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潭公考论

 鲁继 2013-02-05

鲁运江

紫潭公鲁氏之先祖,这是鲁氏族谱多个版本都认可的。但紫谭公到底属于汉人,还是宋人,在鲁氏家谱中有两种图说。一是嘉鱼鹅塘鲁氏家族宗谱,记录有大宋宁宗庆元(乙卯)元年,(公元1195年)大学士登龙公和大宋理宗绍定戊子元年(公元1228年)进士杞重、举人望重两公的续谱同载;“历有年,所至乾正(鲁肃二弟雍公之子)后远传孙讳弼於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将紫潭公遗骨迁葬武昌县(鄂州)符石乡……以供祀典。”而且嘉鱼鹅塘的36个庄门文派的十一房兄弟支谱也是一脉相承的记载。二是鄂州大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志华公的首谱载;“紫潭公讳弼者,进士,宋太宗戊寅五年生(公元978年),为一世祖,于天禧三年(一九八九年谱载为天禧五年)迁武昌符石乡居住。”该谱明确表明,紫潭公就是讳弼,并不是嘉鱼鹅塘谱所言,弼迁紫潭公遗骨于符石乡祀典。这一说法而且得到了鄂州、大冶、阳新、咸宁等多塘谱序的传承,到底谁孰谁非,现根据作者收集的有关资料及其研究作一考论,与同族人共鉴。

(一) 紫潭公不是讳弼公

嘉鱼鹅塘宗谱载;“考鲁自伯禽受封,而后以国为氏,既仲连轻千金之爵,称天下高士,奚涓有功于汉室,五子袭封,厥孙荣显,生山东扶风县,独仍祖后至尽忠,始迁江右,发迹鄱阳,越数世,而有天潢生子紫潭、紫照,紫照生恭,宰中牟有异政,紫潭子三,长丕关东称五经复兴,职居史部,次赐为东海太守,有廉节光青史,三子发失传。赐生二子,长文韬俱登学士,汉献帝末迁江南凤阳府临淮县,次文兴失传,韬生五子,讳肃字子敬,其弟雍、显、相、臣,肃生七子,以乾为派,则皆紫潭之远孙,遇塘落业,前后分徙四十三县五十七分。在宋朝杞重公谱已诺之祥庚,嗣是公瓞绵绵,簪缨叠叠,功绩之赫赫。垂竹帛而炳旂,常各分载谱明晰,余无俗赘,独忆下車,时当出色,乘而观之知,宋时有鲁登龙会中太学士上舍,先时旧有家谱相传,至前明願斋由乡蔫授县令升江右黄堂,论功超越,两浙监院都御史…。”还载;“越数世,天潢生紫潭、紫照,照生恭,潭生丕、赐、发三子,赐生文韬和文兴,文韬生肃、雍、显、相、臣五子,文兴失传,肃生乾元、乾亨、乾利、乾贞、乾龙、乾凤、乾班七子。肃四子乾贞(鹅塘始祖)迁居嘉鱼鹅塘,又越数代(29代)至宗相(宗派),有鲁登龙公会中文渊阁大学士上舍「康熙和乾隆(二年丁巳岁)年间《嘉鱼县志》(公元1737年,北京图书馆藏)有载」,升柱国太师,先时旧谱有传。”而且登龙公还作了谱序,序文如下:

《嘉鱼鹅塘鲁氏族谱登龙公序》

饮水思源,祭海先河古人志之,则人顾可忘所自始哉。吾鲁自周肇封厥后,难以悉述,姑以远祖紫潭公始,公原居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十字街菜园头,生长于斯,卒葬于斯。历有年,所至乾正(鲁肃二弟雍公之子)后远传孙讳弼於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将紫潭公遗骨迁葬武昌县符石乡,又虑子孙散处居(住),不克躬亲与祭。公置祭田三石(顷)付坂(畈)庙塘二分(子孙),以供祀典,各分后世之子孙,倘思紫谭公发跡之肇基,聿怀厥德祭礼坟塋,先灵自为默佑矣。龙也!叨幸文渊阁大学士,感祖宗之灵,思眷顾之恩,用伤怀於紫潭公之墓,而叹子孙之天各一方也,原溯自始用示后世孙於不忘耳,谨序。

