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亭过去来过一次,听说解放战争的时候,国民党的一个女军官带兵固守龙亭,战斗打的十分的惨烈。当时人家讲的有名有姓滴,这回到处查查,查不出来。这回再看看,一个龙亭小小的制高点,不管上面的人带多少人马和弹药,围上两天,饿也给饿死啦,守什么守!
不过龙亭在开封还是有名。这座建筑在十三米高的青砖上的殿堂坐南朝北。从地面到大殿有三十六丈,代表三十六天罡。建有七十二个台阶,代表七十二地煞。龙亭前是笔直的大道,把个包公湖分开,东面的叫潘湖,说是湖水浑浑;西面的叫杨湖,说是湖水清清。大宋时期的文武之争,忠奸之辩看这湖水就能分明了啊。
北宋灭亡的时候,金兵屠城,奸淫抢掠防火杀人,活着的人没几个,偌大的东京也烧了个精光,只有龙亭高,又离着皇宫远点,留了下来。后来兵燹水淹,老的龙亭也没啦,现在这个应该是清代的重建。
龙亭公园里说是在龙亭两边的大殿里有王安石变法的蜡人展出,北宋的皇帝轮到神宗的时候,冗官,冗兵,冗费更为严重。皇上为了集中皇权,分化事权,连宰相都有好多人担任,更不用说啥枢密使,啥三司使,参知政事等等来跟宰相分权。皇上对官僚还有恩荫制,一个人可以推荐多名亲属当官。北宋又大兴科举,考上的也做官。这样满朝的官员,做事情的人少吃闲饭的人多。兵也是一样,多多益善,维稳防御都用钱。赵匡胤那时候留下的招数,让大大小小的军头置房置地整出一大批地主,不交地税。三冗下来国库空虚,就叫积贫。领军的将领没有军队的调动权,对着辽金和西夏的铁骑束手无策,屡战屡败,这叫积弱。王安石当宰相,针对时弊厉行改革,尽管经济军事都取得了好转,但终于因为得罪了北宋的利益集团最后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四十一年后,北宋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