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L篇

 逸心茶舍 2013-02-06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时空》徐永新徐境怿(解放军) 191cm*187cm

这个道路标识牌算不得新鲜,当代艺术圈里有人玩儿过了。国画圈子里也有几个人做过,观念都大同小异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萌》徐咏松(上海) 90cm*90cm

很有油画效果,也是画起来最简单的一张。卖相好。[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太阳从东方升起》徐贤佩(上海) 200cm*200cm

没刻意往真实状态下的视觉上靠,这一点很好。但很具象的人物以此形式矩阵排列,虽然第一视觉感受会很抓人,但反响不会太好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侗寨》徐恒(贵州) 220cm*200cm

双层加强版崔振宽,依旧是黄宾虹的路子。老黄害人啊,当代画家都往里钻却不知所以然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故园》徐晓华(湖北)230cm*120cm

杂草丛生的院子。内容太多啦,再减点呗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雏鹰待发》徐继先(内蒙古)180cm*186cm

范扬的《支前》也害人,总是有人想复制成功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花之梦》徐惠泉(江苏) 180cm*160cm

艳了,俗了,背景花了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落雪无声》柴博森 夏倚山 刘娟(解放军)180cm*160cm

难不成他们要搞人海战术?第五张三人合作了。而且这结果出来的很是不伦不类。那土塬与这窑洞衬吗?那小路的关系画的对吗?那雪为什么不分东西南北阴阳两面的融化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大别松风》桂行创(河南) 200cm*174cm

气势不错,没有主次。一堆乱点,失了阴阳。桂先生也是当代名家了,但中国山水画真的堪忧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驰骋的心》桑建国(江苏) 159cm*196cm

还是受何家英影响多点,自己的味道很少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假日·六月天》桑蕾(吉林) 180cm*190cm

画的自由随性,填色的故意留白形式感很强,但造型有点丑[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祥光》殷会利裴开元(解放军) 200cm*200cm

像皮影。这焦墨挺大笔触,但来的很粗粝。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寻梦》海天(湖南) 200cm*190cm

这构图相当一般,这头像画的也较差。老袁的气质根本没出来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暖阳》涂国喜(广东)210cm*180cm

中间那厚厚的色彩是怎么回事?纸打了折?不会呀,是熟宣呀!难不成是故意而为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鹰》秦天柱(四川) 308cm*108cm

 秦的花鸟有笔墨有功力,但总在固有的图式中做也没什么意思。这幅画太潘天寿了,虽然笔墨有自己的味道,但总会逃不开拟潘的嫌疑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顶天立地 Soldier》秦修平(江苏)200cm*200cm

很欣赏的一位年轻画家。估计他知道他那些很当代的作品无法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所以画了这张靠近主旋律的作品。整体表现还不错,有才气。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回家》秦焕爽(辽宁) 210cm*150cm

脑袋安得都有些问题,尤其两个女生很严重。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小城故事》翁志承(福建) 210cm*178cm

还不错,当代性很强,水墨味道也出来了,色彩构成也好。当然,这类作品莫要往传统上靠。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穿越》翁振新(福建) 178cm*192cm

笔墨一般、线条一般。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亘古回声》耿齐(陕西) 184cm*175cm

又一张河北样,且像了崔强。看来崔强将会备受关注。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我的世界》莫睿 (甘肃)220cm*200cm

当代意图很明显,整体效果还行,缺的是个人的味道。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故乡之路》袁子伟(海外) 200cm*122cm

金陵画派的样貌。承继的多,自己的少。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重建》袁汝波(河南) 210cm*180cm

内容是农民工,画面也很农民工!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英雄太行多奇峰》贾大一(山西)183cm*143cm

这山想起小时候场院里的麦秸垛。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娴系列之二》贾爱英(河北)220cm*140cm

身体很板,背景空间太絮叨了。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和鸣》郭子良(江苏) 238cm*155cm

传统线派,就是线,其他什么也没。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寒露惊栖》郭丰 郑瑰玺(北京)178cm*192cm

好厚的一团芦苇,我开始为这鸭子的安全性考虑,总觉得会把它们扎到。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日月共辉》郭东健(福建)220cm*200cm

一张粗制滥造的合影留念,观赏性不及那照片。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乘着天使的翅膀》郭茜(陕西)200cm*190cm

可笑于艺术家的思考。天使就让他们去飞嘛,干吗非要把孩子们的遗像放在画里?而且画的那么难看。孩子们的家长看了这画会是个什么感受呢?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又见草原》郭继英 柳妍(北京)120cm*200cm

重彩彩很重。像极了漆画,那马竟画出妥木斯的味道来了。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絮语》郭巍(云南)225cm*68cm

这是五星级饭店穹顶的红水晶吊灯吗?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和以天倪》顾青蛟(江苏) 200cm*200cm

很讲传统、很讲笔墨,不讲构成。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塞北雪不寒》高卉民(黑龙江)220cm*200cm

一堆乱墨!毫无生机。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守望者》高培旺(陕西)185cm*182cm

为何陕西的画家都往文西同志的路上靠?这孩子还有那条狗看了让人很难受。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晚秋》高喜占(辽宁)210cm*187cm

嘿嘿,一公俩母吧!还带了两个小的。看来寓意很深。这几只鸡很悬,有生命危险。那柴禾垛没根,马上就要倒。另外这张画像极了电脑合成图,而且PS水平相对较低。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和声》高崴张墨 梦白(北京)220cm*186cm

为什么现在的竹子都一捆一捆的画?又不是卖甘蔗。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红墙之歌》崔志安(辽宁)220cm*200cm

去年花鸟大展见过他的画。脑袋瓜子全都用来想方法了,但效果如何他根本不管。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春晓清风》崔佳丽(河南)208cm*140cm

每次都是两只鸡,几杆芭蕉,这次设色很少,但像素描。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玛秀吉与贡去卓玛》崔跃(广东)180cm*180cm

那么黑的墨色配什么颜色都会很好看,但偏偏他用这么个颜色,完全相克。这笔墨也是一团糟。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观玉听香》常庆利(辽宁)210cm*122cm

东北花鸟宋雨桂是标杆,大家都会往上靠。但这张画只学了形与色。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季风》康仁君(山东)172cm*186cm

增强版江宏伟,个人味道几乎没有。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泼水时节》曹宝泉 吉瑞森(河北)200cm*168cm

这画曹是配角,整体面貌是吉的。很一般,落入俗套。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母亲的节日》曹香滨(黑龙江)200cm*180cm

大片的绿,绿得人瘆得慌。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人物》梁占岩(北京)220cm*180cm

梁,我偶像!没上届那张获奖的好。面貌还是他的,但没太认真对待。背景的很多笔都显得絮叨,圆的淡墨色块没了力道。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开市大吉图》梁晓如(北京)220cm*200cm

线描为何非要配个那样的引题?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摩诘诗意》萧海春(上海)240cm*96cm

萧先生这画很满、很厚,但没了空间,少了意境。王维若是钻进去会失踪的。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浅栖自依依》黄芳(浙江)220cm*137cm

方法很古典,样貌很当代,表现很匠气。

[转载]通评十一届美展国画作品鈥斺擫篇

《遗落的小熊》黄松(上海)105cm*150cm*2

年轻人该表现这些我不反对,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同时衔接于传统。杭春晖已经把这小熊符号化了,所以建议另辟蹊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