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体温为什么不超37℃

 半道上 2013-02-07


为什么人们的体貌、身体情况,甚至内脏的大小、血细胞的数量千差万别,体温却都不超过37℃?

在生命演化的最初阶段,生物都不能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保证大脑等精细结构随时都能正常运转,很多动物就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体温平衡系统,成为恒温动物。

把温度上限“设定”在37℃,同样是进化的选择。科学家认为,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

人体内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自动调控装置,它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内脏的许多温度感受器组成。当人感到冷或热时,信号由神经系统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控“司令部”很快下达指令,使有关系统如肌肉、内脏器官、皮肤、毛细血管、汗腺等全部启动起来,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体温调控,尽量使体温保持在恒定范围。比如,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天热时,人体就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

当然,人体的这种调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当患感染性疾病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创伤时就会发热,因为这时机体的体温调控装置已力不从心。

摘自《当代健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