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

 STYJ0754 2013-02-07
 1. 李玉刚 镜花水月》赏析之一:

【名称介绍】:

独家视角——

李玉刚 简介 :李玉刚,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青年表演艺术家。他是中国艺术界第一个将传统艺术辅以现代时尚包装的艺术家;他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人和女人之间,把中国民歌,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总部向世界人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他是继宋祖英之后,第二个在悉尼歌剧院开个人演唱会的内陆歌手。他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国宝级艺术家”。第五届演艺界十大孝子候选人。

他是一位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的小伙子。1998年开始演艺生涯,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男旦艺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边演出、一边求学,潜心钻研服装设计,戏曲唱腔,舞台化妆等一系列表演艺术。

在2006年7月,中国国家电视台CCTV—3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星光大道》节目中,李玉刚以甜美的歌声、婀娜的舞姿、俊俏的扮相一路闯过周赛,月赛,并在年度总决赛中获得年度季军,网络上的支持率高达93%,被观众誉为《星光大道》无冕之王,成为当之无愧的草根平民偶像。

现在的李玉刚,2009年2月23日,已经被中国国家歌剧舞剧院破例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被聘任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并且是东方歌舞团的外聘演员。

史料钩秤——

《镜花水月》释义:《镜花水月》是李玉刚出道以来,只2007年5月在北京北展剧场举行《凡花无界》个人演唱会之后的又一演唱会冠名词。

镜花水月,既指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那些空灵的意境。出自 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而李玉刚的演唱会用《镜花水月》来冠名,更是赋予了其演唱会的独特风格,他在整场演唱会中有机的穿越时空,将古代的几大美女以不同的演出形式表现出来,使观者如置身于古代的不同社会环境之中,一同感染那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恢宏大气与悠远雅致的意境,观者恍惚身临其境之中,他的深情演出使人感觉又不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2.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 之二:

【场次介绍】:

独家视角——

李玉刚《镜花水月》演唱会至今为止,已经演出的场次达到了11场,具体演出时间和地点如下:

2010年1月8日-10日:李玉刚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推全新概念的《镜花水月新春演歌会》,连演三场,座无虚席,可谓盛况空前;
  
2010年3月29日: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成立十周年李玉刚《镜花水月》专场演唱会在北展中心剧场举行;
  
2010年5月2日:李玉刚《镜花水月》全球巡演首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0年5月29日:李玉刚《镜花水月》演唱会全球巡演第二站在上海大舞台(上海体育馆)成功举行 ;

2010年7月3日:李玉刚《镜花水月》演唱会全球巡演第三站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
  
2010年8月27日-29日:李玉刚继在悉尼歌剧院《盛世霓裳》演唱会之后,再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东京艺术剧院连续推出三场《镜花水月》演唱会,日本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到场观看并献花篮,日本知名歌唱家谷村新司也向李玉刚送花。
  
2011年1月2日:《荣耀回归-镜花水月》2011李玉刚北京大型演歌会一年之后再回人民大会堂。


下面将以2010年1月10李玉刚《荣耀回归-镜花水月》新春演歌会”为蓝本,做深度剖析,进行全面的赏析。 
3.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 之三:

【序幕与开篇】:

音屏再现——

期待已久的李玉刚《镜花水月》即将开演,整个演出大厅,瞬间寂静下来。。。

序幕:舞台上好像遥远的天际隐隐约约传来一丝丝低婉的音乐,显现在屏幕上的是至上而下的《镜花水月》四个大字,旁边一排小字同样至上而下:李玉刚2010新春演歌会。映入在观众眼前的是黑色的屏幕上,中间一沫蓝光,而“镜花水月”4个大字好像在水中的波纹中荡起涟绮,慢慢有扩散开来之状,然而带给观众的又有好像字是映衬在蓝色的古镜之中的奇妙,我想,这也正是刻画“镜花”与“水月”的独到之处吧。。。一个序幕的拉开,就给观众恍惚带到了美妙的意境之中,那么,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我们将大饱眼福,一同随着李玉刚的时空穿梭,去感受那久违的古典戏曲之妙。。。

开篇:第一篇章《惊梦》(澄潭月影 唤醒梦中之梦 窥见身外之身)

