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上海——马桥

 思书别院 2013-02-12
 
马桥镇为马桥镇政府所在地。位沙港、俞塘汇合处,北倚北松路,南滨俞塘河。镇旧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兴起于清初,称马桥市,乾隆年间称镇。马桥镇人民政府位于北松公路北侧。马桥镇老街分为东街,中街,西街。街道狭窄,沿俞塘北岸,长约600米,郭家桥至新石桥间120米段为闹市,店铺林立。花行、粮店、油坊、米厂分布于东西市梢。1958年,俞塘改道南移,镇区逐步改建。目前,沙港河以西的中街,西街已经改造成为现代化街道,沙港河东侧尚完好地保存的老街的历史面貌。
位于北松公路北侧的马桥休闲公园,建有马桥古文化遗址、男耕女织、吴会书院、董其昌和栓马藤为主题的五座青铜雕塑。

 北松公路上的马桥镇人民政府。

 马桥公园。马桥古文化遗址的雕塑。
马桥古文化遗址,1959年被发现。保存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出土文物多达1000余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外,还有少量的青铜生产工具。同时在这里发现的一条宽约45米、厚1至2米以上、长度不明的面北向贝壳砂带,为上海成陆的“冈身”之说找到了科学依据。
马桥古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可分5层:第一层为明清时代遗存,第二层为唐宋时代遗存,第三层为春秋战国时代遗存,第四层为商周时代遗存,第五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再下层即是古冈身,它距现在的地面180厘米。考古学界对该遗址第四层和第五层的文化遗存尤为重视,即在西周印纹陶遗存之上,发现有特殊的遗存。1982年在杭州举行中国考古学年会时,专家们一致将这类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遗存定名为“马桥文化”。
   马桥吴会书院创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要创办人是顾言。顾言(1843~1914),字丹泉,世居荷巷桥镇。他自幼聪慧,办事沉稳且有胆识。年仅十六,就博览古文辞,尤喜汉书,丹黄灿然。同治十一年,年近三十的顾言说动乡绅纽世章、张庆慈,在马桥镇上的文昌阁首创了吴会书院,命题课试。两年后,纽、张两老先后去世,顾言独当一面,继续筹款添建讲堂,使书院形成规模,并认真规划课程,使其课业与上海城内著名的敬业书院相同,以利本地子弟接受近代教育思想。这一举动十分艰难,但在浦西地区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当时书院定额每年只取36人,以致令人刮目相看。顾言在这里造就了一代新人,其中包括后来的民国元老纽永建。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年轻有为的纽永建创办强恕学堂,增添“新学”课程,开辟上海县近代教育新风气。顾言全力支持,将吴会书院800多亩田产、2000多元钱款都移作学堂的办学经费。两年后,正式改称为强恕学校。强恕学校原址在今马桥幼儿园地界。1995年,经闵行区政府批准,原马桥中学和马桥中心小学分别复名为强恕中学和强恕小学,2002年年初两校合并现统称为马桥强恕学校。
董其昌雕塑。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松江府上海县沙冈董家宅(今闵行区马桥镇友好村董家老宅)人。明代最负盛名书画家鉴赏家之一,松江画派、松江书派领袖,中国书坛画苑一代宗师,有“南董北米”之称。其文人画、书法及南北宗理论影响深远。现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研究董其昌。
 乾隆栓马藤。
古紫藤位于马桥镇友好村紫藤棚,距闵行江川路2公里,临靠沙港河东侧。紫藤棚原为马桥的一个乡间小镇,镇上共有20户人家,镇区中央有一条4-5公尺的街径,全长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长着一株古老的紫藤树,这株紫藤,据当地传说为隋唐时期遗留下来,也有一种说法为明代大儒董宜阳所植,距今500年。据说乾隆皇帝帝的马匹曾拴在紫藤树上。
 
 沙港河上的大石桥。
 站在桥头,往西看,现代的街道。
 往东看,老街的面貌还在。一桥之隔,景象完全不同。
 万寿庵中的老银杏
万寿庵,位于闵行区马桥镇东街23弄1号的万寿庵,又称“东庵”。据庵中一通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住持僧明性所立《万通庵募田碑记》记载,此庵原名“万通庵”,始建于元代。后寺院颓败不堪,当地人邀明性到庵主持,她发心重修,才募得十亩庵田以养寺僧。
这个庵很小,单层,三进,每进三间开面。
庵中有一棵编号“上海古树120号”的银杏树,树龄350年,可能是康熙年间重修庵房时所栽。
 已经活了350年了
 马桥天主堂
马桥天主堂位于闵行区马桥镇东街。马桥天主堂始建于鸦片战争后,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该堂下辖有十多个小堂,故又称为“公堂”,一直开展教务活动。
老街上的老宅边的护墙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