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与烧水

 乡下老太 2013-02-12

 

 

婚姻与烧水

 

 

最近邻居之子相亲。“相亲”,大意意指双方或某方条件上有些问题,试车容易出状况,不如直接到交易阶段,一翻两瞪眼。大约是对于中国人而言,结了婚,也就认命了,不轻易退货。有什么不习惯的,久了,也能渐渐相安无事。或套用冯小刚导演的名言,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其他人听到这个提议时会怎么感觉不好想象,当邻居之子听到“相亲”两个字时,确实心生畏惧。怎么就直接到了摊条件的阶段了?

 

  有朋友说得对,工作环境能接触的人实在有限,加上自身不爱出门走动、不交新朋友,年龄也过了“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浪漫期,如果不打算“孤独了此残生”,也许,相亲是个很实在的方法。

 

  邻居从不对孩子的感情生活有过任何干涉,他们认为他们一手拉扯长大的,必然会有好的归宿。更何况,父母很早离异,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算婚姻价值的代言人,有点理亏,不便给孩子太多意见与压力。

 

  邻居前几天家庭聚会,不知是谁鼓起勇气开了这个话题,竟然引发热烈的反响,认真讨论起孩子的归宿。孩子才知道,家人再“过尽千帆、看破红尘”,还是躲不过婚姻带来的紧箍咒。婚姻制度的设计真是太神奇了,很少人相信它能永保安康,但所有人都认真信仰,轻易不敢挑战。

 

  孩子依旧故我地说“抛橄榄枝的人很多,就是没碰上适婚的对象,急不得也”。

 

  这个答案太应付,混不了事,他们于是开始个案分析,把孩子过去现在的情感经历一个个评估,结论还是相亲好。

 

  孩子说:“就算相亲也得花时间互相了解……”他亲爱的祖母开始说起了她的理论。

 

  她说——

 

  以前的人,没认识多久,就结婚了,然后心也就定了。像烧一壶开水,也许没马上沸腾,但愿意持续地维持一种常温。而现代人,一认识,就马上把火给烧开,沸腾,爱得死去活来,没一会儿就烧干了。现在还有一种,双方强调追求自我的空间,心想,结婚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拖,水凉透了,再也升不了温了。 

 

  说实在的,听完,觉得蛮有道理的,但完全不是相亲的事儿。脑中的画面都是,嗯……如何能将一壶水细心耐心地保持着温度,的确不易。

 

  从没见过他祖父母天天把爱挂在嘴边,但他们着实大半辈子互相扶持、相互依靠。我认识一些夫妻朋友,并不用天天腻在一块儿,却踏踏实实挂记着对方,那是持久的温暖。  

 

  婚姻大概本应是如此……但我这门外娘懂什么呢?

 

  关于婚姻,在没戴上那婚戒前,是不会真正明白的。当下我不需要研究婚姻,只需好好看着我那壶水,等着一个好人来帮我点上火。记得啊,小火就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