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如过劫

 渔翁很快乐 2013-02-08

过年如过劫

 

又要过年了,回家,期待又想逃。每年过年,更像是过劫,带着和圣诞老人一样的礼物袋子,掏空了再回来。不知道圣诞老人的礼物要不要买,我的是用工资、年终奖交换而来的。

回家前的必备工具是计算器,噼里啪啦,你家我家,三姑奶奶四姨夫,表外甥小侄子,孝敬长辈打发小辈,装满口袋回家,两袖清风回程。自打上了班,这事就成了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据说高速公路春节期间继续免费,想想后备箱装满给七大姑八大姨的有去无回的礼品,少要百八十的过路费,真真是亲人。

人还没回家,就按照每年的老规矩开始拉单子,春节前这几天,把该送亲戚的东西都买全。村里小卖店的康帅傅方便面和旺仔牛奶遍地,乡亲们已经习惯买而不吃,因为它们被定义为礼品,只存在流通领域。

早些年,小孩子大多扮演跑腿的角色,被打发着给亲戚家送过节的东西,两条不怎么蹦的鱼,一只稍微挣扎的鸡,几盒包装严实的糕点,甚至一筐子苹果。那时候送来送去的礼物,都能进肚,小孩子跑着跑着龙套,就把自己跑成了主角。

把大象关进冰箱要分三步,送礼也不例外。收到礼品,估算价格,回赠等值礼品。步骤二的工作难度略大,那时没有二维码,小孩子还会经常被派到商店打听价格,然后在派送过程中遇到亲戚一番看似真诚的推拉。一直想不通,既然最终都是要收下,这个过程为什么不能省略呢?如果真心不想要,为什么还要相互送呢?

广告里狂轰滥炸的脑白金并不是大多数实用型家庭礼仪来往的首选,菜市场里拎着筐找白菜萝卜西红柿的大众家庭,更注重往来礼品的实惠,八宝粥、牛奶、小箱水果,送礼的人淡定地坐在沙发上闲扯,等待着储藏室里,对方正在费尽周折地搭配合适的回赠品。

去年到亲戚家串门,偶遇他们正在对收到的礼品分量过称,出门我就后悔没把超市的小票带上,多给人添麻烦……

上世纪的电影、小说里,乡下的亲戚带着一小筐新鲜的特产上门,也还在延续。地窖里的大白菜和萝卜,带着一股子土地的气息就来了。十来斤自家养的肥猪肉,几十颗绝无激素的土鸡蛋,这些物品的回赠最为困难,其价格带着太多非物质遗产的特性,又掺杂着淳朴的感情。

对于超过60岁的亲戚,送出去的礼品,一般是不用指望回赠的,他们的子女会在看望你的父母之前,详细询问并根据你的赠送回馈。如果这个相互的看望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你好我好,下一年基本就可以礼节性断交,这种潜规则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体会到。

节前,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街头都会走着很多拎着礼物行色匆匆的人,从城市回乡前,城市会因此而拥堵,那些外地车牌的漆黑轿车,车膜贴的浓重而严肃,像后备箱里深不可测的X。

那些庞大而花哨的包装盒,很多时候我们关心的并不是里面装的什么,而是它的刚刚好被需要的价格。每每我拎着礼品出去,回来就会看到客厅有别人送来的东西放那,既然这些东西都是如此流转,它们会不会被送了一圈又重新转回买它的第一家?

以物易物的时代,远古人就在用,科技这么先进,物品如此流转,大家直接在纸上写上心里想送的东西的名字,或编成微博短信相互@发送不是更好?难道我们的礼仪只是为了拉动GDP?

再来说说压岁钱,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压岁钱也不例外,一百块已经拿不出手,还不会爬的小孩子,抱在父母的怀里,听着他们的父母代其喊你的一声姨姨或者姑姑,几张红票票就和你说拜拜了。

老同学、旧朋友,真亲戚,拜访这一圈,七八个小孩子,从几个月大到十八岁以下,没几千块下不来。回家时带着的那一摞厚实的钞票,在防盗门一开一合的过程中被挤薄。我并不生产人民币,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今年很多礼品也涨钱了……谁说独生子女政策不好呢,等他们长大了,没什么亲戚可以走动,倒是可以好好的过节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薛莉 Shirley.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