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9)+(170)

 坚强人的力量 2013-02-0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9)

验方可治小儿鼻出血   
民间奇方验方是一绝
作者:曾乐

先看一则博友评论:
轩轩妈妈对你的博文《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发表评论
2013-04-13 09:57:13

曾老师:您好!昨天晚上写的评论在这一篇找不到了,是关于我儿子的。前天我儿轩轩因为晚上吃了汉堡包,第二天一大早穿衣服上学的当儿,忽然就流鼻血不止,用纸团的纸一会儿就渗透血了,用凉水拍额头也止不住,用两个中指相互勾住相互压着也不管用,流很多血最后才算止住。像这样的情况,这两年经常发生,如果不吃上火的油炸食品,还好些,偶有不注意,只要吃了汉堡或是炸串,炸花生米,就易流鼻血。特别是吃汉堡包只要吃,90%都会流鼻血的。
麻烦曾老师和奶奶,我该怎么办?这样的易上火体质该如何祛火?哦,对了,仅昨天一天,就流了两闪鼻血,只要流鼻血,有时,就一天两次。有段日子,每隔几天就流鼻血,这个正常吗?
你回复说:
2013-04-13 12:27:31
你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网管经常删除一些类似的帖子,可能是怕我们做广告。不理它就是了。
奶奶说,你儿子是火大了些,但这也是正常的,不必惊慌。少吃油炸食品最好,因为小儿对此敏感的也比较多。奶奶说,平时可以多喝蜂蜜来进行调理,关于如何防治小儿鼻出血,我马上来写一节做个介绍,因为这样的孩子还比较多,问的人也不少呢。
好的,现在就将奶奶说的几个验方献上吧:
第一则:大蒜止鼻血方。大蒜去皮捣成泥状,作铜钱那么大一小圆块儿,如豆厚的饼子。左鼻出血贴右足心,右鼻出血贴于左足心,两鼻出血左右脚心各贴一个。此方用于鼻血不止,服药无效者。
第二则:白萝卜止鼻血方。将白萝卜捣烂如泥,凉水调后贴囟门儿和鼻梁两处,或加贴脑后枕骨下。
第三则:鲜韭菜方。半斤新鲜当天割下的韭菜,捣烂挤出汁,拌米醋60毫升调匀,然后隔水蒸熟,温服。一般服用两到三次可愈。但是必须是当天割下的新韭菜,否则减效。也可以用鲜韭菜汁,每次一杯,夏天冷服,冬天温服,效果也很好。
第四则:传统玄参方。玄参30克,水煎服。
第五则:仙鹤草方。仙鹤草每次15克,水煎服,每天一剂,五天一疗程。一般一疗程可愈。不愈再服一到两疗程。仙鹤草还是补虚壮力草,如果劳累乏力,可以泡仙鹤草当茶饮,可除烦消累。
第六则:针对糜烂性鼻出血症的鸡蛋内皮方。将鸡蛋打碎,取出壳内的内皮,贴在患者鼻上,从印堂至鼻梁,干后用鸡蛋清润湿,连用七天。
第七则:三七方。三七一较大的一棵(指根部,药房有卖的),泡发后煮水喝,每天一大碗,连喝三天,一棵可煎三次。
第八则:藕节方。将藕节洗净晒干,然后熬汤,每天饮用,喝六天为一疗程,一般两到三疗程可愈。
当然,还有更多的绝方验方,下一节再写吧,今天有事先写到这儿。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0)


踮脚补肾闭目养肝   摇头晃脑醒神防病

作者:曾乐

 

 

    上次有个博友提醒我,说我一直注意介绍安全有效的方法,这是一个大优势,因为但凡有毒或是某些药性峻猛的药方,弄不好会有副作用。

    这也是,尤其是我在介绍治疗风湿骨痛方的时候,明明知道有些治疗效果很好,但因为里面含有有毒成分,还是全部排除掉了,而且在介绍治疗其它疾病的方子时,也一直十分注意的这一点。

    可是在上次介绍那个肺热方的时候,其中有一味葶苈子,这个博友说是破肺气的,容易引起病人气喘,感谢这位中医博友的提示。也希望使用此方的博友在用之前,注意加以考虑。

    我曾经说过,曾氏调养堂在安全方面做得一直非常好,常以食疗方和单方为主,我以后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安全有效,又不用服药的小保健方,希望能够在大家的日常保健中,起到一些作用。闭目、踮脚和叩首可以让我们避免颈椎酸疼等疾病的发生。

