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恶露不下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恶露不下
    [其他疗法]
   一、贴敷法

    处方:红花6g,熟地、赤芍、煨莪术、全当归、炒蒲黄、陈黑豆、干姜、肉桂各30g。
  制法:麻油适量熬,黄丹收膏。
  用法:临床取30g摊成膏药1张,贴丹田处。3日一换,连用3--5日。
  主治:产后瘀血浊液聚于胞宫所致之恶露不行。
  二、针灸疗法
  (一)体针
  1.中极、关元、气冲、地机。
  以上诸穴针灸并施,腹部经穴要求向下传导。
  方义:中极、关元通于胞宫,泻之可调理冲任,灸之可散胞寒,暖胞脉;气冲是足阳明和冲脉的交会穴,地机为脾经郄穴,乃血中之气穴,二穴相伍,可调理气机而行瘀滞,畅血脉而止腹痛。诸穴相配,可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逐下恶露之目的。适用于寒凝血瘀证。
  2.太冲、中极、气海、关元。
  以上各穴针刺泻法。
  方义:取肝经原穴太冲以疏理肝气,调畅气机,中极、气海其脉通胞宫,泻之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配关元以治胁腹胀痛。诸穴合用可达调理气机、化瘀滞、调冲任、排恶露之效。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3。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针灸并施,行补法,采用温针灸或配合艾条温和灸。
  方义:关元为元气之所,功专培肾固本,补益元气,配血海活血行瘀,调理冲任,取足三里补养气血,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运行交会处,针刺以激发三阴之经气,加强胞宫收缩。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二)耳针疗法
  子宫、肝、肾上腺、内分泌、卵巢、神门。
  方法:用中强刺激方法,每日工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粘压耳穴或用埋针的方法。
  (三)皮肤针刺法
  取上穋、中穋、次胶、下穋、关元、中极、三阴交。
  方法:重点叩打腰骶部、下腹部,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三、饮食疗法
  1.益母草30g,赤砂粉1—2匙,煎汤服。
  2.山楂煎汤,砂糖调服。
  3.胡椒20g,黑砂糖30g,水150ml,煎取120ml。
  4.生藕捣汁,炖温服。

原著选读: 1     返回《产后恶露不下》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