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粉“生命线”为何频频告急?

 MissU001 2013-02-07

奶粉“生命线”为何频频告急?

字号 查看本文热度
来源:网友上传 2013-02-07 13:37:46

  也许再也没有一种食品会像奶粉这样,牵动亿万国人的神经,原本是最为普通的婴儿食品,如今却像奢侈品一样备受“水客”青睐,而境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更是在过去一年纷纷出台限购令

  作为内陆“奶爸奶妈”的主要托粉采购地,香港即将出台最严厉的奶粉限购措施。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限购香港特区政府很可能会修改法律,将奶粉列为“法定储备食品”(之前曾被列为战略储备物资的是冻肉和大米,限购数量为15公斤)。

  如果新修改的法律获得通过,那么每次从香港出境允许携带的奶粉数量将被限制为每人1.8公斤(相当于900克包装的两罐),超过此数量的出境者将被视为违法,将面临最高7年监禁以及罚款200万港币的刑罚。香港的当地报纸甚至为此在头版位置打出了“保奶粉,救港B”(即baby)的大标题增加舆论支持。

  2月3日福布斯中文版记者在内陆游客最喜欢到访的大型MALL海港城的超市city super看到,购买日用品的人群在每台收银机前都排成了两个圈的长龙,当中有90%以上是内陆口音的游客,其中不乏身戴价值数十万珠宝的富太太。还有些旅客明显是排队中途才接到内陆亲友电话帮忙买奶粉的,不问品牌只要是澳洲或荷兰产地的1岁左右幼儿奶粉,就立刻刷卡买下数罐。而在罗湖过关时,有些年轻妈妈已经拖着五六罐的奶粉以及十多盒的有机米糊,还在致电身在香港旺角的亲友帮忙再多买几罐美素奶粉,原因是“沙田的店我都找过了,已经全部断货。”

  某欧洲有机奶粉的香港总代理商对记者透露,原本为了环保,该品牌奶粉大多采用海运方式送达香港,但因为担心限购令实施前销售大涨造成缺货,欧洲奶粉商在接到他们的通知后已改用空运紧急发货一批以补货,“欧洲人都被中国妈妈弄得没办法坚持原则了”。

  而从去年6月起,除了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德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区都因为市面上奶粉断货,实施不同程度的限购措施。今年新年伊始,针对荷兰大型超市限购奶粉的新闻,荷兰大型新闻评论网站曾经很不客气地发表文章,“他们(中国人)能把我们饿回石器时代。”

  台湾的相关部门也曾披露,目前台湾地区进口的奶粉数量远远多于台湾本地居民的实际需要,有75吨进口奶粉通过台湾流入到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区。而在香港,美素、美赞臣、牛栏等品牌奶粉因货源紧张,已经多次涨价。奶粉供不应求之下,甚至一些古董店或者书店也加入销售大军。香港媒体就曾经报道,铜锣湾某楼上书店,今年开始向荷兰、新西兰代理商订购奶粉销售给内陆游客,月均销售100-200箱,临近新年订单量还有50%的增长。

  除了境外抢购奶粉之外,奶粉海外代购也成为过去两年间的热门行业。福布斯中文网记者在淘宝搜索搜索“奶粉代购”,会显示约8,200多家的结果。随便抽取其中一家五皇冠店查看,它销售的是海外品牌奶粉及婴幼儿周边用品,一个月能销售8,500多件。店中的销售主力是荷兰的牛栏奶粉的1-6阶段产品,价格从90多元到150多元不等,这六个阶段的奶粉产品在过去30天内合计售出6,100多罐。以每罐800克计,也即一个月销售量近4.9吨。而另外一家双皇冠海外直邮奶粉代购店,店中的牛栏奶粉一个月售出3,200罐,合计约2.5吨。管中窥豹,以此推算淘宝各种海外奶粉代购商家一年售出的量可能超过数万吨。在海外超市奶粉限购的背景下,这种销售大户的进货渠道,一直让各种亲子论坛上的妈妈们感到疑惑不已。

  此外,根据2013年1月初悉尼媒体的报道,婴儿奶粉生产商Nutricia(即牛栏公司,旗下拥有的奶粉品牌包括牛栏nutrilon、karicare、Aptamil等)公司总经理Alistair Bradley曾经称,去年奶粉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今年估计还会再增加50%,因此公司今年会把新西兰工厂的奶粉年产量从两年前的5,000吨增加到了如今的两万吨。

  有定居荷兰及新西兰等地的华人向记者透露,一般而言,当地超市是根据一周的销量来向厂家订下一周的货,中途卖完一般是不会专门为了这一种产品而进行补货的,并且厂家对各个超市奶粉的销售也是有配额的。因此在华人聚集区的超市,每周的配额很容易就被买光,极大影响了本地真正需求者的购买,也正是因此而出现限购这一举措。而在郊区或者其他没有大学的小城市,因为没有华人这一代购主力军的存在,奶粉货量充足则不存在限购。但往往一个货架上奶粉的量也是很有限的,一般也就20至30桶左右。

