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什麼女兒女婿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youko蔵書閣 2013-02-07

 

 

大年初二迎婿日

    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大年的。對其原因,民間有兩種說法:一是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過年,會把娘家吃窮;二是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吃回頭飯,尤其是大年初一不能在娘家吃。

    然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那什麼時候才能回去呢?

    根據流傳久遠的年節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俗稱迎婿日,也有人說這天是女孩兒日。嫁出去的女兒全都要在這一天帶著丈夫回娘家,一來是拜年,二來是探望父母。一般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就可以無拘無束地回娘家了,但也有些地方是初三。由於這一習俗對娘家非常重要,所以娘家人也特別重視。

 

俗諺一個女婿半個兒

    古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這句俗諺據說與唐朝公主許配給少數民族有關。

    唐朝前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大唐帝國經濟文化的繁榮,為邊疆各族人民所傾慕。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以許配公主給少數民族首領通過和親作為聯結民族感情的紐帶,而少數民族首領也以娶唐朝公主為榮。

    安史之亂後,雖然唐朝進入了迅速衰退時期,西戎常覬覦大唐領地。西元788年,唐德宗許配咸安公主給回紇可汗,回紇可汗很是感激,想為岳父唐德宗效力,就來信說: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婿稱半子便從此傳開了,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一個女婿半個兒的俗諺。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古代社會把嫁出去的女兒比喻成潑出去的水。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

    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三從即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在當時,無論是在娘家或婆家,女子都沒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即使親生女有機會回到娘家,但在娘家人的眼裏,她已經是外姓人了,家裏的事不會讓她參與。

 

結髮夫妻說法的由來

    “結髮夫妻一般是指原配夫妻。《古詩》中有: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詩作《為焦仲卿妻作》有: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南朝梁江淹《雜體·李都尉從軍》中有:而我在萬里,結髮不相見。

    一般認為,結髮夫妻的說法源於古代婚俗中的結髮儀式。所謂的結髮,就是束發的意思。在古代婚俗中,束發的方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婚禮上將新郎、新娘的頭髮依男左女右紮在一起;二是把新郎左前額的頭髮剪下一綹紮在新娘的頭髮中;三是把新郎、新娘的頭髮各剪下一綹打成同心結,放在火裏燒成灰,然後攪在一起。

    這種結髮儀式實際上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愛情巫術。因為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所以古人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不可以隨意毀損;而且受迷信思想影響,古人認為頭髮不僅是身體的一部分,而且裏面還藏著人的靈魂,倘若對它施以法術就可以控制它的主人。正因為此,結髮在古代婚禮上是一件很莊嚴的事情,是一個無聲的愛情契約。

    現在,雖然已沒有了結髮儀式,但人們仍然用結髮夫妻比喻夫妻間的患難與共和互助互愛。

 

倒插門習俗

    有女不出嫁而招婿入贅者,謂之贅婚。贅婚是一種夫從妻居的婚姻形式,而倒插門就是對贅婚的一種通俗叫法。

    這一習俗的形成,因素不一。有因女方種種困難,乏人照料,故招婿以服役者;有因女不忍離開父母,求侶有心,故招婿以入贅者;有因女家境況窮困,家口以單,故招婿以防窮養老者;有因家有女無子,恐世代自此絕,故招婿以接嗣傳代者;有因兄弟眾多,或隨其所欲,或無力婚娶,故願就贅於女家者,凡此種種。大多入贅改姓。不改姓者,亦有其例。

    “倒插門的習俗,始于周代,相沿至今,而有幾種不同的型式。秦漢之贅婿服役;宋之舍居婿;元代的贅婿養老;乃至今之所謂的招夫養子招婿養老等。這類基於招贅求養的心理要求而成婚的,可稱之為招養婚。而宋之贅婿補代,今之所謂贅婿承祧,這類本於招贅求嗣的動機,而發生婚姻關係的,可稱之為招嗣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