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部之二:螓首蛾眉
《詩經·衛鳳·碩人》:
碩人其颀,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蛴,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女之美首先在于面容姣好,描寫美女的詩歌也多從面部寫起,包括頭發、首飾、眼睛、眉毛、臉面、唇齒等。
1.雲髻
古詩中常用“雲”字來形容美發的濃密漆黑。唐代有一個女詩人趙鸾鸾《雲鬟》曰:
擾擾香雲濕未乾,鴉領蟬翼膩光寒。側邊斜插黃金鳳,妝罷夫君帶笑看。
雲發飄飄是一種美。古代女子發髻式樣繁多,比較流行的大概是徐士俊《十髻謠》中的十種,分別爲:鳳髻、近香髻、飛仙髻、同心髻、墮馬髻、靈蛇髻、芙蓉髻、坐愁髻、反绾樂遊髻、鬧掃妝髻。南宋詩人範成大有一首《夔州竹枝歌》挺有趣:
白頭老媪簪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采茶。
2.寶钗
韓偓有一首《浣溪沙》,描寫女子的嬌羞之態,也是將早上插步搖和晚上脫衣服聯系起來:“攏鬓新收玉步搖,背燈初解繡裙腰”;白居易《長恨歌》的“雲鬓花顔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更是從金步搖一下跳到了度春宵,脫衣服的過程都免了。楊貴妃的金步搖有個來曆,宋·樂史《楊太真外傳》載: “上又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鬓。”風流天子李隆基爲討美女歡心,也可謂煞費苦心。
3.秋波
女人之美,焦點在眼睛。周邦彥有一首專詠美人眼睛的《看花回(越調)》,描繪種種眼姿,同類詞不多見: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絕。細看豔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紅绡輕帖。勻朱傅粉,幾爲嚴妝、時涴睫。因個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費貼燮。
鬥帳裏、濃歡意惬,帶困時、似開微合。曾倚高樓望遠,自笑指頻[目閏],知他誰說。那日分飛,淚雨縱橫光映頰。揾香羅,恐揉損,與他衫袖裛。
4.蛾眉
古詩中對女性身體的描述,關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梁簡文帝蕭綱《美人晨妝》詩雲:“北窗向朝鏡,錦帳複斜萦。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南朝《子夜歌·吳歌》雲:“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沒有畫眉就不能出來見人,更不讓情郎親近,反映出畫眉的重要性。
古詩描寫眉毛,主要強調兩點:細長和彎曲,可以用一個詞“蛾眉”概括。比喻眉毛常見的是“月”、“柳”等字眼。
唐玄宗曾命畫工作《十眉圖》,十種眉分別爲:鴛鴦、小山(遠山)、五嶽、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煙、拂雲、倒暈。《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後人就常用“遠山”、“春山”等來表現眉峰。南宋劉克莊的《清平樂》,可爲“眉亦應語”一句話做個注腳:
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好築避風台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颦俱有風流。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這首詞寫舞女姿態,非常傳神。俗話說“眉目傳情”,看來只用眉也可傳情。
5.靥面
詩歌中描寫美女面容,多強調其豔光照人。元·喬吉有散曲《雙調·清江引》四首,都是吟詠笑靥兒的豔曲,第四首雲:
一團可人是嬌,妝點如花貌。擡疊起臉上愁,出落腮邊俏,千金這窩兒裏消費了。
此位少女的酒窩珍貴,真是千金一靥。
6.朱唇
古詩描寫女性唇齒之美很有特色,從顔色方面來講,基本上是兩點:唇紅、齒白。
李後主《一斛珠》是詠美人口的名篇: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首詞通過種種口姿展現美女從早到晚充滿情色特征的生活內容。
