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HJ:2012房颤指南更新的述评

 曹娥江 2013-02-12

最新资讯

EHJ:2012房颤指南更新的述评

2012-12-03 23:22 来源:丁香园 作者:倚天观海

2012年ESC大会上,John Camm教授签署发布了《ECS房颤治疗指南的集中更新》,并同时与2012年8月26日在线发表在EHJ和EP-E杂志上。更新的指南已编入2010版“随身指南”中。

本次集中更新主要集中于一些临床工作中富有争议的领域。2010年至2012年间,房颤所致血栓事件高风险患者识别方面出现了更多强有力的临床证据。很多关于CHA2DS2-VASc评分体系的大型临床研究数据公布,根据这些数据,指南更新中强调了危险分层的应用。同时,这些研究也支持使用HAS-BLED评分表评估需使用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的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

指南更新小组主席英国的Camm教授说:“由于更安全的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对房颤患者进行分类和风险分层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得到适当的抗凝治疗。”有鉴于此,本次更新的指南首次声明:除非年龄在65岁以下且无心血管疾病史,房颤患者就应该接受抗凝治疗。

两种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已获审批,3~6个月内阿哌沙班也将通过审核。更新的指南中特别提到的药物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但此更新可推及上市后的阿哌沙班。这些新型抗凝药物可取代需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用于除一些未被临床试验纳入的特殊患者群的具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预防管理,。这些特殊情况有瓣膜性房颤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累积瓣膜或瓣膜置换术后;或已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如因急性冠脉综合症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此外还有一些患者数较少的类别,这些新型抗凝药物在这些患者中的适应症还未通过临床研究证实。

本次更新的一项重要改变是,不推荐阿司匹林单独用于低血栓风险评分(如使用CHA2DS2-VASc系统)的患者。同时指南也未言明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对此Camm解释说:“我们意识到某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安全感。这是一种误解,但尽管如此,我们仍我不希望在指南中明确指出不要使用阿司匹林。”

同样与抗凝相关,指南更新小组首次提出阻塞左心耳的治疗指南。由于大多数血栓是在左心耳内形成,所以在左心耳内植入器械局部形成阻塞将预防大部分血栓的形成。这一治疗方法的推荐等级为IIb级、证据等级B。Camm说“虽仅有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支持这一疗法,但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疗法至少同服用华法林一样有效。我们推荐具有高出血而不能使用华法林或其它抗凝药物,但仍伴高卒中的患者使用。”另外,还有一项相似的推荐,即通过外科手术封闭左心耳,这一推荐的等级为IIb,证据等级C。

指南更新还提及了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Vernakalant(维纳卡兰),该药是在2010年指南公布后获得审批的。维纳卡兰是被设计用于心房颤动复律的静脉注射用药物。处少数患者外,推荐应用于轻中度心脏疾病患者。相较于胺碘酮,维纳卡兰为优先推荐。维纳卡兰也可用于经胸心脏手术后早期房颤患者的复律治疗,在此之前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或起效缓慢,这类患者能够使用的药物很少。维纳卡兰的优势之一为其速效性,通常在使用后的数分钟内起效。

口服抗心律失常治疗方面,也有两项更新。首先,本次更新介绍了复律后短期抗心律失常的概念,也就说在复律后使用4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心律失常再发,其后不再使用。这一方案能达到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获得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的80%,但无后者的潜在副反应。这一推荐特别针对的药物为氟卡尼及普罗帕酮。

2010年指南公布后,有两项关于决奈达隆的重要进展。决奈达隆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故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这一点在新指南中有所提及,但并未作为推荐。一项决奈达隆用于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试验,因其不良反应而终止。其中的一些副反应,在复发性房颤患者也可能发生。在指南中,推荐使用决奈达隆的等级的IIIb级,也就是对永久性房颤患者使用决奈达隆是禁忌的。尽管此药可以用于自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在心血管住院率方面有效。指南更新小组同时强调,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能使用决奈达隆。

射频消融治疗,尤其是房颤的左房消融是另一个有所更新的领域。指南更新小组将难治性自发性房颤在有经验和技术条件的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推荐等级提高到了I级,同时将射频消融治疗自发性房颤作为一线治疗的推荐等级自IIb级提高到了IIa级,也就是说在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前无需尝试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指南更新小组在工作中面临很多挑战。其中之一为,小组如何整合欧洲卫生管理层的意见,尤其是在他们的意见与美国FDA等管理层的意见相左时。如欧洲药监局禁止决奈达隆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并未做类似禁止。Camm说:“我们大体上支持禁用与心力衰竭患者,但如果没有其他治疗可行的话,轻度心衰患者也可以使用决奈达隆。”又如,美国FDA和欧洲药监局在新型抗凝药物的适应症方面有所不同,而临床上这些药物可能对两者审核的适应症都能应用。Camm说:“在整体上,新型抗凝药物的适应症并无区别。”

另一个深具挑战的领域是,对临床试验获得不同结果且临床使用经验较少的药物,我们该如何制定指南。Camm说:“如果这个药物是已经上市的,就会需要一个应用指南,指南中应出现相应警示。有意思的是,警示指南如无更多临床数据将很难得到更新。”

Camm最终评论道“我们已经知道很多关于房颤患者管理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毫无疑问本指南将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