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轮经济周期

 无下智齿 2013-02-13
作者:哈瑞·丹特
《下一轮经济周期》,英文原书<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
The next great bubble boom》(出版于于2003)及《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出版于2008年初)的作者Harry S. Dent

这本书最引人启发的就是它的一些视角,它的结论本身也就是预测结果不应该是我们过分关注的。我们需要学习它思维的方法论,用它来指导后续的投资。

例如本书最强调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人口演变。一般来说,人类支出最高峰是48岁,所以即使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目前的家庭消费也依然是增长的,直到2020年左右。日本房地产巨头大和房屋的年报里对这一点有说明。大和房屋都看到了2050年的人口趋势,开始在农业工业化(利用房屋预制技术搭建无土栽培用的集装箱盒子)和老龄化护理(住宅考虑老年人的护理,同时加强太阳能的研发,以及机器人的研发)。一个搞房地产的公司竟然开始搞农业和新能源,机器人,我们不得不佩服小日本企业的超前思维。但是更关键的是,人家老板都有用人口理论等经济学常识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的意识。中国的老板大多数还是拍脑袋,这才是需要学习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虽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但是年龄中位数离48岁还比较遥远,所以未来消费持续增长直到2020年都是问题不大的。再往后老龄化的压力可能就非常明显了。

再说到老龄化这个话题,书中给出了医药费用支出随年龄增长的曲线,所以生物医药领域还是值得重点关注。即使医保控费又如何?得病了即使自费也是必须看的。所以,只要是好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应该不用担心药品的限价限量问题。当然,估值始终是关键,也需要考虑。

人口的流动也是关键问题。人口增长是驱动消费的核心因素。林奇当初发现太阳电器公司,它在90年代其他对手苦苦挣扎的时候保持增长,就是因为它所在的城市是当时美国人口增加的唯一大城市,也就是说只有它处于一个增长市场,而它的竞争对手则是处于衰退市场。所以,不要以为人口问题是扯淡,是社会学家操心的问题。日本的大和房屋,林奇等大师的例子,都证明了,人口的趋势对投资来说是很关键的。


第二个,S曲线。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它来指导投资。例如10%-50%和60%-90%这是两个最具有爆发性的阶段。
我们应该着重观察一个产品的普及率,如果它一旦达到10%的临界点,我们就需要高度关注了,这个玩意可能迅速爆发,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当然,这个10%的市场份额临界点,也可以用其他指标代替。例如对于食品饮料,我们可以用销量代替。如果一款饮品在国内销量破10亿,那么它可能会继续高速成长,成为50亿,甚至100亿销量的单品。例如一款药物,如果年销量上亿,那么接下来可能爆发。当然,这个数字只是辅助,我们还需要结合产品的特性来判断。如果产品本身的市场容量就在10亿,1亿,那么也就到头了。另外一个,50%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开始分化的阶段,很多缺乏技术的公司会开始走下坡路。还有一个90%的市场份额,这个更要小心,这时候天花板就到了,再好的公司也要到头了。当然,这个市场份额也可以用其他指标代替,例如有一个投资者就是看到日常生活中随便一个城市满街都是体育服装品牌的商店,他认为市场到头了,就抛售了李宁股票,结果后来这些股票就崩盘了。也有其他的投资者从商店数目来判断市场的天花板,例如李宁,匹克的店铺数都在7,8千,这就是危险信号了,一个服装品牌的店铺数超过4千,可能就有风险了。当然,这可能都是一些行业性,常识性的数据,需要平常加以积累。

S曲线针对的是行业的渗透率,对于单个公司的市场份额,我们也要小心。不是所有行业的龙头公司都能实现50%以上的占有率的。根据“诺威格定律”(Norvig's Law),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之后就不能再翻番增长了(一句正确的废话)这个诺威格定律一般来说在互联网行业应用比较多,一个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一般来说发展就到头了,得开辟新的增长点。但是对于传统行业我们也需要注意天花板。