唐·趙鸾鸾《檀口》詩雲: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曾見白家樊素口,瓠犀顆顆綴榴芳。
這首詩描寫口齒,色、形、香俱全,咳唾飄香,也是一種美。
清·葉申芗《本事詞》記載,南宋有個都尉楊震,養有諸多姬妾,皆麗色,名爲粉兒的家姬尤其出衆。一日,楊震請好友詹天遊赴宴,出所有家姬侍酒,詹天遊對粉兒情有獨鍾,酒酣耳熱之際,口占一首《浣溪紗》相贈,詞雲:
淡淡青山兩點春,嬌羞一點口兒櫻。一梭兒玉一窩雲
白藉香中見西子,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個也銷魂。
前三句描寫粉兒臉上各個部分,包括眉、眼、口、齒、發,盡顯其美;四、五兩句將粉兒比爲中國四大美女裏的西施和王昭君,誇成了國色天香;最後一句則是淫形畢露,“不曾真個”四字,簡直是對主人大不敬,但這位楊都尉大度、慷慨,不僅不介意,還當即以粉兒相贈,並說:“使天遊真個銷魂。”因一首豔詞而得一美人,詹天遊真個豔福不淺。
色部之三:軟玉溫香
清·洪升《長生殿·窺浴》:
悄偷窺,亭亭玉體,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嬌輝。
輕盈臂腕消香膩,綽約腰身漾碧漪。明霞骨,沁雪肌。
一痕酥透雙蓓蕾,半點春藏小麝臍。愛殺紅巾罅,私處露微微。
明代才女葉小鸾曾著《豔體連珠》,分別吟詠女子的發、眉、目、唇、手、腰、足和全身。我們分爲胸、手、腰、足、體、肌六個部分,一一來談。
1.酥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有一首《系裙腰》,露骨地談論男女歡會的整個過程:
水軒檐幕透薰風,銀塘外、柳煙濃。方床遍展魚鱗簟,碧紗籠。小墀面、對芙蓉。
玉人共處雙鴛枕,和嬌困、睡朦胧。起來意懶含羞態,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唐末詩人韓偓有《席上有贈》一詩,描寫女子胸部以上各個部位:
矜嚴標格絕嫌猜,嗔怒雖逢笑靥開。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橫接眼波來。
鬓垂香頸雲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莫道風流無宋玉,好將心力事妝台。
《敦煌曲子詞》中一首《鳳歸雲》曰:“幸因今日,得睹嬌娥。眉如初月,目引橫波,素胸未消殘雪,透輕羅。”另有一首《南歌子》雲:“翠柳眉間綠,桃花臉上紅,薄羅衫子掩酥胸。一段風流難比,像白蓮出水中。”
還有專門吟詠美人乳的作品,如趙鸾鸾的《酥乳》:
粉香汗濕瑤琴轸,春逗酥融綿雨膏。浴罷檀郎扪弄處,靈華涼沁紫葡萄。
清代“浙西詞派”的創始人朱彜尊有一首《沁園春》,很具代表性:
隱約蘭胸,菽發初勻,脂凝暗香。似羅羅翠葉,新垂桐子,盈盈紫藥,乍擘蓮房。窦小含泉,花翻露蒂,兩兩巫峰最斷腸,添惆怅,有纖褂一抹,即是紅牆。
偷將碧玉形相。怪瓜字初分蓄意藏,把朱闌倚處,橫分半截,瓊箫吹徹,界住中央。取量刀圭,調成藥裹,甯斷嬌兒不斷郎。風流句,讓屯田柳七,曾賦酥娘。
董以甯的《沁園春·詠乳》寫道:拊手應留,當胸小染,兩點魂銷。訝素影微籠,雪堆姑射,紫尖輕暈,露滴葡萄。漫說酥凝,休誇菽發,玉潤珠圓比更饒。開襟處,正粉香欲藉,花氣難消。當年初卷芳髫。奈慣起逾豐漸逾高。見浴罷銅漥,羅巾掩早,圍來繡襪,錦帶拴牢。逗向瓜期,褪將裙底,天讓何人吮似醪。幽歡再,爲嬌兒抛下,濕透重绡。
陳玉璂的《沁園春·詠乳》則是:擁雪成峰,挼香作露,宛象雙珠,想初逗芳髻,徐隆漸起,頻拴紅襪,似有仍無,菽發難描,雞頭莫比,秋水爲神白玉膚,還知否?問此中滋味,可以醍醐。羅衣解處堪圖看,兩點風姿信最都,似花蕊邊傍,微勻玳瑁,玉山高處,小綴珊瑚。浴罷先遮,裙松怕褪,背立銀紅喘未蘇。誰消受,記阿候眠著,曾把郎呼。
2.素手
手腕也是美女身上引人注目的地方。古詩中形容手指常用“玉”字,唐代詩人趙光遠有兩首詠手的詩,其一爲:
妝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紅巾掬水時。薄霧袖中拈玉斝,斜陽屏上拈青絲。
喚人急拍臨前檻,摘杏高揎近曲池。好是琵琶弦畔見,細圓無節玉參差。
韓偓《香奁集》中有一首《詠手》也寫手姿,用“玉筍芽”形容手指,形象獨特:
腕白膚紅玉筍芽,調琴抽線露尖斜。背人細撚垂胭鬓,向鏡輕勻襯臉霞。
怅望昔逢褰繡幔,依稀曾見托金車。後園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蕪又折花。
趙鸾鸾的《纖指》雲:
纖纖軟玉削春蔥,長在香羅翠袖中。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滿甲染猩紅。
