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賓豪斯2013-02-10 10:48:39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d7467800102e3z4 [查看原文]艾賓豪斯是第一個提出記憶有兩種系統的人,他認為記憶分成短期與長期,而短期記憶在經過特定歷程能變成長期記憶,這個轉換稱之為「固化」。短期(新進)的記憶是脆弱的,我們過去也認為固化程序只會存在短期記憶之後,一旦變硬就再也不會回到脆弱的狀態。不過,現在越來越多數據指出,當一個已被固化的記憶被我們提取,它又會回到一開始不穩定的本質,也就是大腦會將它當成新的短期記憶來處理,這之稱為「重新固化」。 重點在於,記憶在時間一久後就會只剩下碎片,而我們在提取那些久遠的記憶時,大腦為了彌補不連貫的部份便會「自動」經過相當猜測及推測,而且是用新的訊息去重新組織那些舊的訊息,再將這個編織出來的「事實」重新固化;每回憶一次,「事實」就會再加點新的訊息進去。換句話說,我們的記憶可以是很不可靠的,如果沒有經過適當方法,它就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加油添醋,而且連自己都無法察覺。 那麼,關於學習的重點當然是建構一個可靠的長期記憶,而事實上那也是可能的,關鍵就在於「重覆」;我們不能讓大腦自己去猜測,最保險的方法是,盡量讓自己拿起課本或筆記來重覆。如果你需要保持很好的學習狀態,三不五時就得複習一次。 重覆還有一個訣竅在於「間隔性」,實驗證明,以間隔重復呈現訊息就是將記憶固定最有效的方式,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薛克特曾經表示:「如果你只有一星期準備期末考,就應該在一星期中的十個不同時間看這個主題,而不是一次把這主題看十遍」因為訊息在不中斷地情況下陸續進入大腦,後面的九遍就只會一再干擾第一遍形成的訊息──這個結論也告訴你,「開夜車」效果非常有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