                           大宋宁宗庆元(乙卯)元年,(公元1195年)

                                            远孙豋龙书

同时望重公和杞重公续谱时也有序文,全文照录:

修《嘉鱼鹅塘鲁氏族谱序》

乾坤立极,宇宙初分,三皇一姓,五帝同宗,夏后平戓,受赐其姓,使天下后世,名尊其尊,各亲其亲,抑亦名得知,有本源之思也。吾鲁自周封而后,历年已久,推以悉达,延至仲连公轻(经)千金之爵,称天下高士,战国子舆,殷商伯夷,其流亚也。以至奚涓公(拜会稽节度使,迁左垥遗兼平章事。)有功汉室,五子显荣,公生山东扶风县新蔡地齐人乡地居焉。厥后,尽忠公(名明纲,闲习春秋,建武十三年以武功征天水隗嚣,封车骑将军。)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十字街菜园头,建立已久,世代衣冠,礼乐门第。越数世至紫潭公,系天潢公(拜甘朱县慰,其父天纶,弟天源)之子也,长孙讳恭,字仲康,出宰中牟,三异鸣瑞,迁居山东平陵乡,次孙丕,字叔陵,豋吏部,原居鄱阳县。三孙讳赐,字叔疆,为东海太守,赐二子文韬、文兴俱豋学士。功垂天壤,一时雄才大略,至今炳炳如日星也。韬生五子,长子敬汉献帝末,建立江南凤阳府临淮县东城内,权帝时官都督,仕吴孙权,镇陸口,武昌等处,一时君臣相得,真风虎云龙之会也。卒于吴会稽五年,葬湖广汉阳龟山右足坐西北而朝东南,武昌蛇山其案也。敬公长子乾元,有功於朝赠忠列大夫,遂升台铉,迁浙江会稽县。次子乾亨,登吏部,原居江南临淮县东城内,三子乾利登学士,子孙繁衍,立业景陵孝感二县。四子乾贞,吴会稽二年因时变乱,隐逸不仕,移居楚地淦川谷口蛇丝塘,次年,立业沙阳(嘉鱼)净堡鹅塘,子崇义、崇邦晋武元年,雁行及第,元道(鲁褒)公以贫素自安,作钱神论,以讥贿略公行。唐时讳灵(鲁炅),字叔时者,因安绿山扰乱中原,领兵屡破之恩,升邓州节度使。由今以思,皆属仕宦而恪守清廉者也。大宋仁宗(应为宁宗庆元(乙卯)元年,,公元1195年)乙卯之冬祖豋龙公,叨幸文渊阁大学士,姪,宗道(贯之)仁帝时称为鱼头参政子,宗相(杞重公之子),字承清,为成都县尹,一门荣显,身膺厚绿,名亦随之,莫非祖宗之灵眷顾之恩也。杞系远孙聿怀厥德,常深木本水源之恩,敢忘发跡肇基之自,茲当家谱告成,谨录分支五十七分所居四十三县塘名,於左以示百世子孙不忘云尔。附五十八塘名(见五附表)。

                          鹅塘鲁氏岁进士(举人望重)、杞重拟

                        大宋理宗绍定元(戊子)年(公元1228年)

