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瘤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皮肤肿瘤.在中医学中目前尚 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名.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或皮肤受不良因素摩擦刺激,气 血不和,血瘀痰凝,聚结于皮肤所致。 .西医认为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但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 清楚,一般认为跟种族遗传、创伤刺激、病毒、日光以及免疫功能障碍诸因素有关。 [辨病] 1 临床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身体易受摩擦和暴露部位的皮肤,如手足、外 阴、头面.以30岁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多见,青少年很少发病。早期的表现是在正常皮 肤上出现黑色斑片状损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突然增大、发红、色素加深。继之皮 损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蕈状、菜花状,容易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 素加深或色素脱失晕。如果肿瘤向皮下组织浸润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肿块;如果向周 围扩散时,则呈卫星状损害。一般会有轻度痒痛感或无自觉症状。 临床上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较缓 慢;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较快发生转移。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方式、起源、病崔与预后的不同,.临床上又可将恶性黑色 素瘤分为原位性恶性黑色素瘤和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两大类:①原位恶性黑色素瘤。又 名表皮内恶性黑色素瘤,是指瘤细胞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的恶性黑素瘤,包括恶性雀斑 样痣、Paget样原位黑色素瘤和肢端雀斑样原位黑素瘤三型。②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是 指瘤细胞向皮下侵袭生长并发生转移扩散的恶性黑色素瘤。 2 诊断要点 依据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不困难,但最后确诊 和病理类型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判定。 不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要与色素痣、蓝痣鉴别。 如果原有的色素痣出现下列征象应高度警惕恶变:①色素痣短期内显著而迅速地扩 大,⑧色素痣颜色明显加深发亮,周围发红;③患处经常易出血;④色素痣溃破;⑤附 (辨证工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类型、病程和是否转移可将恶性黑素瘤分为血瘀痰凝、浊气聚 结和痰瘀走窜、气血败坏两型。 1 血瘀痰凝,浊气聚结证 发病早中期,皮肤出现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胃纳二便 尚可。舌暗红有瘀点,脉弦或滑。 2 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 发病中后期,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 或周围它处出现黑斑结节。体弱气短,纳差便溏,双目无神。舌质淡暗,脉细涩无力。 [治疗] 1 内治法 辨证论治。 1。1 血瘀痰凝 浊气聚结证 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 仁15g,红花5g,生地20g,川芎lOg,赤芍15g,香附2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莲20g,玄参20g,陈皮6g,郁金15g,甘草5g。 1。2 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 治宜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方用八珍汤加味:党参30g, 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川芎lOg,当归lOg,白芍20g,熟地15g,白花蛇舌草 20g,石上柏20g,炙甘草lOg。 2 外治法 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治疗。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 中药内服治疗,或在手术后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3 西医治疗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所以西医治疗的首选方 案是手术切除。并且认为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皮肤5~8cm,结节性恶黑手术切 除要深达筋膜,肢端型恶黑有时还需截肢。有瘤细胞转移的病人术后应配合化疗以延长 存活时间。亦可术后配合免疫疗法。 [述评]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的皮肤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中晚期 有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中西医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恶性黑色素瘤一旦 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为宜,即使是可疑病变,也最好整个皮损切除后送活检。术后无 转移者可配合中药治疗,有转移者可在化疗和免疫疗法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实践证明, 对中晚期恶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病人痛苦和延长存活时间。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53..治癌验方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