这里我想到了邓普顿的一个例子,应该是适用的。他投资墨西哥电信和中国移动,主要都是依据市场渗透率来的。

第三个:全球化,网络化,分布化

本书非常强调组织革命。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导致组织和管理体制更加分布化。
未来产业,企业,服务和政府变革会很剧烈。
作者很看好网络公司,认为它们可能会处理大多数重大问题,包括收入不均和全球变暖。
美国著名人物马克安德森极力看好软件业,他只投资软件业,认为软件会颠覆一切。
我们需要对网络化给各个传统行业带来的颠覆影响有前瞻的认识。例如苏宁就是典型,谁能想象苏宁的被迫转折如此迅速?

第四个:投资策略

本书重点强调了股市收益的非正态分布,换句话说,黑天鹅事件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另外,未来10年全球经济进入萧条期,当然这个萧条不是1929那种萧条,但这个阶段也是世界经济波动剧烈的阶段,新旧产业交替非常厉害。各种资产的结构性分化也会很厉害。
所以,做好资金管理并不比选股不重要。也许,该学习杨受成,永远保持3成现金,或者像sosme一样采用动态策略,持仓比例和现金比例灵活调整,但不要轻易满仓。



人口因素

美国平均消费薯片最多的家庭,父母年龄往往在42岁。美国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父母平均年龄28岁,孩子的卡路里消费高峰是14岁,相加正好是42岁。

现在平均结婚年龄是26岁,1950年代,22岁,每隔10年,这个年龄推迟一岁。购物中心和其他新的零售中心的发展高峰与婚姻周期密切相关,往往出现在婚姻高峰后的25年,例如1986年(1961+25=1986)

家庭支出加速增长最明显的阶段是25-29岁

购买起点住宅的顶峰是31岁,住房租赁需求顶峰是26岁(平均结婚年龄)。随着收入和子女年龄增长,需要更大的住宅。高端住宅的需求在40岁前后是高峰,债务抵押高峰出现在41-42岁,之后债务逐年减少。

一个家庭平均的消费顶峰发生在户主46-50岁之间。

40岁开始,购买大房子后,储蓄周期开始了(为了孩子的大学教育),直到55岁。这时拥有一生中最高的储蓄率,购买最多的股票。平均净财富在64岁达到顶峰。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科技周期

每隔60-80年,激进的新科技集群会出现
上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电话,汽车和无线电产生
1914-1929 科技高峰 距离 1994-2009科技泡沫 正好80年

S曲线:新技术可预测的路径

汽车在城市家庭的普及率从0.1%到10%所花的时间和从10%到90%所花的时间一样。普及率从90%到99.9%会花跟前两阶段一样的时间。

汽车从商业化到10%普及率花了14年。福特流水线是汽车进入主流消费的最大革新。汽车普及率从10%到90%仅用了14年。上一次科技泡沫就是发生在10%-90%的过程中,1914-1928年。

家庭普及率从10%到40%的过程,是增长繁荣期,早期受众普及阶段。40%-60%阶段是震荡期,许多企业破产,市场份额向龙头公司转移。60%-90%是成熟繁荣期,晚期受众普及阶段。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80年新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创新季:创造新经济的通货膨胀和激进创新
1958—1983年间,小盘股表现远超大盘股,收益超过后者的6倍,因为在动态创新阶段,新公司更受到追捧

增长繁荣季:激进创新进入主流,第一代的消费波段
科技泡沫不断出现,例如1858-1872,1914-1929,1994-2008。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新兴企业开始迈入主流

震荡季:萧条,泡沫消退,未来真正的领军企业诞生

1920年代末新技术已经完成进入主流市场的第一个阶段,30年代萧条为新技术的进一步扩张做好了准备。
新技术的主流化从40年代开始,直到60年代

1994-2009年间的泡沫为企业家提供了大量机会以试验许多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商业模式。实验越多越好!资产中的泡沫创造了大量短期资本以支撑这些试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会最终成功,大批的试验为新技术更好地实践应用和商业化增加了机会。

