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老粗:对于老年人千万别较真!

 灵魂出窍KKK 2013-02-13

这事发生在我过去企业里的一位姓李的工友身上,时间已经有好几年了。刚跟网友闲聊的时候偶然想起了这件往事。觉得,对老年人,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只能哄他们高兴,决不能和他们较真。

    那年,李工友母亲已经七十岁。老了,可还是喜欢穿戴。那天老人家在路边树下乘凉,突然一个小伙子骑车子到她身边停下来,恳求她,说自己打麻将输了三百块钱,对方要他把手中的戒指顶债。可自己的戒指太大,实在是吃亏。所以与老太太商量,能否把她小得多的戒指换给他,再找给他三百块钱现金。这样,他的戒指虽然换成了小的但总还是有一个,媳妇一时也发现不了;老太太以小换大只找他三百块钱也不吃亏还占了便宜。老太太比较了半天,的确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终于在对方的催促下同意了,并回家拿了三百块钱。买卖成交,老太太很高兴。得意了好几天才忍不住跟儿子儿媳说。儿子一听,就觉得有些蹊跷。拿过老母亲换来的戒指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看看,假的!”说着,将那什么合金外表镀铜的戒指“嘎巴”掰断了,一边生气,顺手扔到了窗外。

    老太太顿时傻眼了。自己大半辈子守寡,吃亏上当还被儿子这一顿数落,真是又气又恨又后悔,以致一病不起,不几天就到那边找老伴诉苦去了。平时还算孝顺的儿子懊悔不迭,椎胸顿足自打耳光,可一切都晚了。

    我想起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来。其实那小说在讽刺女主人公虚荣心的同时,还告诉人们,多么高档的首饰,也都是装饰品,无所谓真假,好看就行。要说其价格,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设想世上的玻璃和黄金一样稀少,那么玻璃制品的价格也定然和黄金差不多;设想我的这位李工友当时能冷静对待,别去揭穿老人受骗这层纸,让老人高高兴兴地把假戒指当真,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

    可见,生活中的谎言,有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对于老年人,千万别较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