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淡如茶

 幽坐竹篁里 2013-02-11

心淡如茶

                       —胡青山

 

某日,天气格外的寒冷。窗外大雪纷飞,气温降到了零下20多度。我独自坐在暖暖的斗室,沏上了一壶茶,淡淡的茶香袅袅上升,渐渐地飘散,舜间弥漫了整个房间。深吸一口,清爽怡心。

我双手捧着茶壶,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里暖暖的。我用茶艺的姿势手法,很优雅地倒上一杯,慢慢的偿着,细细的品着,让忙碌的心和匆忙的脚步节奏放慢一些;随手拿起一本了《陶渊明集》,静静地翻阅。不经意地呷上一口淡茶,温热的茶水仿佛给心灵洗了个澡,紧张的心渐渐地放松、疏缓。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此时的心,仿佛有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感觉。很欣赏诸葛亮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是生命的一种姿态,“淡泊”是生活的胸怀,非身临其境而不能领悟的。

外面天寒地动,而此时此地,是冷是热与我无干;外面的世界,精彩与黯淡,亦不关我事。正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白日掩荆菲,虚室绝尘想。”在尘俗中奔波追逐的我们,如果能够在一个午后,关上柴门,心地空明断绝尘念俗想,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客套的应酬,不用虚伪的陪笑,脱掉所有的外包装,裸露一个“真我”,使自己完全的暴露无遗,感受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意境,何偿不是人生的乐趣呢?

“采菊东蓠下,悠然现南山。”芸芸众生之中,追名逐利,奔波不已的人们,有如此之豁达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太多太多的人,希望自己的生命中有大红大紫的那份绚丽荣耀,大富大贵的那份体面奢华。疏不知,生命这枝莲花,愈是开放的妍丽,愈接近凋零。唯有在僻静的角落里,淡然开放的菊花,才能给平凡的生命,增添一抹持久的芬芳和色彩。

“真我”的生活,需要懂得放弃。耐住寂寞,远离尘世的喧嚣,于孤独寂寞中,倾听内心嘭然跳动的天籁声响,在寂静中升华心性,孤独中净化灵魂。

现代人,每天在纷繁的生活中,困顿着、烦恼着、矛盾着、徘徊着、计较着,越是计较,烦恼越多,牵绊越多。“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人生的智慧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你懂不懂得如何选择和适时的放弃。正所谓"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有些东西不属于我们,苦苦的追寻也不会有结果。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之所以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没有太多的欲望,活的简单,洒脱,自由;才能够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

正因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生命有限,懂得放弃是一种聪慧和超脱。就象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懂得保护自己;一如功名,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放弃;其实,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是真的不能割舍。“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如戏,生命如歌,在整个人生的剧幕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适时放弃,才能彻悟人生,笑看生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放弃,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剃除生命中本不需要的欲望,给心灵寻找一个能够停靠的宁静巷湾。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索取的少。

佛家赵朴初老人有一首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趋。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壶里有乾坤,碗里有真趋,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不如意,都会随着茶香袅袅飘散。这是放下的快乐,简单的拥有。这乃人生真正的大智慧,生命的至高境界,非清淡超然之士而不能达到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