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野拾贝 农历腊月廿三,是北方的小年,民间在这天主要是祭灶神。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灶神是每家每户的总管-----民间认为自家的好坏全靠灶神打理。 幼年时听我太姥姥讲:腊月廿三这天晚上灶神要回天宫汇报。后来在民间的各路诸神也随灶神于农历腊月廿三回天宫报到述职----实质是想放松放松。 灶神回天宫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在民间一年来的履职情况;二是灶神要汇报自己所监督、考察的人家的所作所为以及民间的民生情况;三是下一年度的“单位”调整,重新分配;四是与各路诸神进行一年一度的大联欢,即天宫“七天乐”。 玉皇大帝根据其情况对灶神及各路诸神服务于民间的实绩进行奖惩考核兑现;也对每户人家的一年的情况分析后作出奖惩,如,对大吃二喝、铺张浪费、抛米撒面的人家进行惩罚-----减少其收入。 大年初一玉皇大帝就会又将各路诸神(财神是正月初二到民间)重新分配,派到民间服务民生,并监督、考察每家每户的所作所为。 从腊月廿四至除夕,诸神都在天宫述职不在民间履职,出现了真空。这几天民间大扫除,不需要看吉日了。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有些人开始犯小错了,如进行赌博。 五十余年前(“文革”前),我还是儿童时的腊月廿三是非常热闹的:腊月廿三午饭后,村中有几位十六七岁的既勤快又热心的大哥哥提几个箩筐到每家每户人家起柴禾、炭块,准备在龙王庙前垒旺火,我们一些年龄小的孩子跟在他们后面凑热闹,帮他们抱柴禾、玉米芯等。这一天每家每户会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早早地给孩子们准备好了引火柴、玉米芯、炭块。我家缺壮劳动力,没有多少硬柴禾(需要冬天上山去砍),我母亲就准备一箩筐炭块,但大哥哥们只拿一少部分。 所需材料准备好后,就开始垒旺火(大小根据所起材料而定)。到了晚上7点左右旺火正旺时,家家户户的主人带着孩子,拿着香、纸、炮、供品与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的画像以及其他神仙的画像到龙王庙前的旺火处进行跪拜,大哥哥们接过炮去放,大人们一边烧香一边跪拜,并将各位神仙的画像放在旺火上烧,嘴里念念有词:诸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我们这些年龄小的在周围边跑边拣炮皮。 这个过程就是辞灶。 祭灶实际是老百姓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特别是惧怕当地的官员,需贿赂官员,如果犯了点小错,也不至于关进牢房。因为吃人家的嘴软,小官员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世俗社会的一种秩序。 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要当真,这只是我对幼年时腊月廿三的一点回忆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