昆曲【皂罗袍】: 一缕清风缓缓吹过,清澈的泉水滴在飘荡的水中,清脆声中透着春的气息,飘荡的水面逐渐变幻开来,蓝色的帷幕呈现一片幽静的意境。。。几位侍女莲步轻舞,玉刚化生为的杜丽娘一袭粉红锦袍,轻移步,慢开口,细声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曲唱吧,丽娘来到软榻边似有进入梦乡之中的神态。。。

昆曲【山桃红】在另一对角,两名昆曲演员娓娓唱诉着那种相思之情。。。但听那唱词:“这一霎天留人便,草籍花眠,则把云鬓点,红松翠偏,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献妙,我砍去还留恋,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而这一切又好像似丽娘在梦中。。。但愿长醉梦不醒,与君同醉在梦中。。。

史料钩秤——

解析:大明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一日背父母及塾师与侍女春香至后院游春,见断瓦颓垣,顿起伤春之感。丽娘游倦归房,朦胧睡去,梦中与书生柳梦梅至园中幽会。梦醒相思成疾,伤情而死,葬在后花园梅树之下。三年后,柳梦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亦对画中人一往情深,丽娘的魂灵竟来和他相会。最后,丽娘起死复生,二人终成眷属。

这出唱段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名曲。它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院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这出唱段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全曲语言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独家视角——

而玉刚所唱的【皂罗袍】如泣如诉,婉转而低沉,恰如地反映出了丽娘的新春游园,看到花园的景色,睹物思情而产生的心理波动。。。一位怀春少女的思春之情溢于言表。。。 
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四

4. 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伤花》

第二篇章《伤花》(寂寥满地落花红 独有离人万恨中)

音屏再现——

《伤花》篇:【佳人曲】 随着音乐的变换,先前的杜丽娘褪去粉红色的锦袍,着一袭白色的长裙,款款而来,时空恍惚穿梭到汉代时期,李夫人轻声而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歌声在蓝色的帷幕中摇曳,观众随着音乐似见佳人于汉代。。。

史料钩秤——

汉武帝时代,宫廷乐师李延年的歌唱得很好,“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曾在武帝前演唱《佳人难再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完后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李延年还没来得及回答,平阳公主争先代奏:“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其妹妹在御前表演,果真使得汉武帝飘飘然如若仙人,其妹因此歌得幸,当即被纳为嫔妃,被武帝立为夫人,即为李夫人是也。

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这一首《佳人曲》就捧红了他的胞妹。而《佳人曲》也在张艺谋大导演的《十面埋伏》中作为插曲被章子怡在片中演唱过。

独家视角——

而玉刚的演绎,题为《伤花》,实乃后来,由于李夫人早卒,作为宠妃,汉武帝以皇后的礼仪安葬她,但李家还是渐渐失宠,更由于其兄李广利降匈奴,李季奸乱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氏家族包括延年在内都被汉武帝诛杀。不可谓为之伤已。

 
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五

5. 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伤花》续篇

过场与《霸王别姬》

音屏再现——

蓝色的帷幕渐渐的黯淡下来,李夫人如一阵清风飘走于夜幕之中。。。

过场中,一位大鼓鼓手与一位京胡艺人是否还迷恋着前面的意境。鼓声阵阵,慷慨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节奏如暴风骤雨一般,时而鼓声轻点,舒缓而低沉。这一厢鼓声咋起,那一边京胡声又起,细听那京胡,一会高亢紧凑,一会如泣如诉,缓缓而绵长。这一切犹如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场景即将发生。。。

《霸王别姬》:鼓声和京胡声嘎然而止,蓝色的舞台上突然音乐咋起,急骤而狂乱,时光穿梭到秦末楚汉相争时期,一群楚国兵士于舞台上犹如面临战争开始的状况。恰是旌旗阵阵,兵戈将起。。。

玉刚化生的虞姬,着后冠,一袭面为深红色,底为深蓝色的披肩,心思重重,步出帐外。。。开口唱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 而西楚霸王项羽听到歌声亦走出帐外,来到了虞姬的身边。虞姬一曲唱完,褪去披肩,只着深蓝色锦服。虞姬为霸王献上美酒一杯,强作欢颜,陪霸王起舞。两人共舞过后,虞姬停下来为霸王默默祈祷。祈祷之后虞姬从士兵哪里拿过双剑,再度为霸王起舞弄剑。霸王看到虞姬的表演也是沉浸在短暂的欢情之中。