    冬天里,补肾的广告一直比较多,许多人也知道冬天是补肾的好季节,但补肾是不是非得服药呢?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一些按摩方法、武术锻炼方法可以补肾外,还有一些日常很容易做到的方法,也可以补肾养肝。象经常踮脚可以补肾,经常闭目可以养肝养神,摇头晃脑可以健颈提精神。

    先说踮脚补肾法。踮脚尖是一项有氧运动,不仅能够促使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还有保护心血管、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天很少有户外活动的人,更可以采用此法,来在家健身。踮起肢尖走路法:踮起脚尖,每次走30到150步,从少到多地慢慢适应,稍稍休息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重复几次,速度可以自我调节控制,初始练习者可扶墙或是扶物,熟练后就可以不借助外物了。男性踮起脚尖小解,可起到强肾的作用,女性坐蹲时,也要可以将第一、第二脚趾用力着地,踮一踮,也可以直到补肾利尿作用。曾经有一个尿失禁的女士,用此法治好了自己的尿失禁。

    闭目养神可护眼。古人云“目宜常闭,珠宜常转,眼宜常眨”,因为肝主藏血,肝开窍于目,肝好血旺,过度用眼伤神,都是这个道理。我们每天一醒过来,就开始用眼了,尤其是现代人,一坐到电脑前、电视机前,就会目不转睛地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不间断的人很多,这样眼睛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就会伤肝。肝伤则目昏,近视呀、眼睛干涩呀、迎风流泪呀,都会发生。不科学用眼还会带来后颈痛,颈椎酸痛等,有人的颈肩部常常酸胀难受,象什么捆住了似的,这就伤肝之后导致的经络受限,有人认为此为颈椎病,其实有时是用眼不科学造成的。不是每一个人的颈椎酸痛,都是椎病啊。凡是有这种酸痛的患者,只要在肩部适当部位拔罐,拔出水泡,疼痛症状就可以明显好转。

    迎风流泪是肝的收敛功能不足,眼睛干涩,是肝的精血不足所致。很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点一些眼药水来护眼,但这些眼病靠点眼药,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

    护眼单靠眼药水是靠不住的,只有好习惯才最可靠,一是注意力集中看电视、看电脑时,不要忘记保护眼睛,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每隔40分钟就可以闭目养神一会儿,哪怕是半分钟也比点眼药水强;二是常眨眼,就是在休息的时候,闭目之前,眨一眨眼,使自己眼里的自然分泌物,来对整个眼睛进行滋润,这比眼药更好;三是转动眼珠,这个对于预防近视眼尤其有效,多转动眼珠,不但可以防治近视和远视,还可以使双目有神眼睛“放电”呢,你看那些青春靓丽的人,都有一双美目,就是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叫做“美目盼兮”,古人都知道这个美目可传情啊。

    有一种闭目降气法,对于养眼养肝大为有益,具体的作法是:将食指轻压在眼睑上,微揉眼珠,然后再按揉眼周,或是直接闭目之后,排除杂念,静养一会儿。然后张开眼,眨动眼皮十几下,再转动眼珠五十下。你只要每天坚持下来,就会养成习惯,这样就有可能会远离近视眼,也可以炼出炯炯有神的双目。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除颈部肌肉的疲劳,让头脑保持清醒。我们可以发现,少儿多动,而这些活动,可以让小儿的气血通畅,体质身体的活力。其实对于成年人,若是看电视或或是伏案时间过久,也可以通过活动活动身体和筋骨来达到健身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在看电视的间隙、学习的间隙或是电脑前工作时间太长的时候,可做通过转动颈部、前仰、后仰的头部运动,或用空拳轻轻叩击头部,或是双手压下耳叶,盖住耳孔,用两个大拇指叩击后脑勺(此谓击天鼓),能解除颈部肌肉的疲劳,同时能够避免长期疲劳造成耳鸣和头晕头痛。

 
推荐阅读: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二)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十一----二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二十一----三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一----四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四十一---五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五十一---六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六十一---七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一---八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八十一---九)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九十一---一百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01--11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11--12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21---13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31--14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41--15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51--16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61-16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67-16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1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2)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3)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4)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5)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7)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8)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1)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2)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3)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4)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5)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7)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8)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8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1)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2)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3)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4)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5)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7)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8)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9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1)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2)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3)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4)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5)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7)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8)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1)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2)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3)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4)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5)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6)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7)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