两扁序文明确记载是讳弼公将远二世(一世为天潢)祖紫潭公遗骨于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迁葬于武昌符石乡祀祭的。由于子孙散居,不便祭拜,弼公还置祭田三石付板庙塘二分子孙,以供祀祭。这就说明紫潭公与弼公不是同一个人,弼公是宋代人,紫潭公是汉代人。而古序明载紫潭公是江西饶州鄱阳县人,生长于斯,卒葬于斯。还着重阐明,弼公为乾正公(鲁肃二弟雍公之子)的传远孙,弼公为宋朝年间进士,他做了鲁氏功德之事,连宋朝期间大学士、国太师豋龙公都为他写序赞之。这就说明讳弼公不是远祖紫潭公,弼公和登龙公一样同是紫潭公的远孙,弼公把紫潭公是作为发跡之肇基迁符石乡的。为什么大明英宗正统丙辰年(公元1436年)志华公(畈庙塘宗颜公十八世裔孙)在创鄂州紫潭谱载,“紫潭讳弼者。”这是志华公对400年前(弼公卒于公元1037年)的情况没有弄清楚,错误的把迁遗骨祭祖当成了鄂州之始祖,还把弼字当成了紫潭公的字号,字号一般为双字,讳不能作为字号,写谱序时只能作为一种称呼,如肃公也可称呼为“讳肃” 但字号是子敬。再说鄂州鲁氏宗谱中的 “紫潭公序” ,这是后人续谱时写的,不是紫潭公亲自所为,全录如下。

《紫潭公序》

闻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若我鲁之紫潭公,讳弼,其先饶州鄱阳人也,近亲子敬,远祖禽父。其渊源有自,固不待言弟,即迁楚鄂符石乡,之有异迹论之。夫公天性人也,孝友传家,数世翕聚,号称十万,不忍析著,和气薰烝,二百三十余年,培植积累异矣。其时冠乡闱者三人,列宫牆者未易,仆人文蔚起者,又异矣。厥后子孙棋布五十六塘,星罗四十余邑。椒衍瓜绵者,更异矣,此岂倖致哉,盖由紫潭公之德,当天心天,故为之厚,其报如斯也。自兹以往,其滋大而蔓延者,殊未可量。今合族重修宗谱,各叙其祖宗,各详其支派,要皆紫潭公盛德,积厚而流光也。

(无落款和年月日,见鄂谱2010年版244页。)

①此序是后人所写,不是弼公自作,更不是紫潭遗件,无论紫潭还是弼公都不可能为自己作序和立庙殿,只有下代人为上辈人立庙。紫潭公的坟是弼公迁的,同时还立了庙殿,香火也旺,这在当时传为佳话,豋龙公为其作序就说明了这一点。②序中载“若我鲁之有紫潭公,讳弼,其先饶州鄱阳人也,近亲子敬,远亲禽父。”紫潭不会称自己为公,只有讳弼或后世孙才称他为公。近亲子敬也相隔806年。③紫潭公也好,弼公也好,不可能活到八世后才卒,他在生时也无法形成56塘,更不可能重俢宗谱。④咸宁黄沙塘祖承恩公墓载“系明万历年间,立推至紫潭公。”这也不能证明紫谭公为宋人,万历年是在明朝的神宋癸酉年(公元1573年)至乙未年(1619年),共47年,比志华公建明谱(1436年)还要晚137—183年,该墓也来自志华公紫潭谱的误传。

(二)鹅塘鲁氏宗派兄弟的来历

嘉鱼鹅塘鲁氏谱牒在大宋理宗绍定戊子元年(公元1228年)由望重公和杞重公续修,比大明英宗正统丙辰年(公元1436年)要早208年,而且谱中明确绪载了鲁氏乾派17兄弟至宗派的59(没含宗莲,为鲁恭传远孙)人名、地名和塘名。宗派是大宋年间杞重、望重、栋重、林重、桐重、楠重、梓重等公直属后代的儿子,那是绝对清楚宗派兄弟迁徏方向的。鹅塘除了宗毅外,还有宗相、宗排、宗省、宗泽、宗大、宗呈、宗鸿等。这是公开的鹅塘兄弟,为什么志华公不晓得。还有弼公与豋龙公同是宋人,对宋朝的辈份世系肯定比明朝了解。宗毅公是鹅塘枋重(辉公四子)公之子,辉公之孙,豋龙公之曾孙。而在鄂明谱觉成了七世系东生之子,又例,宗广为鹅塘林重公之子,珩公之孙,在龙公之曾孙。却被明谱绪成了七世系十二公之子,类似情况甚多。大明志华公创谱时也搞了宗派56兄弟(见图表)。此外鹅塘还有宗莲,是鲁恭“三异堂”的传远孙,居扶风祖基塘,、宗传、宗宁、宗裔等为“孝思堂” 传远孙,分别居临淮城内塘,会稽养魚塘,鄱阳孝思堂,这是志华公没抄走的。

