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 猪场场址选择、布局、猪舍设计及类型

 LM0318 2013-02-12

§31  猪场场址选择、布局、猪舍设计及类型

 

一、场址选择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其在本地区所处的位置,本地区长远的发展规划,常年的主风向,猪场前后的通风、交通、水电等条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发展环境  

养猪生产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因此选择场址要根据当地城乡中远期(20年)的发展规划来确定。要在城乡规划中划出的畜牧生产基地建场,以避免因城乡建设、公路或铁路的开通等项目而拆迁,以减少经济损失。对新建规模不足万头的猪场,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便处理等方面,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二)水源、电力及交通条件

1.水源  在自动饮水的情况下,猪的需水量为每千克干饲料3千克∕头·日。据资料报道: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达150250吨,所以场址选择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并注意周围工矿企业、农药、生活垃圾等对水源的污染。

2.电力  现代规模化猪场往往需要采用成套的机电设备来进行饲料加工、供水供料、照明保温、通风换气、消毒冲洗等环节的操作,再加上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的装机容量往往达70100千瓦左右,因此,靠近猪场应有方便充足的电源条件。为应付临时停电,猪场应有小型发电机组。

3.交通  机械化猪场物料运输量较大,一个万头猪场每天进出的物料包括饲料、粪便、上市生猪等约有2030多吨,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在防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场址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三)卫生防疫环境 

一个万头猪场猪群每天排除的粪便大约15吨,还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粪尿污水等,对周围环境容易造成污染,所以场址选择应远离市区、村镇和生活密集区,以便猪场搞好卫生防疫和维持安静的环境。一般要求场址远离居民区1公里以上,远离兽医机构和屠宰场2千米以上,远离交通主干线1千米以上,而且要求地势高而干燥(便于排污),地形开阔(周围无山和高大建筑物),通风良好(保持清新环境)。

(四)粪污处理和利用环境  

现代规模化猪场产生粪污量大而集中,场址选择要充分考虑粪便处理和环境的利用。如果猪场周围有足够的农田、鱼塘等条件来进行猪场粪污的消化,不但提高了养猪综合效益,而且还保护了周围环境,这是一种既养猪、又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态养殖模式。

二、建筑布局

    猪场在布局上应该分三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总体平面布局要有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

1.生产区 应该与生产辅助区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超过100)。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进行合理安排,生活区、生产辅助区应设在上风方位,生产区设在下风方位,周围最好独立封闭,但要便于和外界联系。

2.生产区的布局 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应安排在清洁、安静和闲杂人员少的上风区;育成舍、肥育舍猪数量多,因出售与外界交流频繁,应设在离出口近和接近排污区的下风方位;隔离猪舍也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方位,并尽量远离生产猪舍。生产区只设一个大门,并设值班室、人员消毒室和车辆消毒池;出猪台和集粪池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外来运猪车、运粪车在围墙外操作;饲料成品车在生产区外将成品卸到围墙边的饲料间,饲料间另一端与生产区相通,区内另用饲料车运料。同时还要把人行道、饲料运送道与赶猪运粪道分开。

3.生产辅助区 水、电等辅助设施应接近生产区猪舍,以节约输送管线和减少输送损失。

4.总体平面设计 应充分考虑粪便处理与利用环境,包括处理与利用设施的布置和粪渣、废水的出路等,如图31


                                               31    600头基础母猪养猪场总平面简图

1.配种舍 2.妊娠舍 3.分娩舍 4.保育舍 5.生长舍 6.育肥舍 7.水泵房 8.生活和办公用房  9.生产附属用房 10.门卫室  11.消毒室 12.厕所 13.隔离舍及剖检室 14.死猪处理设施  15.污水处理设施 16.粪污处理设施17.选猪间 18.装猪台 19.污道 20.净道 21.围墙 22.绿化隔离带 23.场大门 24.污出口 25.场外污道

 

三、  猪舍设计及类型

(一)猪舍建筑设计原则

1.猪舍排列和布置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一般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和肥育舍依次排列,尽量保证一栋猪舍一个工艺环节,便于管理和防疫。

2.猪舍的设计处理。依据不同生长时期猪对环境的要求,对猪舍的地面、墙体、门窗等做特殊设计处理。

3.猪舍建筑要便利、清洁、卫生,保持干燥,有利于防疫。

4.猪舍建筑要与机电设备密切配合,便于机电设备、供水设备的安装。

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降低造价,节约投资。

(二)猪舍建筑常见类型

猪舍依其结构、猪栏和功能等形式,可分为多种类型。猪舍类型如图3-2所示。

 

