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孢子丝菌病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外伤所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多数只发生于皮肤,以沿淋巴管成
串出现无痛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等症状为其特点。本病类似祖国医学文献中的“蝼蛄
串”。《外科正宗》说。“其患多发于两手,初起骨中作痛,渐渐漫肿、坚硬、不热不红,手
背及内关前后连肿数块,不能转侧。日久出如豆腐浆汁。”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
诀》又曰;“此患初起筋骨如中流失,疼痛渐增,漫肿坚硬,不红不热,连肿数块,臂膊
不能转动,日久其肿块渐次溃破,孔孔时流白浆,内溃串通诸孔,外势肿硬不溃,脓水
淋漓如漏,虚让悉渌,如面黄、食少、消瘦,甚则午后寒热交作,而成败证也。”本病多
发于直接接触草木和土壤的农民。以青壮年多见。
    [病因病机]
    由于劳动不慎,皮肤破伤,湿热毒邪乘隙入侵皮肤、筋脉,络脉闭塞,气血凝滞,结
而为病。
    [辨病]
    1  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多有外伤和直接接触土壤、腐木、柴草等病史。
    1.1  淋巴管型  最常见,其病变好发于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足部。典型者在肢端
损伤处发生感染病灶,真菌入侵后约经8—20天,甚至长达半年,开始出现皮损,一般
在3周左右,在真菌入侵处出现一个无痛性小的皮下硬结节,可被推动,不与皮肤粘连,
无压痛也不发红。待结节扩大后,与其上皮肤粘连,开始变色,成为淡红色、红色、紫
红色,甚至黑紫色而破溃,可流出少量粘性浓液.此种皮损称为孢子丝菌病“初疮”。经

过数日、数周或数月,新的皮损沿着淋巴管向上蔓延,形成成串的多个皮下结节,呈条
状分布,结节的数目不定。不典型者沿淋巴管的分布出现多个或数十个蚕豆大小的肉芽
肿、结节、脓肿或疮面紫暗,分泌物不多,初疮周围可见有数个黄豆样的肉芽肿,结节
之间的淋巴管增粗、变硬。皮损可以经久不消,持续数月或数年,但亦有自行消退者。
    1。2  固定型  先有外伤,1个月左右或半年后发病,在外伤处出现椭圆形、坚硬、有
弹性的结节,无压痛,可移动.由淡红变为紫红以致发黑、坏死,与周围粘连,溃烂流
出稀薄灰黑色的脓液,皮损始终局限于初疮部位,损害好发于面、颈、躯干.
    1。3  血源型  很少见,由于自我接种或血源散播,表现为全身皮下结节或成瘘管性
皮下胀肿或溃疡.无痛性结节可出现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如鼻、口、咽部、肺部、肾脏、
睾丸等处,病程缓慢,常可数年不愈。    、
    2  诊断要点
    2.1  一般均先有外伤史。
    2。2  在肢端出现初疮,皮肤沿淋巴管散播,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无压痛,可移动。
慢慢由淡红变成紫红,以致发黑、坏死,流出稀薄灰黄色的脓液.
  2.3  病程缓慢.真菌培养呈阳性。
  3  鉴别诊断
  3。1  疖肿  夏季多发,好发于面、颈及四肢,局部红肿热痛,顶端有脓头,病程短。
  3.2  鼠瘘(瘰疬性皮肤结核)  好发于颈项及腋窝,疮疖穿破可成瘘管,但脓汁内
无白色颗粒。
  [辨证]
  1  湿热痰浊证  在肢端损伤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肤色暗,疮顶变软破溃,有少
量稀薄灰黄色脓水溢出,愈后遗留瘢痕。
    2  气血凝滞证  皮疹散在性地分布体表多处,同时,在口腔内出现溃疡,骨节疼痛,
头痛头昏,胸痛,咳嗽以及壮热,纳差。
  [治疗]
  1  内治法
  l。1  辨证论治
  1.1。1.湿热痰浊证  治宜清热化痰,和营散结。方用五神汤加减。
  1.1.2  气血凝滞证  治宜理气活血,通营散结。方用香贝养荣汤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醒消丸3g(分2次吞)或新消片每次5片,每日2次吞服。
  2  外治法
  2.1  结节未溃,外敷金黄膏。
  2。2  溃破后,金黄膏掺九一丹外敷,或用2%碘化钾溶液湿敷。
  2.3  可用松香500g,麻油45ml,烧酒60ml,百草霜少许混合熬炼成膏,摊于白布
上外敷患处.
  [预防与护理]
  1  注意安全,避免四肢皮肤破伤,皮肤如遇外伤,应及时处理。
  2  对于长期大量使用能损伤正气的药物,宜谨慎。

    (述评)
    孢子丝菌病临床上不多见。一般通过真菌培养可以确诊。临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
疗.可采用10%碘化钾溶液,开始每次5ml,每日3次,逐渐增加到每次10~15mI,每
日3次。皮损消退后,再服3-4周,巩固疗效。对碘化钾过敏者,可口服灰黄霉素和酮
康唑、斯皮仁诺等。局部换药忌用激素类软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