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里的青春年代

 一个肥仔 2013-02-13

油画里的青春年代

《青春之歌》    作者:王国斌   

   
    一个女知青和她的农民丈夫并排坐在贴着大红喜字的破旧土屋前,她穿著一身黄军衣,脚上一双新的秀花鞋,满脸忧郁。而她的丈夫手里拿着“结婚证书”,喜气洋洋。  
    《青春之歌》表现了一场六七十年代山西窑洞前的中国特色的婚礼。在那个难忘的年代,这种婚礼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和样板戏一样屡见不鲜。但是婚姻抛弃了金钱,爱情哭泣着追求贫穷。不相称的只能是阶级出身。在这幅作品中,新郎穿着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他拥有当时最为崇高的贫下中农的阶级身份。知青新娘的眼神和坐姿则透出了她的无限委屈、忧伤和无奈。她已经无家可归,慈祥的父母也许身陷牛棚或遭不测。她脚边的旅行包是她的全部嫁妆。标语、牧羊铲和角落的胶鞋说明了新娘是个放羊改造的知青。她脚上穿的一双红色绣花鞋与她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是那样的不和谐。这或许证明了她嫁给了村干部的老光棍儿子,屈服了在革命的宏大叙事中被推上祭台的个体的悲剧命运。上山下乡不仅是一代人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历史决不能忘记的,需要正视和反思的惨痛的记忆。这幅《青春之歌》是一首关于青春理想破灭的挽歌,2007年首都博物馆“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展出时曾引起几个参观的老知青当场泪流满面,是观众留言最多的作品。
 
油画里的青春年代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王国斌
 
    在冬季荒凉的山坡上,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典型装束的十六七岁的知青少女,面带纯真幸福的笑容,坐在草地,手持羊铲,正回味自己拥有过的划船荡桨的美好时光。她明显是个新上山下乡的学生。想家,有一点点温情流露都是羞愧的。“不准谈恋爱,不准梳妆,不准照镜……”

    当从一个知识青年变成了一个放羊的社员,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生活的定格,贫瘠的文化精神营养也许只能从湖水一样丰满的信仰和梦想中汲取。在中国许多穷乡僻壤,都有荒凉无名的知青墓地。美丽的知青姑娘,你从哪里来?你现在又在何方呢? “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无论在何种处境中,理想与希望总会让人性闪耀出眩目的光辉。当《让我们荡起双桨》被花园祖国的孩子们童稚地唱起时,当大学生和农民兄弟就业潮在中国的城市汹涌流动时,我们是否还记得所有在辉煌的噩梦中悄然死灭的那一代中国知青美丽浪漫的青春?是否还记得自己童年时热血澎湃的理想和誓言? 

    王国斌的作品描绘了当时知识青年精神面貌以及知识青年的生活状态,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充满艺术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