐加法。吞咽功能差者可采用胃管喂养,或静脉补充营养液。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不直接吹风情况下开窗换气。一切用品均应消毒后使用,接触患儿应戴口罩、帽子,初生儿应侧位睡眠,防止呕吐物吸入,勤翻身以防发生肺炎喘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6..儿科疾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