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 囊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脱    囊
  脱囊是阴囊部位的急性坏死性疾病,即西医阴囊特发性坏疽。其特点是阴囊红肿,迅
速坏死,睾丸暴露。此病多见于农村,好发于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老人。
  脱囊在古医籍中也称囊脱,早期外科文献中均包括在囊痈范畴,如《外科理例.囊
痈》曰:“一人年逾六十,阴囊溃痛不可忍,睾丸露出,服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外
科,1、5"法要诀.囊痈>>中称:“此证若失治,溃深露睾丸者险。”实际上均是指脱囊。至《疡
科心得集》才在囊痈病中单独提到此病,认识到“又有脱囊,起时寒热交作,囊红睾肿,
皮肤湿裂隔日即黑,间曰腐秽,不数日间其囊尽脱,睾丸外悬,势若险重,其实不妨。”
至清代许克昌才在《外科证治全书》中将囊痈与脱囊分开。由于此病发病较少,所以后
世文献中并不多见描述。
  [病因病机]
  此病多发于卫生条件差,或不讲究个人卫生,少洗澡,或随处坐卧湿地,皮肤不洁;
或阴囊湿疹、皮炎,搔抓之后,感染湿毒而生。老年人常因肝肾不足,毒邪最易乘机
侵袭。    .    .
    阴囊特发性坏疽是一种罕见的凶险的外科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为链
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由于阴囊皮肤皱襞,不注意卫生,容易使
污垢存留,阴囊皮肤潮湿,细菌迅速大量繁殖,加之蜂窝组织抵抗力差,细菌自毛孔侵
入,或自轻微的摩擦损伤处侵入,而使阴囊迅速水肿,阴囊组织呈急性蜂窝组织炎性
改变.
  [辨病]
  1  临床表现  初起阴囊红肿,2—3天后肿胀加剧,皮肤裂开,渗液、潮湿。‘继则阴
囊呈紫黑色,迅速坏死腐烂,渗出带有臭味的血性液体,最后腐肉大片脱落,睾丸外露。
同时全身寒战发热,小便赤热。若处理得当,局部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炎症
迅速局限,身热随之消退为顺证;若高热不退,腐烂蔓延不止,阴囊皮肤大片坏死,睾

丸外悬,多为逆证;严重者,可烂及阴茎及毛际皮肤,损伤尿道,形成尿道瘘。逆证者
有发生毒邪内陷的可能。
    2  诊断要点
    2。1  发病急聚,突发阴囊皮肤红肿,紧张发亮,自觉剧痛。
    2.2  继而阴囊皮肤潮湿,有捻发音,坏死。重者可扩展到阴茎和腹壁,甚至可达
腹部。
    2。3  阴囊坏死严重者,可见睾丸裸露,触痛极为明显。
    2.4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甚至神昏谵语等。
    2.5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核左移。
    3鉴别诊断
    囊痈  主要以阴囊皮肤红肿热痛、化脓为主,发病较之为缓,无大片坏死,睾丸亦
不裸露。
    [辨证]
    I  湿热下注证  阴囊突然剧痛,硬肿灼热,继则化脓,迅速坏死,其色紫黑,破溃
流脓样血水,气味腥臭,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
或黄厚而干,脉弦数或弦细数。
    2  肝肾阴虚证  创面腐肉大部已脱,露出红色疮面,身热已退,舌质红,苔根部黄
腻,脉细数。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湿热下注证  治宜清肝利湿解毒。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神昏谵语者,
加服安宫牛黄丸1丸。
    1。1。2  肝肾阴虚证  治宜滋阴清热除湿。选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龙胆泻肝丸,每次9g,每日2次。
    1。2.2  安宫牛黄丸,每次工丸,神昏时服。
    2  外治法
    2.1  红肿期,用玉露散、金黄散以水加少量蜂蜜调敷(不宜用凡士林调敷,因油膏
能阻止热和水分蒸发)。
    2.2  坏死腐烂期,用三黄汤(大黄、黄连、黄柏)或紫苏煎汤清洗或冷湿敷,后涂
5%蟾酥合剂。
    2.3  坏死脱落后,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收口。局部坏死组织应积极清除,敞开创
面,保持引流通畅。如阴囊皮肤缺损过大,无法遮盖睾丸时,用缝线将残余囊皮加以缝
合,以利愈合。
  (预防与护理)
  1  讲究卫生,保持阴囊、会阴部清洁、干燥。
  2  局部组织坏死腐烂、分泌物较多,气味腥臭时,应勤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洁。
  3  卧床休息,并将阴囊托起。

    4  全身高热时,应按常规处理。
    [古籍选粹]
    《外科证治全书。前阴证治.囊脱》  阴囊生毒破烂,肾子落出,臭气难闻。外用紫
苏煎汤日洗,更取紫苏连梗叶为末,日敷,以青荷敷之。内服黄连五分,黄芩、归尾、连
翘、木通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煎服。俟其烂孔收小,肌色红白,服归芍地黄汤,敷
生肌药收功。
    《外科真诠.脱囊》  阴囊溃烂,睾丸脱露,名曰脱囊。用杉木炭、紫苏叶为末,香
油调,将青荷叶包好,令其仰卧养息。内服六味地黄汤,加人参、当归、白芍治之,多
可保全。若睾子脱出些微,久往末断,用山蛛丝扎二三日自落,落后声音必雌,再用生
肌合口药收功。
    [现代研究]
    王沛将脱囊分为三型:①湿热下注证,用龙胆泻肝汤,或清肝利湿汤加减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②气营两燔证,用解毒凉血汤,或解毒清营汤加减解毒凉营。⑧气阴两虚证,
用托里消毒散加减益气养阴、清解余毒。徐福松根据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脱囊即阴囊坏疽
并分为湿火下注证和气阴两虚证,分别以泻热汤和益气养阴汤加减治疗。
    [述评]
    脱囊发病急速,开始即有阴囊广泛性红肿。其特点为阴囊红肿迅速腐烂,睾丸暴露,
来势急重。虽然少见,要注意观察,不能忽视,内治着重于解毒,以龙胆泻肝汤加土茯
苓.外治重点是清除坏死组织,敞开创面,保持引流通畅,以利于病灶局限。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