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俭见证人品

 huyuquan2008 2013-02-06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到底有什么标准?怎么来检验?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莫衷一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政府常常制定了这样的道德规范,那样的行为准则,甚至树立了像雷锋之类的样板,其结果呢,不还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么?这正印证古人的那句话,“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规范准则多了,制订者往往就不知其所云,其他的人就更难以熟知其条目了,大家都不熟知,要把这些东西执行好,非常不易,这就需要专业人士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自觉的犯错。古人深谙此理,崇尚简易,能够抓住要领,认清根本,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明扼要易记易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就是很好的明证。但其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精神。那么如何快速简易地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呢?我想,从“勤”“俭”上稍下功夫即可。勤俭是做人的根本,是好品德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说“勤”

      首先,勤创造了财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我们为国家人民作出巨大的贡献,等等,这些都是勤的产物。试想,没有勤劳,哪有财富?哪有财富的积累?如果大家都是懒人,要么是身懒,也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要么是心懒,正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者,要么身心俱懒,这样的人能创造财富么?古人造字很有意思,“懒”就是“心赖”。“心赖”的人能是好人么?

其次,勤造就了人才。人们常说“天才出于勤奋”。 爱因斯坦也说:“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纵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他们大多与勤有缘。在名人名言中,关于“勤”的名言就是一大类。这些名人都是人才,他们之所以成名,正如他们所言,是“勤”的结果。

再次,勤成就了事业。韩愈说,业精于勤;茅以升也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不管是伟人名人做大事情,还是我们俗人常人做小事情,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勤。

还有,勤健康了身心。大家稍微观察一下周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是勤劳的人,他们的身体都比较健康,不会是这疼那痒的,不会动不动就吃药,不会成为病篓子;凡是勤思的人,他们的思维往往比较敏捷深刻全面清晰,记忆力也较好,不会是一会忘了这等会又忘了那,不会笨头笨脑,甚至出现痴呆等。

勤的意义还有很多,与人的聪明智慧意志等都有关系,关于“论勤奋”的文章也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此可见,“仓廪实”是“知礼节”之根,“衣食足” 是“知荣辱”之本。“仓廪实”“衣食足”属于物质文明,“知礼节”知荣辱”属于精神文明。若要实现“仓廪实”“衣食足”,就必须“勤”。其实,“勤”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本。

说说“俭”。

古人说,“俭以养德,奢以败德,“成由节俭败由奢”。历史上一些很有见识的思想家有作为的政治家,大多都崇尚节俭。汉朝文帝和景帝都重视节俭,才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唐太宗也重视节财省用,才有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统治“贞观之治”;就是当今最富强的美国,也是非常节俭的,官员比较清贫,政府比较拮据,这也许是美国强大的重要原因吧;发达的国家之所以发达,往往都与节俭有关。相反有些统治者不重视节俭,往往就会导致奢侈浪费乃至腐败,上行下效,成为风气,就会把社会搞坏,把国家高败。社会财力有限,而人的欲望无穷。人人都追求穷奢极欲,就必然会因“腐”而“败”。齐桓公很有名吧,号称“春秋五霸”之首,其才能为后人所称道,其结果不是死的很惨么?这其中就与奢有关。大政治家管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什么好色好奢等不良爱好不影响称霸,结果证明这绝对是误导了齐桓公。桓公惨死,齐国又乱,雄主英名,大国霸业,便暗淡了。历史上,许多王国王朝的败,大多与奢有关。奢以败德,败德者,谁拥护呢?败就是必然了;俭以养德,有德者,人民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怎么能不成功呢?

说说“勤”与“俭”。

古人讲,勤俭持家。春节的对联上,常常有勤俭二字,足以说明二字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把勤俭二字并提,足以说明二者关系密切。如果说勤”是大力生产,那么俭就是适度消费。“勤”就是把“蛋糕”做大做好,“俭”就是合理分配,不过度透支本人的,不盗取公家的,不侵占他人的,也就是不荒淫纵欲,不寅吃卯粮,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勤就是生产财富,俭就是消费财富。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刺激生产。俭不是说不消费,而是要与生产相适应,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与国家的要求想适应。如果太俭了,以致于压制消费,或者成为吝啬鬼,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相违背,那就不足道了。

一个勤俭的人,必然能产生多余的财富,这些财富小用则可以利家,中用则可以利民,大用则可以利国。如果有远见卓识,能够这些财富也许化为物质文化或精神,进而成为文化遗产,就会功立当时,惠及后世,他本人就会流芳永远,英名不朽了。一个能把自己的财富用之于家庭社会人民国家文化的人,应该算是好人了。

一个勤且俭的人,必然能克己利人奉公守法,必然能积累财富,促进社会进步,就是好人;一个不勤也不懒不俭也不奢的人,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既不积累也不耗费,正负能量相抵,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懒且奢的人,不挣钱还要花钱,必然要巧取豪夺作奸犯科,必然耗费财富,阻碍社会发展,就是坏人。

情动于衷,必形于外。察言观色,可以知人。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观其行察其恒见其性,而勤俭就是其行其恒其性的基本表现。勤俭足以见证人品。

注解:人,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