南宋詞人劉過詠美人指甲詞《沁園春》,評爲“細膩風光”,詞雲:
銷薄春冰,碾輕寒玉,漸長漸彎。見鳳鞋泥汙,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學撫瑤琴,時時欲剪,更掬水、魚鱗波底寒。纖柔處,試摘花香滿,镂棗成斑。
時將粉淚偷彈,記绾玉、曾教柳傅看。算恩情相著,搔便玉體,佳期暗數,劃遍闌幹。每到相思,沈吟靜處,斜倚朱唇皓齒間。風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閑。
3.細腰
中國男人愛女子細腰的傳統由來已久。《西廂記·驚豔》寫張生眼裏的莺莺,其袅娜多姿的嬌柔媚態就是通過細腰來體現的:
似呖呖莺聲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枝嬌又軟,千般袅娜,萬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風前。
4.纖足
對美女雙足的吟詠,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中有“足下蹑絲履,頭上玳瑁光”、“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說的是穿著、步態。曹植《洛神賦》中的“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也是寫步態。東晉善寫山水詩的大詩人謝靈運有《東陽溪中贈答》詩,頗有意趣:
可憐誰家婦,緣流洗素足。明月在雲間,迢迢不可得。
晚明落魄詩人王次回有一首《菩薩蠻》單詠小鞋:
多嬌最愛鞋兒淡,有時立在秋千板。板已窄棱棱,猶余三四分。
一鈎渾玉削,紅繡幫兒雀。休去步香堤,遊人量印泥。
《本事詞》載有專詠美人纖足的一首《沁園春》,爲南宋詞人劉過所作,可稱此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洛浦淩波,爲誰微步,輕生暗塵。記踏花芳徑,亂紅不損,步苔幽砌,嫩綠無痕。襯玉羅悭,銷金樣窄,載不起、盈盈一段春。嬉遊倦,笑教人款撚,微褪些跟。
有時自度歌勻,悄不覺、微尖點拍頻。憶金蓮移換,文鴛得侶,繡茵催衮,舞鳳輕分。懊恨深遮,牽情半露,出沒風前煙縷裙。知何似,似一鈎新月,淺碧籠雲。
5.玉體
中國古人總的來說,以白爲美。在描寫女子身體的詩句中,“玉”字出現的頻率遠超過“冰”、“雪”兩字。晉朝詩人孫綽有一首樂府詩《情人碧玉歌》:
碧玉破瓜時,相爲情顛倒。感郎不羞難,回身就郎抱。
6.香肌
對女子身體的描寫,“玉”、“香”兩個字頗有概括性,一個表現視覺和觸覺方面的白膩,另一個表現嗅覺和味覺方面的芳香。
李清照婚後有過一段性福生活,在其《醜奴兒》這首豔詞中就反映了出來: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绛绡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寫女子體香的豔詞,莫過于蕭觀音的《十香詞》。《十香詞》是十首組詩,分別描寫女人身上十個部位,均以“香”字結尾:
青絲七尺長,挽出內家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發)
紅绡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尤比顫酥香。(乳)
芙蓉失新豔,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頰)
蛴那足並?長須學鳳凰。昨宵歡臂上,應惹領邊香。(頸)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定知郎口內,含有暖甘香。(舌)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口)
既摘上林蕊,還親禦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筍香。(手)
鳳靴抛合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鈎香。(足)
解帶色已顫,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消魂別有香。(陰)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和裝。元非噉沈水,生得滿身香。(肌)
性部之一:巫山雲雨
