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之冷调极寒
极地是被冰雪和冰河覆盖的无瑕自然的典型代表,那些经历成百上千年自然变化,仍然坚硬无比的冰山、冰石独特的蓝白色调和苍茫的天空一起,给置身其中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感触和悸动,这些无瑕的景致正是影友们梦寐以求的梦中景色。
极地的风景摄影从不流于风花雪月式的喟叹,镜头下的一山一冰一石都有根有底,深植于地球变迁的大背景之下。摄影师借助的“光”之元素,也总是跟宇宙、时间遥相呼应,力图在地球科学和摄影艺术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揭秘冰雪极地拍摄
全球气候变暖使极地的冰雪大幅融化,而其中的冰山和浮冰在不断消融。有幸前往冰川的人们,一定要把握这些难得的拍摄题材。
如果你有机会接近极地冰山大陆,会看到海水处于一种神奇的冰水混合状态。这种场景可以使用较低的拍摄角度,将海水中的冰块收取进来,作为画面的前景。通过对比衬托以及平衡画面的方法,完成照片的构图控制。侧光有利于表现拍摄对象的斑驳质感。利用光线方向可以强化浮冰的立体效果。在记录下浮冰细节的同时,更好地表现浮冰的造型变化。使用广角镜头的透视变形特性可以放大这些冰石,同时借助冰面的裂缝的线条,完成画面的构图。由于温度的变化,极地的冰面上经常会被垂直分割并形成断层裂缝。在裂缝中,破碎的冰块会不断再次融化和结冰,构成一块块闪着绿光的冰石。在雪白的冰面上,它们就像宝石般美丽。在日出日落的短暂时间内,光线透过云层洒下来后,冰雪在低色温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暖色调,而处于阴影中的冰雪会呈现幽幽的蓝色。利用色温不同产生的画面冷暖色调的对比,可以让色彩单调的画面增加一些舒服的冷调,令画面更具神秘感。
弱光表现之美
在极地的风光创作必须注意光线的不可预测性,不能用常规的光线变化规律来预测光线,否则就会错过最佳拍摄时机。弱光拍摄意味着更长时间的曝光,在日落及入夜后的弱光条件下进行拍摄,这个过程对极地摄影师而言就像一种修行和悟道。在那极寒的无人之境,用心感应的是来自宇宙的“太初之光”。从中悟得是天地融通之道。借助“光”的力量刻画遥远极寒之地摄人心魄的原初之美。亘古不化的蓝色坚冰是极地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由于拍摄地大多位于极地附近,气候寒冷恶劣,所以保证器材正常运转是极地摄影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才是照片的科学价值与艺术性。运用傍晚的逆光凸显冰体晶莹剔透的质感,同时摄影师还会尽可能带出天际轮廓,让殷红的落日余晖与蓝色冰体形成参差的对照,丰富画面层次,营造出苍凉大气的存在感。
而那些断裂的冰层似乎预示着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也行将消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你眼见的风景,都是沧桑变化的见证,它们拥有各自的历史故事。读懂这些故事,你才真是风景的知音人,都说江山风月本无主,人们忽略了它们的主人便是地球。这些风景,人类幸而遇之,还嫌不够,贪婪地加以破坏,令其面目全非。如果极地摄影作品让你在欣赏之余,能够有所反思有所行动,作者的一片苦心便没有付诸流水。
关键词 神秘弱光
严寒的极地,这些亘古不化的严冰让我们如此真切地感知到天地气息,弱光中定格下极地冰洞。 —David Thompson
手法 弱光摄影
极地摄影师总是随身携带三脚架,他们的拍摄一般始于黄昏之后,通过长时曝光展现景观的静谧深邃,同时尽可能用逆光勾勒出天际轮廓,营造闳约深美的风景画卷。
风格 冷调静谧
芬兰是被冰雪和冰河覆盖的无瑕自然的典型代表,那些经历成百上千年自然变化仍然坚硬无比的冰山、冰石的独特的蓝白色调和苍茫的天空一起,给置身其中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感触和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