成熟繁荣季:新科技完全主流化 下一代的消费波段

30年大宗商品周期

它的新一轮周期,峰值在2009年底到2010年中,2039-2040年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大宗商品周期总体而言是价格水平不断向上提升的,与后边的英国1000年价格指数持续增长相对应,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伴随产物。而1980开始这个周期,周期的中间阶段并没有像原来两个阶段一样价格水平维持在很低的水准,更像是在一个区间上下震荡,也许未来的30年,大宗商品也很难大幅下跌,很可能是高位大幅度震荡)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5000年全球化周期:从乡镇到城市和现代国家再到经济全球化

公元前8000年,农业革命曙光初现,这是一个5000年周期的开始,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伴随着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经济全球化(通信和交通系统整合),下一个5000年周期开始。对全球化进行充分整合而且从这一新的最广泛市场和环境(前沿会在未来扩展到外太空)中创造出效率的顶峰,可能需要5000年。
我们需要发展一个全球化治理系统,应付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全球贸易,以及可能成为下一个竞技场的空间和卫星领域的问题。

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衰退会导致全球化进程延缓,促使重要的全球性制度创新将在21世纪20年代初开始并持续至接下来几十年。

这个全球化5000年周期的开始非常重要,我相信这是不可逆的,地球越来越平,现在各国不可能脱离全球化,搞全面的贸易封闭,那是自寻死路,希腊不肯脱欧就是好的实证。所谓的贸易壁垒都只能是局部的,全面性的贸易大战不太可能爆发。全球化使得市场空前的庞大,所以人类生产力的效率会全面提升,未来这个市场甚至可能延伸到外太空。作者对于空间和卫星领域的推测应该是很有先见的。科幻小说里描写的场景在未来也许会成为现实。不管如何,越来越庞大的市场,越来越先进的技术,都会使得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公司未来越来越赚钱,想想苹果手机和阿凡达电影的全球吸金能力。所以,对于股票市场,会跟现实生活财富差距不断增大一样,估值差距也会增大,亚马逊的天价估值就是个例子。当然,考虑到亚马逊的实力确实无与伦比,这个估值应该算是合理的,跟A股的很多垃圾股的高估值,两者的含义完全不同

下图是英国过去1000年的价格历史,长期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信号。尽管价格上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在提高,经济进步最自相矛盾的事情之一。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这一轮500年大创新周期英国从1840年到2150年。通货膨胀长期向上,尽管现在的繁荣正遭遇极端的信用泡沫,数十亿新兴国家人口带来的巨大人口增长将会支撑起目前下行的经济。

(从这个1000年的价格指数,以及过去100年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指数,以及原来博文中转帖的美国过去100多年的消费物品价格指数等都是持续增长的来判断,通货膨胀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当然,也有个别商品物价下跌,这个主要在美国过去100多年的商品价格指数里有提到,主要是电子相关的科技产品,由于生产力大幅提升导致价格反而是下降的。电话费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电力、自行车、汽车、甚至鸡蛋(因为机械化饲养的鸡)的价格也都有所下降。从1900年起,美国的消费价格的确上涨了20倍,年均上升3%,但是各种东西的涨幅差异很大。1900年,在纽约的旅馆住上一宿要花8美元,如今同样的旅馆则会索价600美元,价格飞涨了75倍。1900年这位记者往芝加哥打了三分钟电话,这通电话花了5.45美元,而现在同样的通话只会花掉5美分,价格下降了99%。总体来说,我相信土地会越来越值钱,所以核心大城市的房价泡沫应该会持续,毕竟土地是人类的终极资产。与此对应,旅馆价格,房屋租金等都会持续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人类社会崩盘可能是伪命题,例如鸡蛋价格相比100年前还下降了。现在很多人担心全球的货币信用极端膨胀,杠杆化水平太高,资产泡沫会崩盘,可能是伪命题,更多的是结构性崩盘,不太可能全面性崩盘。毕竟,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还是信用不断膨胀的过程,总有人说回归金本位,金银等金属硬通货本位的年代一定是通货紧缩的年代,除非人类经济彻底崩盘,否则基本不可能,很大概率还是纸币互相贬值,同时也不再美元一家独大,人民币,欧元也加入了货币的主导系统,甚至最新出现的电子货币,比特币。哈耶克曾经探讨过货币的非国家主权发行,未来也许会有这种趋势。比特币目前越来越流行了,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似乎也是个迹象,如果持续发展下去,淘宝这种公司成为新的金融巨头,甚至替代国有银行系统都不是不可能的。)