                 鲁氏族谱五十六塘两种版本对照表  

         宋代嘉鱼鹅塘谱传远孙

     明代鄂州紫谭谱直系表

 名字

        

 名字

           

 乾正

 宗颜、愈、仲、古、参、富

 贵一

 宗颜、愈、仲、古、参、富

 乾永

 宗远、元         

 东生

 宗远、荣、泓、贵、华、毅

 乾国

 宗荣、贵、华     

 之典

 宗仁、礼、信、廉、伋

 乾明

 宗泓                

 之纲

 宗瑞、国、穆、尼  

 乾德

 宗康、尧         

 群四

 宗儒、长、京      

 乾高

 宗汤                   

 之定

 宗闵、周、康      

 乾大

 宗明、昌、礼、祖、姬、仁

 十一

 宗尧、舜、禹、汤   

 乾兴

 宗太、奇、高       

 贵二

 宗示、选         

 乾光

 宗广、信、伋、齐、国、尹

 十三

 宗教、元、秀、大、高、起

 、瑞、穆           

 乾顺

 宗裔              

 十二

 宗先、广、智、鲁 

 乾元

 宗宁             

 十四

 宗祖、姬、昌、明、昭、奇

 乾亨

 宗传             

 讳唐

 宗尹、齐         

 乾利

 宗建、道          

 居五

 宗建、道          

 乾贞

 宗闵、毅、周、舜、禹、教

 之睿

 宗朝、帝、发      

 、橹、啟、秀、先、智、昭

 、廉                 

 乾龙

 宗尼、京、儒、长  

 乾凤

 宗选、示         

 乾班

 宗帝、发、朝       












以上图表说明;①鹅塘谱乾派17兄弟为丕公和赐公(鲁肃之祖父)的子孙,丕公传文宠,又传彬公到乾国,赐公传文韬和文兴,文韬传肃、雍、显、相、臣公,五公共传乾元、亨、利、贞(鹅塘始迁祖)、龙、凤、班、正、大、光、明、永、德、高、兴,文兴传质公,质公传乾顺。宋代鹅塘谱牒秩序顺然,从乾派的17兄弟到宗派通过上千年29代人,先后分徏逐步而形成的57塘,不知明代志华公怎么也用上了。有人把57塘全认为是鹅塘的子孙,那是极错的,57塘中乾贞公的传远孙只占13塘,不是志华公创立的56塘全来源弼公一人所传,也不是畈庙塘、鸡鸣塘,瓦雪塘,或分火塘一塘分支而来,而是乾派17兄弟经过29代人的繁衍,在各塘落脚的宗派,其中还含有鲁恭的远传孙宗连。②明谱志华公创谱牒于大明英宗正统丙辰元年,即公元1436年,宋谱登龙公序写于大宋宁宗庆元(乙卯)元年,(公元1195年),比明谱早241年,望重公和杞重公续谱为大宋理宗绍定(戊子)元年,即公元1228年,也比明谱早208年,明谱有抄袭宋代谱牒之疑,內容基本相同,排法不同的是宋代几个人的传远孙而在一个人的后代之中,如十三公的六子宗教、宗起(啟)、宗秀本是鹅塘乾贞公的传远孙,而宗元是乾元的传远孙,宗高、宗太是乾兴的传远孙,类似的情况甚多,这里就不多说了。