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男轻女的婆婆

 乡下老太 2013-02-06

 

 

重男轻女的婆婆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时期,南方某地有一位过于重男轻女的婆婆,她看到媳妇有喜了,心里很高兴,于是按照许多南方人坐月子要吃黄酒鸡的习惯,一边养了许多鸡,一边酿了几坛酒,一心想让她生个胖孙子。眼见媳妇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她也一天比一天高兴,恨不得早点抱孙子。然而,十月怀胎,毕竟不是一朝半日的事。于是等呀等,好容易才等到产期,婆婆更是形影不离,把媳妇照顾得周周到到。可是,一朝分娩,生下的竟是个女孩,这时婆婆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喜色全无,脸色就像南方四五月的对流天气,刚才还是阳光灿烂,转眼就变得阴云密布,要下大雨。她气得两手一摊,有气进、无气出地对儿子说:“鸡,在鸡窝里,姜、酒,在厨房里,要吃什么,自己动手!”那口气就像传达“三密”文件似的,传达完了就完了,不用多加解释。无奈,母亲不管,儿子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既要杀鸡,又要剁姜、煮酒,还要为老婆、孩子洗衣服等,一天到晚像那“绞蔗牛”①似的,忙得转个不停!

 

时间过得很快,一去就快两年。婆婆看见媳妇又喜了,心里又有说不出的高兴,心想,上天保佑,这回是男的了吧?于是,她又养了许多鸡,酿了四五坛酒。可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到下产,仍然又是个女孩。婆婆看到又是“大养小”,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像“借了米还了糠”似的,一脸不高兴,满面苦瓜皮,跟儿子也不多说,用手一指:“鸡有了,酒有了,要吃什么自己找!”说完,转身把门一关,回房里睡大觉去了(我看她是睡不着觉的,只是关起门来“练气功”──生闷气罢了,哈哈)。无奈,儿子拗不过母亲,只好忍气吞声,自己动手杀鸡、剁姜、煮酒,照顾老婆孩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两年。这时媳妇又有喜了,婆婆高兴自不必说。她自言自语地说:“谢天谢地,媳妇争点气,给我生个孙子吧!”接着,她又按照惯例养了一大群鸡,少则也有二三十只,酿了好几坛酒,准备一旦媳妇生了孙子,就好好犒劳她。也许是凑巧吧,这回果真是生了个孙子,这一下可把她乐坏了,她行也笑,坐也笑,简直笑得合不拢嘴!于是,既是杀鸡,又是剁姜、煮酒、买鱼买肉,为媳妇洗衣服,替孙子换尿片等,忙里忙外,小心侍候,关怀备至。过去是儿子忙得团团转,现在是婆婆忙得团团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一直忙了三天三夜还没有合过一下眼。儿子、媳妇怕她累倒了,就说:“妈妈,这几天您没有休息太累了,请您去好好休息一下吧!”看官你道她怎么回答?她说:“不累、不累,就是再累也没关系!”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不要说累,若是没有孙子这“精神支柱”的支撑,恐怕早就气昏了呢!

 

当然,重男轻女不是这婆婆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重男轻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认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生儿子能传宗接代,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女儿就得嫁人的封建传统观念和陋俗。

 

如某人生了儿子,众人都说:“恭喜!”若是生了女儿,大家就说:“也好。”可见,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封建传统观念至今还在毒害我们中国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生男生女不是玩泥巴,而是要讲科学的,不可能像“泥人张”那样随你怎么拿、怎么捏都行。再说,人口也要讲平衡、讲科学。假如大家都是生男孩而没有女孩,那么,就没有婚姻嫁娶、生儿育女。如最近南方某大报报道,根据当前男女数量比例失调和贫困人口增加的情况,预计再过8年,就有2400万男青年找不到对象。可见,男的多,女的少,加上贫穷,有儿子而找不到老婆,也会像“鸡公(公鸡)跌落糠箩头”──一场欢喜一场愁!

 

社会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古往今来,多少“有志妇人,赛过男子”,多少巾帼是英雄,多少七尺男儿变成虫?可见,还不知哪棵禾苗好作种呢!若是女儿都像王昭君、李清照、秋谨等那样有才华,有志气,有贡献,那么,也会“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不过,女人虽然在生理上与男人有所不同,但她们无论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如她们在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勤俭持家,相夫教子,赡养老人,默默地支持丈夫工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点也不比男人逊色!相反,她们吃苦耐劳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远超过许多男人!然而,说到“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还有很大差距。如在选拔干部、招工、同工同酬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人为的重男轻女现象。

 

然而,要改变重男轻女的现象,除了政府要高度重视,破除封建陋俗,实行移风易俗、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等以外,作为女性,还必须独立自主,自立自强,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做到“身不比,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才能不受歧视!

 

但愿天下重男轻女的人都能将心比心,自我反省,正确认识和对待生男生女,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注释】①“绞蔗牛”,是南方的一种方言。指过去冬季甘蔗榨糖时,用布蒙上两头公牛的眼睛,让它们不停地拉着转动两个约三吨重的大石辘将蔗汁榨出煮制成糖。人要说忙,通常以“绞蔗牛”作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