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智慧旅游519 2013-02-06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杨丹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由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采掘业的发展不断减少、枯竭,或采选条件恶化、成本攀升、效益低下,或主打产品萎缩,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重庆万盛的煤矿业始于1938年南桐煤矿的建立,至今全区累计生产原煤1.4亿吨,目前已经进入煤炭开采的衰竭期。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万盛提出了以旅游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路。2010年,重庆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促进万盛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国家旅游局批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试点单位”,同时将《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试点区旅游发展规划》列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支持的规划项目。旅游业在万盛城市转型中主要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首先,旅游业成为万盛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万盛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万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刚创建成功的黑山谷国家5A级景区,龙鳞石海奥陶纪国家地质公园,九锅箐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景区;还拥有独特的夜郎文化、工业文化和红苗文化。地理位置上处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是重庆的南部门户和渝黔版图上承东启西、贯南穿北的几何中心,其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具有很大的旅游市场潜力。国家和重庆市政府对万盛旅游发展也提供了优惠政

    策支撑。因此,万盛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旅游来繁荣城市、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十一五”期间,万盛区累计完成旅游直接投入12.4亿元,完成了规划发展目标的3.1倍;2009年万盛实施了旅游“二次创业”,回购了黑山谷、万盛石林、铜鼓滩三大景区,2010年投资近6亿打造黑山谷景区。“十一五”期间共计接待游客5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7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8.9亿元,门票收入950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年均递增均达到了15%以上。2011年1月至7月,全区接待游客288.3万人次,同比增长457%;旅游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414%;门票收入4100万元,同比增长439%;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696%。预计到2015年,旅游业将成为万盛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了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起步。

    二、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万盛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万盛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起到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中枢作用。

    今后,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万盛将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生长模式,以旅游业来统筹万盛城镇发展和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将有效带动区域建筑业、食品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信息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重庆华莱集团影视有限公司投资33个亿在万盛建设西南最大的动漫产业基地,可直接、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预计带动当地农副产品产销、餐饮、住宿、建筑、物流、广告、通讯等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以上。

    万盛结合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要素,加大旅游产业的深度开

    发,重点打造面向景区的观光休闲度假业、面向农业的现代立体农业、面向城镇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旅游、现代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

    三、缓解就业压力

    万盛旅游业的开发缓减了当地失业人口的就业压力,维持了社会稳定,有利于涵养城市的内生发展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由于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万盛发展日趋衰落,城市无法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人口大量迁出。万盛大量三线厂外迁,仅巴南区大江厂一处,便有3.7万名职工、6万多家属迁出。同时,区域内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社会经济缺乏活力,下岗失业职工多,国有企业改制下岗职工近2万人,城镇低保人数达1.8万人,占城镇人口的14%。且大部分年纪偏大,适应能力较差,创业能力较低,再就业压力大。旅游业属于内生外向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能吸纳众多就业人员,更适合吸收大量厂矿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011年,旅游业带动就业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比重达72%。万盛“一心两环三区”的旅游空间格局既可以解决万盛经开区部分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当地农民中的部分剩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四、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万盛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煤炭延伸而形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于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煤沉陷区。沉陷区范围内许多建筑、道路、植被、耕地及地下水系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对人民生活安全和生存环境构成直接威胁。目前,区内形成的采空沉陷区已覆盖到青年、关坝、南桐、万东、丛林等五个镇,损毁耕地面积64557亩,损毁房屋面积1353017平

    方米,超过1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旅游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优化。比如南桐采空区将开发为户外体育运动公园,而鱼田堡采空区因存有大量鱼田堡及东林煤矿工业设施,将利用其厂房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其次,万盛通过生态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发展对万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了做强旅游业,万盛对交通环境,道路设施进行规划整治。加强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铁路和公路建设力度,打通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以万南高速、万赶(赶水)高速和万正(正安)高速为主骨架,绕城环线、旅游环线、渝黔边区交通环线为一般骨架,三万南铁路和万凤铁路两条通道为支撑,农村公路网为补充的“三射、三环、两通道、一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电网规划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铺设工作。同时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提高万盛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在客运交通系统建设中,增强城区向周围乡镇辐射力,将万盛城市公交纳入重庆市城市公交远郊试点区县;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种网络资源互连互通、资源整合和升级扩容改造。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整个城市基础建设日益完善,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也为旅游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