③明谱志华公的56塘是 “三异堂” 子孙,鹅塘宋谱57塘,其中56塘属“孝思堂”子孙,两堂世孙名字怎么一样?鲁文韬(肃公之父)的后裔都为“孝思堂” ,这一割股医父的典故志华公是不了解的。巧好鹅塘大宋谱还载有宗裔住鄱阳孝思堂,宗莲居山东扶风祖基塘,宗传居临淮城内塘,宗宁居会稽养魚塘,明谱既然是“三异堂”子孙(实际弼公为乾正公传远孙,乾正公为雍公之子,雍公为肃公之弟,也属 “孝思堂” 之后),为什么不把宗连列入为弼公的子孙,这也站不住脚。大宋谱57塘没有列入宗远、宗泓、宗汤三位,只是在宗谱后祥说明中有记载。④鲁弼公生于公元978年(宋太宗戊寅五年,应为三年),鲁宗道公生于公元966年(宋太祖丙寅四年),按鄂州紫潭谱记载,弼公为一世祖,鲁宗道公为八世孙,他们相隔八代人,而且同朝为官,都是进士,而弼公八代之祖还小于宗道公八世孙13岁,有可能吗?如果紫潭谱记载的是另一个鲁宗道,不是鱼头参政鲁宗道,那么该谱居五公子宗道和宗建又与鹅塘宋谱是一个翻版,宋谱记载是鲁乾利(肃公三子)的远传孙,而且著名了就是鱼头参政鲁宗道和宗建,这又怎样解释?⑤宗建,进士,居孝感青云塘,隐居不仕,鹅塘宋谱有载。而志华公在《紫潭公肇修族谱古序》(61—63页)称宗建公俱冠乡闱,说法又不一样。还有一点就是志华公在明谱中对各代的人名也考察得不全,很多都是由数字符号来代替的,弼公是进士,有文化,有学问,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取名叫“鲁三十五、鲁三十六” 的,弼公有四子,为什么不把“宣议、荣一” 两公接着叫鲁三十七和鲁三十八呢?而且三十五和三十六公出生年龄相隔24岁,三十六公出生时,弼公和李氏分别为43岁和42岁,那么宣议和荣一两公什么年代出生?谱中明确记载弼公只娶李氏一人为妻,没有妾。在第六、七世中数字符号最多,六世共有14人就有12人尾号是数字代替,七世有“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就是沒有二十五。所以,该谱的质疑性很大。

(三) 几点看法

1. 嘉鱼鹅塘鲁氏族谱历史悠久,创谱于大宋宁宗庆元(乙卯)元年(公元1195年),续谱于大宋理宗绍定(戊子)元年(公元1228年),比大明英宗正统丙辰元年(公元1436年)紫潭谱要早241年和208年。从鹅塘始祖乾贞公至今(2012年)也有1758年历史,上至乾派太祖天潢公,有2000年以上历史,而且派衍伦次秩然,沒有断代的间隔,文化内涵积其丰富,历史也早,从古代一脉传承下来实为罕见,先祖们功不可没,是一本难得的家族珍谱。先祖可赞,后人必承。

2. 鹅塘始祖鲁肃之四子乾贞公于五凤元年(公元254年)携三位母亲曹氏、程氏、孙氏移居鹅塘至今1758年,但乾贞公卒后葬于咸宁淦川蛇丝塘潘人屋后,经运江和清明实地勘察,现无墓可考。其子崇义公(肃公之孙)为晋代太守,卒后官葬于鹅塘,为现今之祭祖,连同三位祖母有墓可存,应加以保护和修善。