李商隱《有感》: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
古詩中涉及男女歡會的內容,常用巫山神女、雲雨高唐之類的字眼。
王勃的《江南弄》如下: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雲幾相送。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紫霧香煙渺難托,清風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爲聽雙飛鳳凰曲。
岑參《醉戲窦子美人》雲:
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細看只似陽台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花非花》,字詞淺顯但含義隱晦,算是早期的朦胧詩: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納蘭成德《江城子·詠史》,也是朦胧詩,但用神女事更爲明顯:
濕雲全壓數峰低。影淒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裏,沒人知。
秦觀也有一首寫牛女的《鵲橋仙》,更是名篇: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朝雲”一詞也常出現,泛指美女,爲宋代詞人慣用,如晏殊《訴衷情》: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柳永還有一首《錦堂春》,描寫妓女的心理活動:
墜髻慵梳,愁蛾嫩畫,心緒是事闌珊。覺新來憔悴,金縷衣寬。認得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閑。把芳容整頓,恁地輕孤,爭忍心安。
依前過了舊約,甚當初賺我,偷翦雲鬟。幾時得歸來,春閣深關。待伊要、尤雲殢雨,纏繡衾、不與同歡。盡更深、款款問伊,今後敢更無端。
秦觀有一首曾被誤作山谷詞的《浣溪沙》,調戲一名叫盼盼的官妓:
腳上鞋兒四寸羅,唇邊朱粉一櫻多,見人無語但回波。
料得有心憐宋玉,只應無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
喬吉散曲《雙調·水仙子·嘲楚儀》,是和歌妓楚儀的調笑之詞:
順毛兒撲撒翠鸾雛,暖水兒溫存比目魚。碎磚兒壘就陽台路,望朝雲思暮雨。
性部之二:淺斟低唱
柳永《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李白就作過不少詠妓詩,《對酒》是此類作品中典型的一首: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裏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白居易詠妓詩描寫細致入微:“結伴歸深院,分頭入洞房。彩帷開翡翠,羅薦拂鴛鴦。留宿爭牽袖,貪眠各占床。綠窗籠水影,紅壁背燈光。索鏡收花钿,邀人解袷裆。暗嬌妝靥笑,私語口脂香。”
杜牧最有名的是《贈別二首》,其一寫一名少年妓女: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秦觀《滿江紅》寫“人間第一”的美人,有“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自覺愁腸攪亂,坐中狂客。金縷和杯曾有分,寶钗落枕知何日?”。
《滿庭芳》一詞記述他與一位歌妓缱绻難忘的別情: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谯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樽。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霭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柳永有一首狎妓詞《鬥百花》,非常傳神地描寫了一名雛妓與嫖客上床時的嬌羞之態: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先睡。
《木蘭花》四首,分詠四名歌舞伎:
“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聲群豔伏”,