基于80年新经济周期,5000年全球化周期的上升阶段,500年信息革命的序幕阶段,我们进入到2010-2023年这一萧条周期,只是一轮震荡性萧条,它会是下一个250年革命周期的关键催化剂。

我们处于一个5000年全球化周期的起点,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代表第二次美国革命及下一次工业和商业网络革命(与仅仅科技上的进步相反,这一网络革命更多的涉及组织和制度层面)的250年革命周期。
在新兴世界中,代表第一次真正的民主和资本主义革命,它允许更多的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开始赶超西方的生活水平

组织和生产革命:

上一次开始于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以福特的流水线为标志进一步发展。高潮是阿尔弗雷德。斯隆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通用汽车公司实行的公司管理模式:进行最大规模的公司职能集中化,同时把产品和消费者决策以及盈利责任分散化

未来的商业和政府模式:决策更分散化,更加盈利为导向。这一次商业组织和制度革命将起源于哈默和钱皮所著《企业再造》,发展为1990年代戴尔的实时产需结合模型,2006年唐。塔普斯科特的《维基经济学》更加进步。未来全球公司和政府的制度和文化革命将取得更大进展。

公司和政府将会以消费者而非生产者为中心进行组织,运行模式也会日益倾向于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管理本身是一个问题,而非解决办法”。

分散化,实时化,扁平化的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现实,例如股票交易,已经无需管理人员存在,只需要交易者参与实时交易。

人类进化的历史都是少数人主导,为了更多人进行投入,生产并获取收益。今天美国1%控制40%的财富,但是古罗马财富集中度是今天美国的10倍。资本主义和民主是两股反向趋势,但却取得了共同的结果和目标。

资本主义遵循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强者更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适者生存规律最明显,例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等阶段,基本上是零和博弈。随着城镇化,国家化,全球化,合作越来也越重要,双赢博弈越来越多。所以,资本与民主,合作与竞争,都是必须的。

(读过盲眼钟表匠,临界等演化生物学,混沌科学著作的人,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个简单的机制,可以演化出万千气象。适者生存的达尔文进化论能够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演化出人类这么精密的生物,多么不可思议,但是用演化的理论可以很容易证实。想象一下人类从0,1这两个数字就能凭空造出现代庞大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就明白了,宇宙造人跟人类造计算机一样,也许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从经济学角度,这个道理也是适用的。强者越强的资本主义法则,会激励最优秀的人才不断创新,结果这个创新反过来会造福大众,大众的生活水平从此不断提高,因此美国今天的贫富差距是古罗马的十分之一,时代依然是进步的。适者生存可以造出一个自然人,适者生存同样可以造出一个全球化的,自由民主开放的,合作竞争共赢的人类经济体,所以,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学,经济学,本质上都是互通的。

另外,一定要意识到分布化,扁平化,全球化这个重大趋势。管理组织会扁平化,分布化,甚至去管理化,例如股票交易就是一个现代管理的典型,不需要管理者,只需要建好一个好的机制,通过网络系统,人与人之间就能自动自发的交易,互动。为什么美股市场给facebook,亚马逊,linkedin这些互联网平台公司,港股给腾讯控股这些公司估值这么高,因为它们能够造就一个超越政府,超越国界的经济体。这些趋势甚至会逼着中国政府不断改革,因为你不改革,你的整个经济如果封闭,你就会被淘汰,从这个角度,对于中国的政治前景似乎还是可以乐观一些,区区的利益阶层,在大势面前根本是螳臂当车,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是永恒命题)