这时的霸王已然为了突围汉王刘邦之围,准备和虞姬做暂时别离。然而虞姬这一次的舞剑极居用心,她用出平生最美的舞姿为霸王而舞。因为,她已经决定,用自刎来告别霸王,尽量减少霸王的负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霸王在四面楚歌声中突围出去。恰这时,霸王也感觉到虞姬的神色不对,夺下了虞姬的双剑。而虞姬一曲双剑舞罢,和霸王犹如生死别离一样,难舍难分。但看那虞姬,似有万种别离忧愁,而又难以用言语来言表。突然,虞姬乘霸王不注意,拔出霸王腰中的佩剑,来中兵士人群中,自刎于霸王的眼前!

虞姬啊。。。霸王眼见自己的爱妃自刎于跟前,来到虞姬倒地的面前,长叹一声“啊。。。”这一声“啊”划破长空,惊起一串震耳欲聋的响雷,是否老天也在哀叹这旷古的别离。雷声过后,遥远的天际恍惚传来虞姬的歌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那歌声在空旷的天际中回荡,一曲千古的绝唱在逐渐暗淡下来的帷幕中慢慢飘散。。。

史料钩秤——

《霸王别姬》曲目由来及典故:

霸王别姬是指西楚霸王项羽在和汉王刘邦楚汉争霸的过程中,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前232年-前202年)被汉王刘邦逼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只留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也自刎身亡。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就这么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

“ 霸王别姬”的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西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独家视角——

而玉刚的唱段忽略了霸王的唱词,玉刚通过自身对曲目的理解,加以现代时尚的舞美,以前后两段唱词:“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相呼应,以及陪同霸王起舞和他的剑舞,完美演绎出了虞姬与霸王生死别离的悲壮与凄美。

 
6.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六:

第三篇章《望乡》(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归)

音屏再现——

过场之《夜深沉》:暗淡的舞台之中投射出点点亮光,先前的大鼓鼓手于京胡艺人再度上场,这时间联合奏响的是《夜深沉》名曲。听那边,鼓声阵阵,一会似万马奔腾,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一会又似欢庆的节日,像要送别亲人出行远方一样。。。而这厢,京胡的旋律咋起,起调悠扬豪迈,配合鼓点的轻敲,奏曲似长虹落日,草原晚景;转而低层迂回,又似别离难分难舍。。。一曲夜的乐章,孕育新的开始。。。

《望乡》前篇【敕勒川】:随着鼓声和京胡缓缓而落,帷幕再度开启,经过黎明前短暂的黑暗,恍惚从遥远的北疆草原上传来阵阵高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黎明终于到来, 天色渐亮,阵阵的北风吹起一片黄沙,飘过草原。。帷幕恍惚看到,草原上的牧民在低沉呜咽的号角声中,招呼自己的牛马羊群。。。黄沙吹过牧民的脸,他们在草原尽情的驰骋。。。时空再次穿梭,一幅草原画卷将观众带入了西汉时期。。。

《昭君出塞》:天色以亮,原来那些策马奔腾而来的牧民是到大汉来迎接他们匈奴呼韩邪单于的阏氏,一群匈奴的侍女用匈奴人们最高的礼仪围拥在玉刚化生的王昭君的身边,但看那昭君,着一身全白色华贵锦袍,外面一件长长的拖地大披肩,那披肩也是白色,中间还点缀着部分红色,怎么看怎么华贵,昭君头戴匈奴民族特有的后冠,从侍女手中接过琵琶,轻声开口唱到:“泪湿衣襟 ,别斜阳里, 关山月, 一声横笛!闻叹息,风不停歇,沙无边际 。望长安,故国千里,归无计!山水一程,风雪一身,匆匆马蹄。夜点千帐灯,琵琶声声,谁悲泣!秋意浓,雁归程,愿常相忆 !休问,是否有恨,无绝期!”

