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试着谈食疗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2-12
作者:杨景华

恳请用药专家及时斧正,以免贻误众生!!!

现在,食疗理论满天飞!食疗节目处处是!食品搭配,众说纷纭,让普通人无所是从!给人们的普遍错觉是:食物治疗比药物治疗好;什么病只要吃全各种食品,就会好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在你寻找食物的漫长过程中,小病拖成了大病!新病拖成了老病!拖成了不治之症!!!

今天我试着从食性、药性来讨论,看看能不能得到用药专家的认同,以正视听!统一视听!

还得从药食同源说起。

药食同源,一个说的是药、食都能吃。二个说的应当是药物、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营养、治疗作用。

特性突出,治疗作用明确的,作为药物!反之作为食物!

特性:中医治病必须得靠理解药物特性!靠背处方,恐怕是背不熟、背不全的!也就是治不好病的。

说到药物特性,就得先说疾病特性。

传统中医只把疾病分成:寒,热。对应结果:虚,实(也应包括结节);按成度又得分凉,温。虚,弱。硬,泻。

药物(食物)的特性,应当按味道分:苦,辣,酸,甜,甘,辛,咸。

这里的甘,不应当属甜,应当属味道平淡,性质中和,作粮食符合。药用应当属于:融合,缓解,或者衔接,用。

治病:

应当苦,最寒,治实、热(高烧);酸,次寒,属凉,治阻涩、常烧;

辣,最热,治弱、冷、冻;甜,次热,属温、暖,治虚、泻、凉;

辛,最挥发,嗅之味道最冲,应当做药引,疏通,发散,传送,兴奋;治结节、肿块、瘤(如麝香)

咸,最重,主沉降,治气虚,满闷。

同理:食物也会有各种味道,也会有各自的特性,也会对各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但由于特性不突出,不能作为药用!

请教药物专家:我说的,这种食疗方法,理念可行吗???说得通吗???

在这里没说药物营养成分,是因为我相信,在中药的创始期,绝对化验不出各种材料的成分,所以也绝对不会利用各种物质的各种元素,成分,营养物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