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走近老宅,但今天,真的是带着一万分的虔诚敲开那扇门的——焦桐街27号。开门的是一个眉目善良眼神炯炯的大伯,我道明来意之后,他热情地引领我进去,带我一一转过,介绍起了这一明厅的变迁。
这荫远堂始建于明代,对于年代的确认也是后人根据房屋的建筑风格得来的。现如今这房屋的第二主人是已逝古里镇龚姓老人,当时是用15根金条买下了这座房的,龚姓老人留有六个子孙也都居住外地,目前这荫远堂由龚老的范姓亲戚代为管理、修缮。
焦桐街25号和27号的建筑一模一样,号称姊妹厅,而25号已基本成了出租屋,面目全非。
范姓老伯指着正在修缮的屋说,你看,以前的回廊、石固墩等一些特色建筑物都被改造过了,先前的四合院现如今已基本不成形了。
至于缘何称“荫远堂”,老伯说实在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