3-2  常见猪舍类型示意图

1.按屋顶形式分  

单坡式、双坡式、联合式、平顶式、拱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等。

2按墙的结构分 

 
1)开放式 三面有墙,一面无墙,结构简单,通风采光好,造价低,冬季防寒困难。

2)半开放式 三面有墙,一面设半截墙,略优于开放式。

3)密闭式 分有窗式和无窗式。有窗式四面设墙,窗设在墙上,窗的大小、数量和结构应结合当地气候而定。一般北方寒冷地区,猪舍南窗大,北窗小,以利保温。为解决夏季有效通风,夏季炎热地区还可在两纵墙上设地窗,或在屋顶上设风管,通风屋脊等。有窗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好;无窗式四面有墙,墙上只设应急窗(停电时使用),与外界自然环境隔绝程度较高,舍内的通风、采光、舍温全靠人工设备调控,能为猪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率,但这种猪舍建筑、装备、维修、运行费用大。

3.按猪栏排列分   

1)单列式  猪栏一字排列,一般靠北墙设饲喂走道,舍外可设或不设运动场,跨度较小,结构简单,省工省料造价低,但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2)双列式  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一工作道,有的还在两边设清粪道。猪舍建筑面积利用率高,保温好,管理方便,便于使用机械。但北侧采光差,舍内易潮湿。

3)多列式  猪栏排列成三列以上,猪舍建筑面积利用率更高,容纳猪多,保温性好,运输路线短,管理方便。缺点是采光不好,舍内阴暗潮湿,通风不畅,必须辅以机械,人工控制其通风、光照及温湿度。

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大、中、小型猪舍规格,供参考。

大型舍:长80100米,宽810米,高2.42.5

中型舍:长4050,2.32.4单列式宽5~6双列式宽89

小型舍:长2025米,高2.32.4单列式宽5~6双列式宽89

(三)猪舍的地面和排污设计

1.地面设计  猪舍地面是猪活动、采食、躺卧和排粪的地方,要求保温、坚实、透水,平整防滑,便于清洗消毒。修建猪舍时,地基顶部应设防潮层,可在地表下铺一层孔隙较大的材料(如炉灰渣、空心砖、粗砂石等),厚1530厘米,以增加其保温性能。表面多用水泥粗面,地面要有3﹪~5﹪的坡度,以利排污。

1)空怀舍、妊娠舍、生长舍、育肥舍  大多是前面23为水泥地面,坡度约为3﹪~5﹪,后面13为漏粪地板(铸铁、水泥条或者钢筋喷塑等),漏粪板下面是一条宽约60厘米的粪沟,在粪沟的始断做一个蓄水池定时放水将粪便冲走。若要人工收集猪粪,则在漏粪板下面做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为35厘米、坡度为20%30%的斜面,斜面底部是一条宽25厘米的小沟用来收集猪粪。在猪栏的前面做一个宽约43厘米、高约15厘米、深约12厘米的“U”饲喂槽。

2)分娩、保育舍  由于现已广泛推广使用免维修型铸铁分娩栏、保育栏,床架中间不再设置任何支撑脚,因此要求在猪栏排粪区底部设置同上的自动冲水粪沟或人工拣粪沟。施工时要求保证猪栏前后支脚处的标高,前后脚的距离为210厘米。放置仔猪保温箱的地面要设计成水泥平台,高度与分娩栏的底面一致,水泥平台之上为分娩栏的仔猪保温区或保育栏放置食槽的地方,这样可回收因猪采食而拱落的饲料,避免饲料浪费。    

2.排污设计  现代规模化养猪猪群密度大,每天产生的粪便也较多,因此合理的排污设计是维持猪舍环境的重要因素。

各种猪群平均日排泄粪尿量见表31

31  各种猪群平均日排泄粪尿量

     

种猪

后备种猪

哺乳母猪

保育仔猪

生长幼猪

育肥肉猪

粪尿混合(升∕头)

10

9

14

1.5

3

6

粪(千克∕头)

3

3

2.5

1

1

2.5

 

1舍内粪沟的设计 目前猪舍内的排污设计有人工拣粪沟、自动冲水粪沟和刮粪机清粪。为了保证排污彻底而顺畅,设计的粪沟须有足够的宽度和坡度及一定的表面光滑度,自动冲水粪沟还必须有足够的冲水量。粪沟设计的一般情况是:人工拣粪沟宽度为2530厘米左右、始深5厘米、坡度0.2﹪~0.3﹪,主要用来排泄猪尿和清洗水,猪粪则由工人拣起运走;自动冲水粪沟宽度6080厘米左右、始深30厘米、坡度1.0﹪~1.5﹪,将猪粪尿收集在粪沟内,然后由粪沟始断的蓄水池定时放水冲走;刮粪机清粪的粪沟宽100200厘米、坡度0.1﹪~0.3﹪,利用卷扬机牵引刮粪机将粪沟内的猪粪尿清走。