3. 同族有人对鹅塘族谱提出质疑,认为历史这么长,在世系上不可能顺次秩然,特别是乾派太祖鲁天潢沒有这位先祖,说史书上只有《天潢贵胄》和《天潢星官》,这是没有逻辑性的说法,《天潢贵冑》是宋代宗室史,贾志扬写的一本书,释义为“天潢、皇族、宗室、贵冑,地位高层人的后代,就是指皇族宗室的后代。”《天潢星官》是《汉书·天文志》里古代星官名,属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毕宿,位于现代星座的御夫座,含有5颗星。俗语有“五星入天潢,兵起,天下乱” 之说。这与先祖鲁天潢公没有关系,天潢公在生时还沒有《天潢贵冑》和《天潢星官》这两本书。再说现代人也有叫星星和月亮的呢?你能说这样的人名是假的吗?天潢公,拜甘朱县慰,其高祖为明纲公,字尽忠,习春秋,建武三年(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以武功征天水隗嚣,进封车骑将军,由仁安县迁鄱阳邑城内十字街菜园头焉。祖父凤五公,父亲会纶公,弟天源公,有据存考。

4. 紫潭公是汉祖,是讳弼公把二世祖紫潭公遗骨(一世祖天潢,当时无墓可考)迁符石乡祀典的。志华公创谱时为大明英宗正统丙辰元年,即公元1436年,而弼公卒于宋仁宗丁丑十五年,即公元1037年,弼公卒到志华公续紫潭谱相隔399年,志华公是弼公的十八代传远孙,宗颜公的十代传远孙,由于历史长河的甚远,志华公误认为弼公就是紫潭公,其实弼公是想把紫潭公作为迁世祖立坟建庙祭典,而志华公却把紫潭公作为了迁居始祖,如果弼公有灵也不会答应该种做法的。否则,豋龙公不会赞扬弼公的功德的。志华公创的谱叫紫潭谱,又有人说紫潭谱是本人自已创的,还有他谱载;紫潭、紫和、紫化共有三兄弟,而且是河南某地的史谱,也载紫潭公为宋人,那就说明嘉鱼鹅塘鲁氏宗谱与其没有关系,包括鄂州大明谱,从汉代到宋代近千年,同姓同名的普遍都有,“孝思堂” 之祖鲁文韬(鲁肃之父)公,世隔64代笔者的祖父也叫鲁文韬,笔者份下的一个弟弟也叫鲁运江,若干年后同样是一个谜。这种事不必多争,各人自已想,后人自会评价和论证。

5. 鲁氏57塘是始祖天潢公传至乾派后的29代世孙宗派形成的,大宋理宗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元年杞重公续谱时就已刊在谱中,望重公和杞重公踏破铁鞋寻觅处获得的成就觉被大明的志华公一盘搬走了,而且还明祖归位的是一塘十四人的后裔,连鹅塘望重公和杞重公都不敢说是乾贞公(乾贞公只占13塘)一个塘遗留下来的宗派子孙。把乾派17兄弟下传29代逐年分迁的功绩觉奖赏给了鄂州八世14兄弟的头冠上。理由有:一是在八世系“尔时人文蔚起。”二是“只因洪武年间变起,不虞适遭兵乱,临别前时耆老训,以记言曰,陸行者逢塘则止,舟行者遇峡则住。”三是“我紫潭公…同居数世,家资数万,后因兵燹,仓惶分迁四十余邑,五十六庄,后逐分为56宗,均以塘为记。”一个比一个说得圆理,发生兵变,为什么鄂州在宗派还有瓦雪塘、鸡鸣塘、分火塘的人存在,不怕杀吗?其他姓为什么安然无样!按大明鄂谱56个人分逃56个塘,当时每塘只有一人或一家,鹅塘的57塘只载了宗派每塘有带表性的人名,而志华公反把每人的名字排在了每位之父名字的后面,成为直系传人,还有五世系中突然列出了一个兴参公,前边一世至四世是断代的,兴参传尧九,传之賓,再传宗派宗朝、宗帝、宗发,明显是在作绣。连志华公在大明英宗年写的《紫潭公肇修族谱古序(见2010年鄂谱59页)》头段文字中都是鹅塘大宋杞重公的杰作之词,“乾坤立极,宇宙三分,三皇一姓,五帝同宗。夏后平成(哉),爰锡(受赐)其姓,使天下后世,各尊其尊,各亲其亲,且各知有本源也(抑亦名得知,有本源之思也)。”括号内为杞重公原话,浚明公是个大才子,这样的绣都看不出来,跟着画蛇添足。难怪鄂谱为浚明先生写事略传的,他确实为鄂谱的奠基作出了贡献。1989年联合修谱时,鹅塘续谱人鲁茂提出此问题,没有得到谱局主修人的认真研究,反而道其而行之。所以,鹅塘只好脱离联合谱局,自我续谱,只采用了新字派的统一应用。如果说鹅塘大宋谱有假,那么大明的鄂州紫潭谱是在大宋谱中假中做假。

