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忆之四十七:我家的年夜饭

 一个好老头 2013-02-10

大年三十晚上的饭叫“年夜饭”。年夜饭有两大特点:一是祭祖。所谓的置办年货其中重要的内容就包含着置办祭祖的物品,老北京有一种点心蜜供就是做这个用的。二是“阖家团圆”。一大家子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这顿饭。

对大家族的年夜饭初次认识是读巴金小说《家》。年三十的晚上,祭完祖之后,高家几十口子人坐在一起吃这顿团圆饭,高老太爷要体现四世同堂,特意让人抱着他的重孙子坐到他旁边,以享天伦之乐。我家人丁不旺,父亲去世后,就我和我母亲相依为命,两个人的年夜饭和平常一样热闹不起来,但还是正式八经地要吃的。

说是正式八经主要是餐桌上比平时丰富一些。儿时物质匮乏,各种食品都要凭票购买,平时很少能吃上鸡、鸭、鱼等“大荤”之物,这些东西只有节日才得以供应。所以,年夜饭的餐桌上有了这些平日难得一间稀罕物,虽然还是母子二人可就有了过节的感觉。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好转,取消了票证,我有几年就到一个老世交家吃年夜饭(他家人口也不多)。他家的年夜饭习惯吃什锦火锅,里面有:白肉、卤肉、丸子、蛋饺、鱿鱼、海带、粉丝、冻豆腐、焖子、香菇、鲜笋及各种蔬菜。事先码好,放上高汤,到时一点火,热气腾腾很有过年的气氛。主要原料大都是自家制作的,我时常早早去他家帮助做蛋饺,几十个蛋饺也得做上一阵子的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照片来自网络) 

还有几年我去天津姥姥家(实际上是舅舅家,姥姥早已不在了)过年。他们的年夜饭有个特点——吃素馅饺子。他那个素馅和北京有所不同,食料非常的丰富,有:面筋、油条、香干、蘑菇、粉丝、香菜、菠菜、白菜等,而且放酱豆腐。因此饺子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但很好吃,多年不吃了,好想的。按老例儿,过年讲究吃素馅饺子,寓意为:这一年素素净净,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现在我家仍然人丁不旺,再加上平日里不缺嘴,年夜饭就不大讲究了。有那么几年拿春晚当年夜饭,这几年春晚越来越没劲,吃着也就不香了。去年年三十是拿网络当的年夜饭,上网打发时间。今年也是如此,弄了几个荤素凉菜,加上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然后就上网刷博了。

前文曾说到,民国时期的新式人物主张不过旧历新年,他们之中有些人对年夜饭也不大“感冒”。梁秋实就曾《北平年景》中说过:“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的话。……除了除夕宵夜不可缺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的头晕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的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说。”话说得虽有些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知诸位家的年夜饭是如何打理的,晒出来让大家瞧瞧,也让我跟着解解馋(你说我倒是馋呢?还是馋呢?还是馋呢?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