2总粪沟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万头猪场总粪沟宽度80厘米左右、坡度1.0﹪~1.5﹪,如果各栋舍之间的地势有一定的落差,则可以利用这种地势来作为总排粪沟的沟底斜度。一般采用埋置预制水泥管则比较理想。

(四)猪舍的通风和保温设计

1.通风设计  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使猪舍经常保持冷暖适宜、干燥清洁,不但能及时排除舍内的臭味或有害气体,而且还能防止疾风对猪只的侵害。

1)自然通风  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猪舍应合理的设计朝向、间距、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及屋面结构。一般情况下,单栋建筑物的朝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垂直,猪舍间距大于5倍猪舍的高度,通风情况最好。但是目前兴建的规模化养猪场都是一个建筑群,要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一般将猪舍的朝向与夏季主导风向成30左右布置,舍间距约为猪舍高度的3倍;门窗的尺寸应根据劳力型或劳力型向科技型转变的养猪形式,不仅要满足通风的要求,而且要满足猪群转栏或饲料车、清粪车的使用要求。常用尺寸为:主门120厘米×200厘米,其它门100厘米×200厘米。窗户的面积主要根据采光要求和猪舍面积而定。

自然通风主要靠热压通风,要求在猪舍顶部设置排气管,墙的底部设置进气管。可在计算出通风管总面积后,根据所确定的每个排气管的断面积,求得一栋舍内需要安装的排气管数。风管总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LV

式中 A 为风管总面积;L 为确定的通风换气量;V 为空气在排管中的流速(米∕秒)

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有三种方式: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联合通风。负压通风是用抽风机抽出舍内污浊空气,让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舍内;正压通风是用风机将舍外新鲜空气强制性送入舍内,使舍内压力增高,污浊空气经风管自然排除;联合式通风是一种同时采用机械送风和排风的方式,适用于大型封闭式猪舍。

现代规模化养猪猪群密度大,舍内环境经常随着猪只的数量、体重及室外气温而改变,有时单靠自然通风是不够的,还要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装置,通过风机送风和排风,从而调节猪舍内的空气环境。例如美国三德公司封闭式猪舍的通风系统,它在屋顶正中设计垂直通风道并安装蒸发式冷风机,把风送入设置在屋架下弦的水平风道,再经水平风道两侧面的送风口均匀的送到舍内;在南北两侧墙上装有排风机,墙的内侧有通气管与排风机相连,这样有助于把接近地面的部分气体抽出,是一种良好的机械通风方式。

2.保温设计 对猪舍进行合适的保温设计,可以解决低温寒冷天气对养猪的不利影响,又可以节约能源,夏天还可以隔热和减少太阳的热辐射。因此在设计猪舍时应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小的建材作为修建屋面、墙体和地面的材料,以利保温和防暑。目前北方地区猪舍多采用“单斜面半敞开式”结构形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 猪舍的方位 采用坐北向南、东西延长(阳光透过率低的地区,偏西58°为好),要有一个合理的采光屋面(冬季能使太阳光最大限度的射入棚内,夏季能使太阳的高度角近乎垂直,舍内遮阴面大,去掉棚膜,通风凉爽)。

(2) 猪舍前坡 采光部分用双层结构模式,里层为永久性铝合金架玻璃采光层,外层为无滴漏塑料薄膜(西北地区风沙大可设计为钢架保温采光结构),夜间加草帘等覆物     

(3) 棚顶 多使用土木结构,建造时最好铺足够的保温材料(如炉灰、锯末等),并用多层材料(如草泥、石棉瓦等)组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其保温性能。

4)墙体 仅次于棚顶,要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确定合理的隔热结构,提高墙壁的保温能力。目前,大部分猪场都是采用砖砌的墙体,如果使用空心砖或在墙体内填充一些稻草、碎纸片、泡沫塑料等,可以有效的改善其保温性能。

(五)猪舍内部结构设计

猪舍内部结构包括前墙、后墙、中梁柱、猪栏、食槽、走道、粪沟等部分。现以北方地区常用的“单斜面半敞开式”日光节能猪舍为例介绍。

猪舍型式为“单斜面半敞开式”日光节能舍,中梁柱高2.8,前墙高1.11.2,后墙高1.9,走道宽1.01.2。标准栋为:4.5(跨度)×60(长度)﹦270平方米。单间:4.5 (长)×3.0 (宽)﹦13.5平方米

这种单间和标准栋适合于各类型的猪舍,如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后备舍及育肥舍。不同的是:分娩舍和保育舍不安装隔栏,而装配专用的限位栏和保育栏;分娩舍和保育舍排污沟的位置距离前墙基1.5,其它舍的排污沟位置设在南墙基内侧部;配种舍、妊娠舍的栏高1.1,其它舍为1.0;饮水器的高度因猪的年龄而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