“蟲娘舉措皆溫潤,每到婆娑偏恃俊”,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塵皆盡妙”。
更有一首《西江月》,一篇中就提到三名妓女:
師師生得豔冶,香香于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
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挼,奸字中心著我。
陳師道是“蘇門六君子”之一,是個有名的苦吟詩人,詞句莊重,但也有一首贈妓之作《浣溪沙》:
暮葉朝花種種陳,三秋作意問詩人。安排雲雨要新清。
隨意且須追去馬,輕衫從使著行塵。晚窗誰念一枝新。
元末明初的散曲家湯式有一首《戲贈趙心心》,句句押“心”韻,用的是“獨木橋”體:
記相逢楊柳樓心,仗托琴心,挑動芳心,咒誓銘心,疼熱關心,害死甘心。
他愛我被窩裏受打罵耐禁持的小心,我念他臥房中舍孤貧救苦難的慈心。
但似鐵球兒樣在波心,休學漏船兒撐到江心。
恁若是轉關兒負我身心,我定是尖刀兒剜你虧心。
南宋詞人辛棄疾有兩個侍姬,辛晚年時將錢錢放歸,占《臨江仙》贈之雲:
一自酒情詩興懶,舞裙歌扇闌珊。好天良夜月團團。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錢看。
歲晚人欺程不識,怎教阿堵留連。楊花榆莢雪漫天。從今花影下,只看綠苔圓。
袁枚《濟公傳·第二十五回》中錄的一首詩,更徹底地揭露了妓女逢場作戲的實質,風流狎客們肯定覺得大殺風景:
煙花妓女俏梳妝,洞房夜夜換新郎。一雙玉腕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嘗。
裝就幾般嬌羞態,做成一片假心腸。迎新送舊知多少,故落嬌羞淚兩行。
美人賦
1、所謂美人者,以花爲貌,以鳥爲聲,以月爲神,以柳爲態,以玉爲骨,以冰雪爲肌,以秋水爲姿,以詩詞爲心。
2、《彼美人》四章
有美人兮,飛舞客光。含笑凝睇兮,素面相當。
望不可即兮,在水一方。褰裳從之兮,道阻且長。
彼美人兮,從何處來?洞前客與兮,仿佛天台。
劉郎咫尺兮,耽待遲回,羽翼見假兮,飛越牆隈。
彼美人兮,奚所思?情牽肺腑兮,語在眉。
泄春心兮,獨余知,待相呼兮,一問之。
懷美人兮,倚畫欄,靜掩玉宇兮,離雲端。
渺不見兮,月光寒,強拈毫兮,睡未安。
3、(美人賦)雲想衣裳,宛現光華于群玉。花羞顔色,恍臨豐彩于瑤台。頻驚雁落,還怕魚沈。淡雅輕盈,擬西施迨非國色;天然綽約,較虢國未必傾城。襪動淩波,輕印香蓮于花下,無計留春;裙飄蕩練,緩扶瘦影于簾前,有心待月。細語弄莺簧,無分見;行形隨蝶媚,曷辨翩跹。傷春檀板按悉弦,歌傳子夜病劇桐。箋寫心曲,句和陽春。一束楚宮腰,瘦損風前弱柳;豐顆樊素口,淺深月下新桃。似恨如愁,仿佛月明春睡去,含嬌斂態,依稀雨暗晚歸來。秋水盈盈,惟盼東鄰宋玉,春山鎖鎖,爲憐妝閣張郎。凝妝遊绮陌,結同心于柳帶,歸賦桃夭;遣悶到梁園,蔔迨吉于榆錢,愁歌梅落。朝梳候雨,青絲枭鳳钗而欲動;脫寄行雲,綠鬓綴钿螺以輕揚。手拈花枝,畫樓獨上;唇迎彤管,曲檻斜憑。如飛燕掌中翔,不數趙家姊妹;恍彩銮雲外現,誰分姑射仙凡。緬懷弄月秦樓,何日乘凰月下。
4、似玉加花含香風,嫦娥降下廣寒宮;一對粉面兩雪白,四片桃腮賽猩紅。
描眉巧摘天邊月,秋波深藏寒潭永;高挽鳥雲鬓押翠,耳墜金環佩玉聲。
齒似碎玉珍珠密,口似櫻桃一占紅;纖纖女手春筍樣,小小金蓬藕牙生。
婀娜柳腰鈎人膽,燕語莺聲鎖魂驚;若把妖孤畫圖像,難壞江西妙丹青。
5、兩道眉灣新月,一雙眼是秋波。
青絲七尺挽盤螺,俊臉吹彈得破。
月裏素娥誰伴,秋宵織女常孤。
空門甘老奈如何,紙帳梅花自若。
春山帶秀,秋水盈眸。
腰如弱柳迎風,面似嬌花帶雨。
櫻桃微笑,顯見一點朱唇。
皓齒齊排,露出兩行碎玉。
桃腮杏臉,分明再世昭君。
軟玉溫香,不亞前朝飛燕。
娥眉微蹙,一似西施心著痛。
金蓮緩步,又如顯化紫姑仙。
6、眼如秋水,眉如春山。
顆顆櫻桃樊素,纖纖弱柳在腰。
烏雲挽就風凰頭,玉質賦成美女相。
穿一件淡羅衫子,系一條白練汀裙,
不肥不瘦,不短不長。
賣風流,微露金蓮;
傳情意,頻舒玉筍。
聲如百鳥候枝頭,笑比春花迎日色。
倚門處,色中餓鬼疑是送子觀音;
下檻來,關內頭陀認定慈悲玉女。
7、有美人兮湘之妃,體輕盈兮仙之姬;喜風流兮無比,乖心性兮堪奇。抱情郎兮興遄飛,醉春霄兮何癡迷;雲環墜兮衣玉弭,腕無力兮慵移。羨多才兮世間希,囑多才兮莫停離;孰知紅曰兮東升,明月兮垂西。
8、膚似羊脂,乳如椒發。白生生遍體似玉,香噴噴全身如綿。
更難得是骨肉停勻,恰容懷中一抱。
最堪憐如羊羔初生,足夠美味一喻。
真個是出浴楊妃,落水仙子。
任你鐵石心肺,一見猶憐。
憑那真柳下惠,也要魂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