6. 鄂大明紫潭谱为了说明56塘是志华公发现的,并还在该谱载有《嘉邑鲁氏鹅鸭塘迁新塘谱序》和《嘉鱼县官塘续修支谱小序》(两篇见鄂谱2010年版156—157页),前序载:“迨至有宋,我紫潭公,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十字街头,迁楚之武昌符石乡,越八世而有五十六分,各事迁徏,遇塘落业。若我鹅塘一支,南嘉未逮之先,我宗毅公居焉。则紫潭公系五十六分之公祖焉,而宗毅公实我鹅塘之私祖也。故我鹅塘以宗毅公为一世祖。递二世祖豋龙出文章,为宋代名贤……自宗毅公迁鹅塘,而后是其一十六世之耳孙也…。”其序是胡扯,宗毅公生在鹅塘,长在鹅塘,为鹅塘枋重公之子,辉公之孙,豋龙公之曾孙,那些话是欺祖反上之事。上序称宗毅为鹅塘迁始祖,登龙公为二世祖,这些话有辱鹅塘之先祖。究竟是宗毅抢功,还是明谱乱篡,各自为重。后篇《嘉鱼县官塘续修支谱小序》载“自宗闵公由鄂邑迁居咸邑之洗马塘,递我祖赞廷公,又由洗马塘迁居嘉邑浄堡之官塘”。经核查,现为大路村官塘阁,该谱小序自称为宗闵公之后裔,但宗闵为鹅塘始祖乾贞公之传远孙,为鹅塘迁咸邑,再迁回嘉邑官塘阁,又什么时期从鄂邑迁咸邑再到嘉邑,白纸黑字真是辩不清楚,待考。

 7. 鹅塘宗谱的真实性是可信,因为有大学士上舍、国太师登龙公的亲笔序和天禧皇帝下的绪谱诏,有进士杞重和举人望重公续的谱和序,文道等九房二修谱是进士两淮巡按願斋公于明正德辛乙十六(公元1521年)主编的,文烈等二房二修谱是由云极、鸣梧、臣吾三公如大天启辛酉元年(公1621年)主修如果同族他塘有异,不必强求,共同之祖,免得发生多的误谬,希望鹅塘世孙自我把握,也不要盲目投入他怀,各祖归各祖,各宗认各宗,追根寻祖来鹅塘我们欢迎。

8. 鹅塘鲁氏世孙为“孝思堂”子孙,不是“三异堂”。“孝思堂”才是正统血脉,鹅塘古谱也著的是“孝思堂”,汉献帝賜的匾,希望今后绪谱人铭记于心,还归原堂。七、八修和八、九修跟着鄂州紫潭谱改为“三异堂” 是极端不理智的,瞎搞。“三异堂” 是鲁氏的骄傲和辉煌,必究是同族鲁恭之传远孙宗连的堂号,要多学我祖的有关史料,忆古观今看明,才能寄于后望。

9. 鹅塘鲁氏宗谱文道等房六修保存比较完整,但文烈支房老谱部分失传,沒有完善之册,五修之前基本迭失,加上古时绪谱时有行规,当新谱续完核查无误后,老谱就要烧毁。再就是谱序中的干支年号与公历年时间有些难已核准,如世系上总年代平衡,但古代有些案例世系年代相差甚远,有待研究。

2012.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