  此外,曾经为国内亲人代购奶粉的孙先生透露,在海外超市购买奶粉可以享受政府补贴价,每罐约10欧左右,但加上每2,000克约200多元的运费以及关税成本后,不计代购的人力成本,每罐奶粉到达中国时成本要比购入价贵一倍左右。如果作为奶粉代理商,则不能享受超市的政府补贴价,价格会比超市购买还要贵,而且作为代理商需要有当地的销售终端才能获得批准资格。因此对于淘宝代购奶粉的平价他也觉得十分不解。

  2011年,温州某著名淘宝双皇冠荷兰奶粉店主李某被警方抓捕。该店的顾客好评率高达99.96%。经抽检,李某网店的奶粉营养指标不合格,主要是蛋白质含量仅普通奶粉的一半。李某供述称,他2009年从荷兰购入3,350罐荷兰标志的"牛栏奶粉"(Nutrilon)到中国香港,然后以"散带过关"的方式进到内陆,再运至温州、通过网上出售,已售出1,000多罐。而根据不少论坛的网友计算,作为双皇冠店销售额必须超过2万笔,多出的其他奶粉源头来自何处也令人存疑。

  曾经有身处海外的代购网站CEO对媒体透露,他听说在荷兰及德国边境有次品奶粉市场,4欧元就能买到一罐如牛栏等知名奶粉。而在阿里巴巴上搜索“奶粉罐”,会出现2,600多个结果,不少工厂还可以定制。搜索“进口奶粉批发”则有1,500多条结果,搜索“进口奶粉代理”则有3,500多条结果。它们的地址大多位于东莞、深圳、福建、河北等地。

  因中国买家抢购境外超市奶粉致使缺货,当地居民无法满足自身购买需求已非近日才有的新鲜事,但2012年这股奶粉抢购浪潮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最大原因在于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诸多“龙子”、“龙女”的诞生使中国市场对外国婴儿奶粉的需求激增。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新出生的婴儿数目为2,000万,比2011年增加了400万。

  据荷兰奶粉生产商反映,知名品牌牛栏、美素等奶粉需求量猛增,仅2012年第四季度,美素婴儿奶粉的需求量就增长了将近25%。美素生产商荷兰Hero公司的发言人对此现象解释:“2012年龙年中国的婴儿潮,使中国市场对外国婴儿奶粉的需求激增。中国每年出生1,700万新生儿,而荷兰只有17.5万,两者根本无法比较。”

  而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尽失,由此开始海外奶粉的抢购潮。尽管日本地震后,中国妈妈从日本奶粉转战新西兰奶粉,新西兰奶粉爆出“双聚氰胺”问题后,妈妈们又转战欧美奶粉。但无论转战何方,她们都不愿意再关注国产奶粉。

  演变至今日,单纯靠市场机制调节已完全无法解决中国人抢购奶粉的问题,奶粉和房子一样成了“刚需”。

  从源头上来说,中国妈妈所认定的优秀奶源国如新西兰、澳洲、荷兰等地,资源有限,即使奶粉厂商继续加大马力生产,也无法满足全部需求。在中国,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婴幼儿奶粉的中高端市场,而且频频涨价。一些国内奶粉企业则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跑到海外注册品牌,换个洋品牌就能继续过上销售畅旺的好日子。

  有数据统计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内陆贴牌洋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只有四五个,2009年后大约100个新“洋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德国最大的奶粉生产商喜宝的董事长Stefan Hipp曾经惊叹,“确实,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像中国这样有超过100个奶粉品牌。”他说在德国只有3个奶粉品牌。

  去年时任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曾说,内陆供港食品安全合格率高达99.999%。“如果这方面(内陆供港食品安全机制)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陆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同理可见,内陆婴幼儿奶粉紧缺的问题并非无解,而是食品安全的压力机制还不够强。

  近年各地奶粉“限购令”一览

  去年6月,美国的T arget、Walm art等大卖场发布了奶粉限购5至12盒的限购令。

  去年9月,新西兰当地的部分超市贴出中文标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的限购令,不过历经两个多月的整顿,新西兰政府最后又解除“限购令”。

  去年10月,澳大利亚的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药房贴出中文限购标示,每人限购3罐。

  今年初,德国的大型超市“D M”对当地的婴儿奶粉特福芬和喜宝等实行了限购,每人限购4盒。

  今年初,荷兰商业企业进行了自发的限购,当地各大超市、百货店、药店购买奶粉,每人限购从1罐到3罐不等。

  1月,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优先接受澳门居民登记买奶粉。

  2月,香港特区政府计划修订进出口条例,规定成年人每人最多可带1.8公斤奶粉出境。

(福布斯中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