各种不同层次的周期共同作用。所以为什么预测往往出错,有时一个更大,更有力的周期突然出现,其作用超出了这些分析师用来进行预测的周期。

(这个论点真的令人醍醐灌顶。中国古代的坐井观天这个比喻太对了,人类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井中。这种井就是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思维。我们自以为从井中跳出来了,可是外面还有更大的井。我们看到了一个周期,很悲观或者很乐观,可是外面还有更大的周期,它恰好是相反的作用力。为什么柯达,诺基亚等众多巨头都倒下了,它们也是坐井观天,思维定势,没有看到新趋势的威胁。为什么体育服装股例如李宁,家纺股等原来业绩那么好,现在轰然倒塌了,我们只线性思维看到渠道销售不断增长,却没有能力从更大的视角来判断这个渠道增长的尽头已经到了。
北航教授高歌在论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为什么落后30年时,提到了中国人总在欧美后边抄袭模仿,缺乏原创,很多时候如果你不原创,你就无法弯道超车,因为你已经是坐井观天了,你被限制在欧美巨头的井中,难以超脱。高歌教授说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他逼迫自己不断跟踪国外最新的科学知识,淘汰自己脑中陈旧的思维。他写的书都探讨未来20年内中国无法实现的科技,因为只有这些科技才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这才是有眼光的科学家。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欧美人口的老龄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更多积极的因素,例如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例如印度,非洲正在高速前进,例如互联网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生态,所以未来10几年,虽然全球难以出现牛市,甚至可能是震荡性的萧条,但是大周期仍然向上,人类社会仍然前进,我们不应过于悲观。作为投资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巴菲特能投资IBM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标的,其实就是老巴与时俱进的表现。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说非银行不买,非中药不买,这些思维实在是太固步自封了。)

中国的消费趋势将会在2015-2020年间达到顶峰,从2035年开始,中国会迅速老龄化和流失人口。

由于强大的人口趋势和持续增长的周期,亚洲股市对投资者来说有着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个周期应该到2020-2023年。

从2023年到2035-2036年会有一个在全球更为普遍的增长高峰,到时中国会放缓步伐,而俄罗斯和欧洲会衰退更厉害。

中国目前主要是20-34岁的年轻人会向有新机会的地区迁徙,而这部分人口在中国呈现出快速萎缩的状况。

一个重要的人口指示器是20-24岁人口的数量,我们称之为创新波段,因为这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

小盘股表现与生育指数存在一个20-24年的时滞,小盘股代表最能创新的部分。


(未来十年,也许中国是世界上投资机会最好的国家了。但是2020年之后中国老龄化加剧,股市收益恐怕也会很惨。当然,如果具备全球化的视野,那么2020年之后到其他国家投资,也许还能持续取得收益。)


股票收益的非正态分布

2000-2002年的网络泡沫破灭,许多投资者不再涉足股票市场。恐慌心理持续到2008年,导致股票价格与同期债券价格相比-根据多个标准分析-被低估了30%-50%

线性思维 索罗斯反身性理论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转载]【读书笔记】下一轮经济周期


波动集中现象 

我们回顾伊博森大盘股指数的年收益,发现其中24年指数收益为负,其中只有11年,其前或者后1年的收益为正。也就是说,另外13年,都是连续两三年的不景气。

股票收益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尖峰态分布。

大尾巴:可能性最小的收益实际发生率高于预期


经济寒冬:2008-2023年

萧条期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严重通货紧缩,强烈去杠杆,持续3-5年,第二阶段是熊市反弹,持续3-5年,最后一个阶段是衰退期通常不太极端,持续3-5年

股市的波动越来越剧烈。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值的重视。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资金管理模型也许比寻找好股票可能还重要。长期持股策略不一定符合发展趋势,特别是世界的变革越来越剧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