但看那昭君,此去远别长安,不知何日是归期?昭君心中愁绪万千,唱词哀婉缓缓而低回,一步三回头,诉不尽的别离愁绪!而此去北疆匈奴,路途漫漫,一路黄沙,何以解闷?回望南方,长安已不见兮!我且将琵琶轻弹,一来路途解闷,二来排解思乡之情!空中的大雁啊,你是否也听到了我的琵琶声,不然你不会徘徊在我的头顶,陪我一路北行!大雁啊,你别只顾记得听我的琵琶声,而忘了飞行!你要是跌落在黄沙之中,我昭君会深深的自责!那就让我停下来,面向南方长安祈祷吧!长安啊,你已遥不可及!而我心里会一直记着你!但愿大汉和匈奴世世代代结盟,兵戈不起,百姓能安享太平!我昭君此去北疆匈奴,一定感化北疆人们,永远与大汉为善!

天色慢慢暗下来,昭君一路北行,背影在渐渐远去。。。舞台中央只留下昭君的琵琶,好像在继续弹奏着那思乡的旋律。。。

【思乡曲】:大提琴琴声咋起,恍惚和着昭君的琵琶声,在叙述着那思念之情。。。旋律透着怀念与忧伤的情调,那琴声久久地在空中回荡。。。

史料钩秤——

《昭君出塞》解析: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可以说,昭君为汉匈和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独家视角——

而玉刚的演出,华贵的服装装扮以及那别离长安的思乡唱词,还有侍女拥围在其周围,都显示出他的出色。加上舞蹈的表演,那种离别的神情,望乡而产生的愁绪都被玉刚演绎的出神入化。。。 
7.李玉刚《镜花水月》赏析之七

第四篇章《问月》(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音屏再现——

《问月》之【春江花月夜】:帷幕中似水波荡漾,又似镜面映衬,蓝色的画面上呈现“问月”两字。当光与影再次开启的时候,伴随着那明快古筝优美婉转的曲调声响起,眼前便呈现出一幅古朴清雅、美仑美幻的山水画卷来。恰好似鸟语花香的春天,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从天际冉冉升起,月色之中,薄雾绵绵,玉刚化生为花仙子,着绿色彩裙,手举粉红色小伞,恰是在波光粼粼的江面随波荡漾,草木和花的影儿随着清风,在江畔轻轻摇曳。春天、薄雾、花草、月光、静夜绝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幅何等优美的一幅画面。那一种风景,那一种意境,叫人浮想连篇,意深情远,如仙般洒脱,如水般轻盈,如诗般浪漫。

在观众还沉浸如此美景之中时,那边江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歌者练声般唱腔。而花仙子好像受到了这种感染,不仅轻声开口吟唱:“江楼上独凭栏,听钟鼓声传,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一江春水缓缓流,四野悄无人,唯有淡淡细来薄雾和轻烟。”

独家视角——

玉刚用他那甜美柔和、清新典雅、平和轻灵、明澈而又带有磁性的嗓音歌之,这歌声与古筝琴声相结合,如影相随,如梦如幻!蓦然体现出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将人们于花月之中引入了一个更具魅力的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好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音屏再现——

《问月》之【菊花台】:一曲“春江花月夜”歌罢,花仙子在侍女的帮助下放下裙摆,整个裙摆在舞台中央铺洒开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形。古筝的乐声还是那么的飘渺、悠长。听那乐声,由静而动,由动而静,似动似静,动静结合;又好似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远近结合。

这时的时光好像已经从春天来到了秋天,霞光变幻为金黄色的落霞。而这时,歌声再起:“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歌声在整个菊花幻黄的秋天里回响,一遍唱完,又起一遍:“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这歌声,这情景,情景结合,以景寓情,以情寓景,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美妙回响。玉刚以其独特的极具女性磁性的歌声,是那么的甜美,清澈。然而,这歌声中又像是带着哀伤。歌声由天际中传入,恍惚萦绕在城墙楼阁,和着钟鼓之音,伴着夜色撒向空旷的古战场。歌声中菊花瓣中缓缓飘散,波光粼粼风回曲水、江畔草木花影层叠葱郁,那一片江水清盈而潺潺,天空悠远而云淡天高。那些转动在玉刚周围的舞者时而舞动着小伞,时而跑开似祈祷苍天。原来这是一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华丽落幕!

独家视角——

这曲《菊花台》取自张艺谋大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被周杰伦在其中作为插曲演唱过,然而,经过玉刚结合舞者的演绎,别有一番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